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英语学习的一点感悟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6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数学问题的请教(2011-06-16 14:47:53)

博雅书屋:

    您好。多谢您对洋洋的鼓励。通过回访发现你是数学老师,想就洋洋的数学学习方向的问题向您请教,不知是否可以。

    洋洋三年级的困难,主要问题出在数学上。具体问题不展开说了,总结一下主要是:1、对数学上出现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二年级的考试中已经几次出现后面的难题根本没见过,他是当场推导出来涉险过关的情况,但觉得孩子基础好能力强,没什么。2、解决方法出现偏差。一直以为是做题量不够,三年级补上就行了。因此三年级下学期一头扎进难题练习中,后来发现原来基础和知识点也有漏洞。3、没有及时跟老师沟通。洋洋总是想自己解决,但前一阵班主任找他了解情况时,责备洋洋说这种情况早应该找她,她会帮助解决的(因为实际情况比较复杂);而我们前两天跟二十四中韩主任聊报考的事情的时候,也说到数学问题,韩主任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应该早跟老师沟通。

    洋洋初中面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课本很简单,考试难;很多人都上补习班,一是提前学,二是老师给总结和归纳,大量练习,而他不上;学校进度很快,他一开始总是跟不上。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对策是:一、提高自学能力;二、抓住学科的本质,提高效率和效果。通过三年来不断尝试,他基本上是成功的。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英语,他以自己校内学习为基础,以听美剧和阅读为突破口,现在可以实现听说读写全面提升,而且效果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轻松。
    物理和化学虽然一开始都很困难,但一旦他赶上来,自学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语文我们假期准备开始的《史记》阅读也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抓住学习的本质。

    数学初中的问题我们已经不再在意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认识高中的数学学习问题。
    我们并不排斥奥数和竞赛,但对于过分的强调和赌的做法不赞同。
    同样,我们觉得在学习科目的本质上下功夫,比单纯盯着考试,虽然一开始要慢,但一旦突破则往往事半功倍。

    因此,希望您在数学学习方面给予指点。

    不情之请,冒昧之处还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6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上面是我跟一个网友当时的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6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数学问题的请教(二)(2011-06-20 15:25:32)

博雅书屋:

看到您的留言了,非常感谢。本来就是不情之请,没敢报太大期望,但您答应回复,大喜过望。
补充说明一下洋洋的数学学习经历。
洋洋小学阶段数学很轻松,我们遵照老师的意见,在三年级时每天跟他一起练习速算,每天就5分钟,(当时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建议的,洋洋当做游戏在做,但他很认真),只是一个多月,他的数学计算和作业速度就大幅度提高。

小学阶段没有给他报过奥数班,只上过他们老师开办的学习班,但这个班对他来说明显太容易,所以老师跟他说:你别来了,自己在家学吧。
初中他上的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班,班里大部分人都是数学特别是奥数很厉害,有好几个都是学校用各种条件重金挖来的。洋洋的数学一下子变得最吃力。
在一年级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来后,我们给他报了高光奥数班,他很愿意学,并且上了约三个月后拿到了华杯赛一等奖。后来我们给他停了这个班,原因是再往下走数学将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认为他应该全面发展。

实际上洋洋的法宝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是他的基础。停了奥数班后,他还继续按照老师的方法努力,同学也会把卷子给他带来,他还自己做了一段时间。但毕竟是自己在家学,坚持了几个月后不了了之了。
因为对他的数学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在意他的数学,认为这一科对他来说是最容易提高的。他自己估计也这么想的。
但我们忽视了一点,他的同学都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啊,前几篇说的DG是到欧洲参加数学竞赛的。洋洋在数学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做题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一个情况是,三年级他们换了数学老师,这位老师并不欣赏洋洋的思路,这一定程度上在他和洋洋之间产生了隔阂。

