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leixibao 于 2013-4-2 05:40 编辑
敲门砖 发表于 2013-3-28 10:52 
首先,我很感谢sissi妈妈的分享。一下纯属讨论,并无恶意。
中国和英国教育的游戏规则不同,也就 ...
{:soso_e181:}欢迎讨论啊!{:soso_e113:}
人们制定规则,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它,只因世上没有完美。
人类尽己所能使其遵守的规则,趋于完美。
我与Sissi爸爸开玩笑,英国教育大臣一定是参照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方法,才制定出这个新大纲。{:soso_e112:}
但是,当英国人对此有异见时,尤其是有担当、有话语权的教育人士,这些人会联合起来发出声音,并产生影响。
因为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即
“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理解的能力”,
而不是“存在即合理”的无力。
举法律课堂上的例子,是因为我刚刚在上个星期天,与这位Master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交流她一路读书,从国内到国外的体会;
同时,她也是一个小学5年级孩子的妈妈,
——唉,谁让咱都是父母呢?!{:soso_e154:}
其实这种“集体失声”,并不仅仅出现在国外的大学课堂,用母语表达的国内课堂亦不鲜见;
尤其是执教中外联合培养双硕士课程的老师,对于课堂上中外学生的差距,老师的感受是真实具体的。 人生如同马拉松,看的是谁跑到最后,而不是谁在起跑线上跑的更快。
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又说多了{:soso_e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