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庞叔,70多岁,开了一辈子中餐馆,刚刚退休。身体还好,每天开着一辆奥迪A6,十分潇洒。
上世纪60年代,庞叔从广东经香港,辗转来到英国。在伦敦,他准备搭火车到利物浦。可是火车站在哪里?该怎么问这个问题呢?
不会说一句英文的庞叔自有办法。他拦住一个英国人,对着这个英国佬摇动两支手臂,做出车轮转动的动作,嘴里配合着“匡-哧哧、匡-哧哧”的声音,经过数轮的比比划划,对方终于明白他要去火车站。好心的英国佬带庞叔去到火车站,又帮助他买了票。
到了利物浦,庞叔在一间中餐馆做工。第一次领到工钱,庞叔立马来到邮局,准备寄给远在广东乡下的家人。
因为语言不通,自然又是一番比比划划。邮局的员工显然更有经验,他问庞书,是选择“航空运输”还是“海运”,一个快一个慢,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英国佬举起手,高高地比划着飞机在天上飞的动作;然后又放下手,慢慢地比划着船在大海里航行的动作,当然,背景音效配合着飞机“哧。。。”和海船“笛笛”的汽笛声。
这样一番影音画三维立体展现,庞叔当然明白了,他也高高举起手臂,比划着飞机飞行的动作,“当然选快的了,”庞叔说。
不长时间,家里就来信说收到汇款了。
第二个月,庞叔又到邮局给家里寄钱。
这一次邮局里的顾客比较多,庞叔耐心地站在队伍中间,喜悦着即将寄出的英镑可以给家人生活带来的改善。眼看就要排到了,突然,庞叔发现自己身后的队伍里也站着一个中国人。
年轻气盛的庞叔心里迅速盘算着,这个人虽然不认识,但都是中国人。。。
如果,让他知道我不懂英文,比比划划,岂不让他笑话。。。
如果,他再到处讲我的糗事,华人圈子本就不大,岂不是所有的华人都会知道我的笑话。。。
正盘算着,该到庞叔办业务了。世上无巧不成书,偏巧这次柜台里坐着的,还是上个月帮庞叔邮钱的那位英国佬。第2次见面,就算熟人了,英国佬轻车熟路,问庞叔选择哪种邮寄方式。庞叔当然还需要用手势来回答。但是,鉴于后面有个中国同胞,又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窘相,这一次,庞叔的动作“低调”很多。他用身体挡着身后的队伍,手臂轻轻抬起,做出一个低空飞行的动作——当然,庞叔要选的依然是“航空邮寄”。
但是,英国佬再聪明,也无法理解庞叔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矛盾心理和变型动作。他想,上一次,这个中国人高高举起手臂,做出飞行的动作,是选择“航空邮寄”;这一次,他的动作这么低幅度这么小,一定是改“海运”了。“OK!”英国佬应声回答。
结果,悲催了,庞叔这个月的生活费漂洋过海一个月才到了中国。
这个复活节假期,带Sissi参加了一个Camp,又去了几位老人家做客,听到很多他们充满传奇的讲述,每个人的一生都堪称一本命运多舛与悲欢离合的故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