洋洋二年级这一段时间,他由于类型总结和题量都不够,考试中难题大部分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他自己推导,比如他曾经做一道几何题用了十道辅助线做出来了,而别人只用了两道就做出来了。平时他的办法也经常是笨办法,以至于他的同桌问他你真的不知道还是另辟蹊径啊。
估计老师是从中考出发的,因此他几次在课堂上批评洋洋,甚至还拿洋洋刚刚问过的问题来作为反面典型在课堂上讲。这可能是隔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跟洋洋讨论沟通过了,他本来可以有各种方法来解决的,但他选择了赌气,自己来)。

我是很赞赏洋洋的数学学习方法,某种程度上,用十道辅助线做出来比用二道做出来的更难能可贵,数学不就是用已知推导未知的过程吗。所以,洋洋以前说过:“考试的时候,看到最后一道题我当时就懵了,没见过,没做过,没思路,但我静下心来,用我们已经做过的题型和基础思路,综合分析,最后费了好大的劲做出来了,但出来一对答案,别人的办法比我的简单,节省时间。”我当时还对他大加赞赏。
现在看来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通过这次中考的准备,我和洋洋都认识到,高中阶段洋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在以前的好的习惯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更高的要求上努力突破,他可能还会重蹈初三被动的覆辙。
道理明白,但具体的数学学习方向和方法上,我们是门外汉,因此向您请教。

您能答复,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6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者:博雅书屋

洋洋小友并洋爸、洋妈:

你们好!
感谢你们全家的信任。在回复你的文章之前,我很是做了一番功课,把你的几乎全部博文重新检视了一番(的确,24远比育明更适合你。你当时的犹豫,只不过是当局者迷,外加上尖子生想把好事一网打尽的小贪心罢了,哈哈)。但是我的能力和见识,并不会因为我对这件事的重视而瞬间暴长。我会坦率的给出我的意见,但还是那句话:一家之见,我姑妄言之,你们姑妄听之。

     首先得说,我喜欢洋洋这样的孩子。洋洋的勤奋、阳光、自信、自律,尤其是他远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思想,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不可能不喜欢他——当然,你们发文向我求助并不是想听这等话的,廉价的赞扬想必你们已经听到麻木了;而我在这里老生常谈只是想告诉你:无论下文中我的入手多么犀利,我的言辞多么激烈,都不能掩盖这一底色——那就是:你非常出色,洋洋。老师喜欢你。

1.       毫无疑问,洋洋数理思维的潜质非常好。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学好数学,只要你重视起来,肯付出和别的高手一样多的心思,你能够做得和他们一样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点得到验证:
①     小学阶段…老师跟他说:你别来了,自己在家学吧;
②     初中他上的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班…一等奖;
③     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你居然可以偷工减料了那么久之后才初现疲相;进入初三之后,你显然已是泥足深陷、险象环生,却能够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死里逃生乃至最后突出重围。华容道上的曹丞相狼狈不堪,将士们仍然拚死相随,除了忠诚之外更因为将士们知道,曹是“那个人”,他有“那块料”。你也一样,助你突出重围的绝不仅仅是强悍的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生欲念、强固的基础知识(?实际上你的基础恐怕还说不上强固),最重要的因素乃是——你是“那个人”,你有“那块料”。——潜藏在你内心深处、融解在你血液之中的数理思维一次又一次地死命地把你顶出水面。而有趣的是,每一次你只要惊魂稍定,一秒钟之内就会把它踢进海底,然后沾沾自喜于你的那几个强大的综合素质。天赋啊,是上苍的厚爱。多少人滋滋求之而不得。就这么一次又一次的被埋没。就这么一次又一次的被冷落。就这么一次又一次被尘封。渐行渐远……
天预不取,必遭其咎。孩子,出手吧,留住它,珍惜它,善待它,在它还没有完全消失以前。

