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一名体制外教师的观察和碎碎念~辞职去爱和自由的幼儿园了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6-12-31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一不小心我的帖子也跨年了。
在2016年最后一天,祈愿2017年,做的更多,感受更多,付出更多,愿把爱和美好从我这里传递出去。愿我可以守护更多纯真的心。
感恩所有与学生相识的缘分。
也感恩看帖子的你。
诚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3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目前看来,成成是我比较愁的孩子。
他对外界的反应过于大,注意力常常被别人吸引,外界的任何动作、声音、事件都会把他原本不深的注意力带过去,这是最愁的。
而且他特别期待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我试过如果只对他进行表扬而不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又容易让他太飘。
也注意到有一次他妈妈来接他,他拿出铅笔盒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铅笔今天一只也没少。妈妈,我今天帮同学归位凳子了。
就我看来,这种和妈妈的沟通方式是比较奇怪的。像需要妈妈肯定的回应。我初步猜测这和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无条件的爱有关。当然只是我猜测,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也许我的想法会发生改变,这里只记录我的观察记录和所想。
我想如果家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不会对外界的反应如此之大。如果妈妈一直给予的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对孩子说你做了什么我才会爱你,你考了多少分我才会给你买东西。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要想得到妈妈的爱,就得乖,做得好学的好,而一旦做不到就容易对自己有一种失望情绪和消极标签。一个比较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不需要取悦妈妈的,因为他知道,不管他是什么样子,他做了什么,妈妈都在那里都爱着他。虽然我也知道能做到这样的妈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很容易把成绩和爱挂钩,你考到多少分我才会爱你。这样的现象太常见了。也就难怪很多有心里隐患的中小学生会在一次考崩以后留下遗书独赴黄泉。这里说的有点多了。

我还是觉得这个孩子的妈妈应该多给孩子关注。多告诉孩子无论怎样他的妈妈都爱他。也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当然也仅仅希望而已。
学校觉得成成的问题就是智力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达成共识。
好在我对学生还拥有比较大的主动权,我还可以适当地匀出一些精力来关注和观察这些孩子们。
祈祷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路上越来越好。
比起一开始就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强大的内心我觉得更为重要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3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小学生的寒假马上到了。本来今年不想接假期补课了。但由于老师调剂不开最后还得继续接假期补课。
其实内心也有一点高兴,因为和某个年级的孩子特别合得来。说一句矫情的话,每次看到他们就特别的喜欢,暑假的时候曾经带过他们一个假期,那个假期带过的学生很多,但最投缘的就是这一届。
周三的时候他们是半天,回到学校首先得来个大大的拥抱。都是发自内心的问候。这次又可以教他们英语了,有点小小的期待和开心。
不过也从侧面反应了有偏私和偏爱吧,还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改进的。
希望有一天可以试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他们和喜欢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6 20: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在观察中,每个孩子的状态多少都在变化着。看了最近微博上一个大咖的分享,发现我们的教育中比较这个问题存在的很久,而我也是其中一个受害者。与自己的同学比较,就很难做到真心去祝福他们。
所以现在我尽量地不把孩子和同班同学进行比较。我告诉他们,人应该和自己比,过去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进步。
不怕不会,怕的是一直原地踏步。也不知道他们懂了多少。
微博上有个很厉害的大咖妈妈,关于教育也有自己的思考,推荐给大家:渡渡鸟文摘。看看她是怎样养育自己的三个子女并且有强大的内心。
关于如何给他们自由又不让课堂气氛无序的摸索,是我最近思考的重点。希望能有所突破。

另外,各个年级的孩子们已经陆续开始考试和放假了。假期补课开始以后,学前的孩子们就暂时不能带了,希望他们也仍然被温柔对待。虽然有时候我对待他们的方式也不够温柔。只能自我勉励,继续进步~
有朋友私信我希望留下联系方式一起探讨,我觉得在帖子里面探讨会更好一些,希望大家尤其是同行的老师们能多多指点我,让我做的更好。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6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关于假期补课的一些想法:
我之前从来不知道假期补课这么火,甚至有些老师需要提前预约的(当然我不是说我,我是新手小喽啰)。因朋友圈有一个培训中心的老师说报名从速提前预约。
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不会留预习新课这样的作业,那时候大人也没有这个预见性提前去新华书店买新书(也许城市和农村在这一点上有差别)。
现在首先老师留的作业要求预习新课。这应该是假期补课开始的原因之一,因为部分孩子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家中也无人辅导,所以直接交给了教育机构。
但是就我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经验而言,我觉得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是挺好的,我自己的资格证考试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这个部分其实家长可以提前做一个引导的。
另外感觉假期补课直接把要背的部分背完,尤其是高年级的英语,大段的篇幅,对于有些孩子是比较困难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背诵这个难啃的大馒头上,不如降低要求,假期补课先达到熟读,到再学一次的时候就可以成诵为好。当然这个不适用于学霸型的孩子。
假期的授课还是灌输型的为主,每天活动时间比较少。注意回家以后多劳逸结合别让孩子对于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夏天10 2017-1-12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老师您好!从您的帖子可以看出你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人格的构建重于知识,越是小的孩子越要关注他们人格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其次才是有知识的孩子。
   我有一个2岁的女孩,现在来看她是属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心思细腻、敏感,会观察大人的情绪等,讲故事时不能说大象妈妈或什么小动物的妈妈走了、被抓起来了等等,如果说了,她就会撇嘴掉眼泪。我现在很希望能让她变得更开朗些,不知道有什么您有什么想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13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小夏天10 发表于 2017-1-12 13:58
老师您好!从您的帖子可以看出你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人格的构建重于知识, ...

谢谢您的回复,谬赞了。感谢您来关注帖子。
很高兴我们的理念是一致的,人格的构建高于或者先于知识的输入。可以这样说,我是比较认同的。
2岁的女孩,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她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外部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所以书中出现的一些情节她会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有个专业名词我想不起来了,我记得大李老师说三岁前的孩子不应该入园的时候提到了,三岁前的孩子离开妈妈以为妈妈就不会再回来了,这个变化要等到三岁以后才会有)给两岁孩子提供的故事和绘本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平和的故事。或者是孩子有分离焦虑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想起自己和妈妈分开的情况,具体情况不了解不便发表评论。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对外界的感受力比较强,也容易感同身受。
2岁前的孩子应该是处于发展自我的阶段,如果对外在的反应过于强烈,家长需要想想是不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引导多用于比较和赞赏这样的,把孩子的目光引向外部世界。
同样,我的孩子也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我从刚开始的焦虑着急变成慢慢接纳这种性格。其实性格是无好坏的。乔布斯不也是内向的人吗?内向的人有更高的专注力,有更广阔的精神世界,而且我自己也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也不会去要求我的孩子是一个外向活泼的性格。他与生俱来的,学会去尊重,适度的引导也会有效果。
我懂的就只有这么点,不知道能否缓解你的焦虑,希望你能慢慢寻找到和孩子相处的节奏、方式。因为最了解你的孩子的人,就是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暗夜菩提2012 2017-1-13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最近没有来记录了,孩子生病,忙的焦头烂额。
也在准备寒假的补课备课了。
随时有感悟,随时来记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夏天10 2017-1-16 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谢谢您的分析和分享,我正准备买几本儿童心理学的书学习一下,祝您工作顺心,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éonie·Page 2017-1-16 17:4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点赞!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1 粉丝
  • 10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