2. 如果洋洋无意做朱自清、钱钟书,一时半会儿也成不了毛泽东、比尔盖茨,(至少现在)如果你的目标是国内顶尖高校理工科专业,那么我得说,洋洋,你的数学太薄了。的确,你有极好的数理天赋。但你没有善用它。你似乎有仗恃着它偷工减料的嫌疑。我知道你是个勤奋自律的好孩子,你挤下来的时间没有上网吧,没有玩游戏,没有QQ聊天。这些时间你用在了英语啊,才艺啊,增进管理能力啊这些方面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在这些方面成绩斐然。但在数学上,比起你的高手同学们,你投入的太少太少了。百年医药同仁堂有这么两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长期的低投入,让你的数学薄到了岌岌可危、险象环生的程度。数学一次次频频向你示警,透过考卷,透过老师,透过同学,但很多时候你可能误读了它。你的综合素质的确非常强,但是如果学科本身的积淀透支太多,总有一天会救无可救的。你现在能够涉险过关,只是因为你现在还在边缘上,等船到江心,就不单单是惊出一身冷汗的问题了。你希望在你高考的时候,这种情景再现吗?这太太危险了。平时一定得多下点功夫。让问题暴露在练习中而不是暴露在考试中尤其是决定性的考试中,切记切记!以你的勤奋和悟性,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3.“ 洋洋的法宝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是他的基础。”这非常好。能否再加上一条:课前认真预习?课前预习是不是就是先看一遍?不不不。尖子生,课前预习要进行到百分之百。把你自己能够搞定的尽可能地全部搞定,把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理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搞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做到心里有数,有备而来。那么这样上课是不是只起到一个答疑的功能?要是我全部预习明白了(事实上尖子生们经常是这样)我还要上课干嘛?我还要老师干嘛?对于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成功登陆顶尖高中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来讲,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或有不同,但是强大的自学能力、主动的预习习惯几乎是每一个尖子生的必备的技能。对于这些同学,老师的作用更多的表现在选定教辅资料、掌控教学进程、答疑解惑、尽可能地给每个同学多一点的探究试错空间、及时发觉学生太出圈的迹象并发出有效预警,等等。教科书上已经写的明明白白的知识,尖子生是不会等着老师再讲一遍的。越是顶尖名校,越是尖子班,老师课内知识讲的会越少,课程的进度也会越快。无论你多重视“素质教育”,毕竟你得面对高考啊。要想高考时举重若轻,平时就得举轻若重。得给同学们留下充裕的归纳、总结、拔高的时间啊,要不然高考时怎么能做到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呢?

      比起初中,高中的数学难度陡然加深,你要是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用不了俩月,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结结实实地把你打晕,一点侥幸都不会给你留。所以我建议,中考结束后你可以彻底放松半个月,然后最好回来收收心,逛逛书店,把高中教材买回来,咱自己先在家里好好地预习预习。身为学生,如果主业——学习长期吃力,那再多再强的业余爱好也提升不了你的自信——除非你打算改道,把业余爱好当成职业了。你说呢?

4.补课的问题。这个不要盲从,也不必一概否定。你需要它,你就用它;你不需要,别理它就是了;就是别有这种心态:我不补课,你们也不能补。要不对我不公平!这太孩子气了,容易弄的自己心里不平衡,又于事无补。人家有权利选择“笨鸟先飞”,甚至是“聪明鸟先飞”,荀子不是也说过嘛,“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确,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嘛。那是多少年的阅历、多少人的智识啊。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建议你倒别急着拒绝。不过,好的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遇合,尤其是在你急需的时候。所以建议你可以先慢慢留意着,慢慢储备着,你很可能用不上,但是你最好不要急用的时候,找不到救生衣。至于那种跟着大帮混的、人云亦云的报班,你一向有头脑、有定力,不会对你构成干扰吧?

当然,弯路也有弯路的价值。有时甚至是很独特的价值,因为别人都没有这样经历嘛。另外,既为弯路,你遇到的障碍会比寻常大得多。要想活着爬出来,你往往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久而久之,你会生出一身横练的功夫,五毒不侵,刀枪不入。一般人根本就不是对手。不过,不是谁都能吸收弯路的价值。再说,弯路也耽误时间啊,我们得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用99年前少年周恩来的话来说就是:吾人何人?此地何地!——根据目标决定取舍。

啊,对了,辅助线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一般地说,辅助线越少越好,越常见越好。在初中阶段,辅助线原则上不超过3条。(若两条或几条辅助线道理完全一样,可视为一条)。你用了10条辅助线才把一道题做出来,虽然结果也出来了,但是,这么说呢?假如有人问你:我想到大连去玩,从北京到大连,怎么去好呢?你的回答貌似是:爬着去!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同学会那么惊讶,老师会那么不欣赏了吧。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你兜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走了那么多的弯路。(个别心里阴暗点的可能会暗笑:该!傻冒!叫你得瑟!叫你不补课!该!——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价值观渐次坍塌,而新的健康的价值观还在萌芽状态,无法及时补位。在这个巨大的黑洞之中,我们的国人渐渐迷失了精神家园。羡慕妒忌恨,就是这么一个怪胎的衍生物。如果真有人幸灾乐祸,请你理解他们。佛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平时光芒四射,不自觉中一定夺了他们很多的关注和宠爱。所以有德的老艺人都会恪守一条潜规则:在你红的发紫的时候,要记得给别人留饭。可能你还没有掉进这个坑里,那我就算先给你打个预防针吧。毕竟有太多的人才高八斗,却长期陷入不环保的、甚至极为恶劣的人际环境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可能一辈子也没能明白,他们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但是他们应该没有明白,你在这条长长的弯路上收获良多。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汲取了别人想不到的养分,练成了一身横练功夫。这是他们的阅历不够广,视角不够高所限定的,与你无关。你的问题在于,你对自己在这种暗夜之中独自摸索的收获心知肚明,对别人的浅陋和短视心知肚明,这是你在别人的异样的眼光围剿下仍能保持高度自信的根源。但是接下来你不能只是沾沾自喜,人之患在于只知人之陋而不知己之陋。你该换位思考,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问题,何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并在以后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该想一想人家那么做有什么优点,缘何会有这样的优点,能否把这个优点迁移过来,是不是啊。我想,至少在那时,你还没有抓住辅助线的本质。现在应该没问题了吧?

5.这个社会、这个教育体制有很多很多的不完善之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黑暗。抱怨、漫骂作为民意的一种宣泄,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意义——但是,博雅书屋告诫我们的每一位同学: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社会、哪一种制度是十足完善的,而你们的使命,也绝对不该是抱怨和漫骂。那除了使你们的心境变得衰败阴暗之外,根本于事无补。你们现在所能做的,是用好周围方方面面的因素让自己成长起来,把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做到好。十几年之后,“国家正赖诸君”。我知道这话可能有点迂阔,但是我不止一次地见到过,平时耽于牢骚,没想到猝然之间机会降临,自己却手忙脚乱,胸无一策的愧悔无极。我不想这一幕在你们身上重演。同学们,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等到那一天,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可不要束手无策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6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初中数学的总结---洋洋的回复(2011-07-09 21:48:44)

博雅老师:

    您好。

    下面是我这几天思考,对初中数学做的简单总结。
    我热爱数学!虽然我曾一度惧怕它、躲避它,但从心底来说,我热爱数学。我喜欢数学,不仅因为解题过程中的成就感,还因为我喜欢数学的逻辑美。数学能将复杂的事物一点点理顺归类,使之简单明了;数学能从未知推到已知,其中有探索的快乐;数学能在抽象代数与具体图形之间架起桥梁,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最喜欢的是推倒前人的理论和公式,无论是顺着他们的思路还是自己另辟蹊径,只要我推出来了,刹那间,心头就会充满喜悦,以往陌生死板公式也在那一瞬间变得生动而亲切。更重要的是通过亲手推导,我不再怀疑它的真实性。

   虽然我热爱数学,但我同时也承认数学是我初中所学的科目中最坎坷、最纠结的一科了。
   刚上初一的时候,我很不适应。
    首要的原因是小学数学思维和初中之间有很大的跨度,自己在假期的预习又不充分。小学数学不太强调图形图象和字母运算,我们在小学总是和数字打交道。所以刚上初中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与学科重点,我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个原因是老师上课只是讲定义公式,而很少涉及将知识运用到解题中的方法,而且讲课的进度飞快,留给我仔细研究每一类型的解题方法的时间很少,那段的学习生活就像扶起篱笆倒了墙一样狼狈。

出现这些问题后,我先找到数学老师跟她请教方法,再跟数学超好的妈妈请求帮助,最后经过自己对她们给出的建议的分析后,我拿出了解决方案,并立即施行了下去:我精心挑选了一本教辅和一本练习册,并买了有关初中数学解题方法的书;然后我跟着学校按时预复习,并做大量的练习,周末翻看解题方法的书;最后在假期上了老师推荐的数学班。
在那个数学班里我学到了很多,我学到的不仅是下一学期的知识,还是关于数学学习的技巧。对眼前的知识、题目,我的思路变得渐渐清晰了,我还学到了有效的预习方法:读教材、看教辅、做练习。只有将以上三点做好,并倾注自己的热情与耐心,预习才能行之有效。

这样一来,等到初一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感到很轻松,在课堂答疑,在课下拓展。我的数学在那一段提高很大,成绩上升,竞赛获奖。我认为初一上学期痛苦的时光和假期上数学课的经历对我数学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没有数学课,我的数学不会短期内突飞猛进;而没有在黑暗中的蜿蜒摸索,我也不会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对初二那一年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初二在三年中相当于一个过渡时期,由盛转衰吧。一方面初一下半年迅猛势头的强大惯性让我依旧处于前列,另一方面,我开始松懈,没有在习题上面付出应该付出的努力,埋下了危机。

    这个危机在初三全面爆发。做的题量少,解题能力不够强,综合能力不够,运算易出错等等问题如百花齐放,让我的初三很是“精彩”。此时,我们又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我不是特别喜欢她的讲课方式(当然我不是怪她),于是我很不成熟地对补救我的数学失去了兴趣,并开始逃避。我逃避了整整一个学期,初三的那个寒假我才开始下定决心,勇敢面对。虽然醒悟的时间有点长,但终究是醒过来了。我耐心地将所有漏洞不足整理出来,细心定了一个计划:先将初中三年全部复习一遍,并做习题检验;然后针对性地完成专项练习;最后进行考场训练。这个过程中,我有过细微的更改,也根据学校的备考方式进行过调整,但大体是这样,其间我还向以前的那位数学老师请教,她不仅根据我的情况推荐了几本好的练习册,指明做题的方向,还给我了极大的自信。这半年真的是很辛苦,但我很高兴自己挺过来了,没有再一次逃避。虽然仅仅半年的努力让我的数学很难返回顶尖行列,但我已经尽最大努力补救了,所以我无怨无悔。

    下面我要说的是我对初中数学学习总的评价,这个评价不会因明天公布的中考成绩而改变:
    初中我的数学学习是失败的。
    1、初二顺风顺水的时候没有做到踏踏实实地努力,没有总结之前成功的经验,没有反省自己发现不足。
    2、初三受老师调换的影响太大,证明我学数学的动机不纯。
    3、初三问题暴露后没有及时解决,却选择了逃避。
    我承认失败,也是希望自己不要再败下去了!以初中的数学学习为鉴,我要在高中做得更好。

    博雅老师,请您放心,我虽然依然会在体育文艺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但我一定会记住您的教导,我不会再让数学成为我的弱项,在数学上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洋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YUNFEI 2015-4-17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洋洋的数学学习也是有经历的,有了经历才有经验,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ing800809 2015-4-17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说的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9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理解万岁10 发表于 2015-4-16 15:15
说说小学阶段是怎么学习。储备了什么能力,

这个问题有点大。翻翻以前写过一篇说这个(靠点边)的,贴在下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9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意志品质需要培养吗-1(2014-02-07 16:37:34)

“小丫头拒绝过你的‘玩儿’的邀请吗?在她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因为觉得难的东西,而你邀请她去,她不愿意的时候?
比如一个拼图,明明可以完成的,但弄到一半就不玩了,又去弄别的了。如果你要求她弄完,她就完全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时候是告诉她这是必须的,因为你要做事情有始有终。
我们是要把‘学’融入到孩子的‘玩儿’当中的,但孩子总会有懒惰的一面。什么时候家长坚持,哪些可以让步呢?我们很在意她的意志品质比如毅力、坚持等等,也希望通过玩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以上是网友“柔小宝子曼小猴”帖子里的疑惑(节选),我看了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洋洋小时候我没怎么带他,所以很难用实例分析和回答。于是我想到直接跟洋洋问,反正过年期间没什么事,我就当跟他闲聊。但洋洋刚说一句话,我就马上拿出录音笔。以下是录音实录。

“我觉得家长煞费苦心地去思考怎么领孩子玩,这个路数不对。我认为不对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家长不了解孩子。任何一个家长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孩子也不可能跟家长的意愿一样;第二,孩子玩是一种天性,如果你非要把培养意志培养好习惯等那么多东西夹在里面,你想想就是你们大人也会烦的,不是吗;第三,父母陪孩子玩,引导孩子玩,要有一颗童心,不能居高临下。你看看那个妈妈说的,‘要有始有终’、‘要培养意志品质和习惯’,这些还是有很强的居高临下的意味的。家长希望孩子配合她,实际上应该是家长配合孩子,这个别弄反了。很多家长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上做起来,还是会弄反了,所以会有让你玩怎么都不配合的感觉。我觉得是这三个原因。”

“嗯,总结的不错,我感觉很有道理。”我说。

“在我看来,以我半大孩子的眼光来分析,我认为有这么几条很重要:第一,孩子小的时候,绝对不要让他玩IPAD和手机,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安静甚至用这个打发孩子,更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个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不仅是眼睛身体和习惯等等,这种虚拟的东西对孩子的交流、心理甚至是思考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好处。”

洋洋很少用“绝对”两字,这次这么强烈的表达,估计是过年期间看到亲戚的孩子的表现得出的结论吧。

“第二点呢,你要帮助孩子找到他喜欢玩的东西,而不是你认为这个东西好、有意义,而让孩子玩。一种游戏一开始很感兴趣,后来就放弃了,这对孩子来说很正常啊。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多尝试,去发现。当然,遇到孩子过于随意,这个也要具体分析和认真了解。
”第三点呢,孩子在玩那些他热爱的东西的时候,要去陪他和配合他,在他享受这些的时候,慢慢地、循循善诱地教给他、培养他很多东西。很多家长都认为玩的享受是次要的,那种把学融入到玩的里面的‘学’才是重要的,这个我不这么看。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热爱一项东西的习惯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缺失。不热爱怎么能有激情,没有激情怎么能有创造力和乐观的态度呢。其实,这个热爱的基础才是家长首先要培养的,什么好的习惯,什么意志品质,这些都是后来的附加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桑6921 2015-4-19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意志品质需要培养吗-2——成长故事系列(1)(2014-02-08 10:40:33)

“那你小的时候呢,你觉得你小的时候那些是比较成功的体验,包括玩啊学习啊什么的?”我问。
“我啊,我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玩啊什么的都挺好的,你们也没有太逼我学习,买的玩具我也很喜欢,再说我是很知足的人,有什么玩什么。”
“那些玩具让你印象深刻呢?”我问。
“嗯,好像是积木,小动物什么的,后来就是书,还有我自己也做一些东西玩。不过我自己很多都不记得了,呵呵。”
“那你认为两三岁或者三四岁,培养毅力、意志、习惯等等的是对的吗?”

“我想想,我觉得培养习惯是对的,但是毅力和意志,这个两三岁的孩子好像还太早了吧,他们能理解吗。我倒是觉得,培养习惯啊,礼貌啊,交流啊这些好像更好一些。这些东西实际上不是你教给他的,而是言传身教,首先你自己要做得很好,孩子会看,会学;第二呢,你不要去刻意教什么,而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中,孩子自己就会慢慢体会和摸索,这种自然而然的东西可能更有效。”

“嗯,有道理。”
“但是到了小学,就不能这样了,这时候是可以加很多东西的,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时候要目的性和系统性更强一些。但是三四岁呢,不用太强烈和刻意,非得教很多东西,弄得厌学了反而不好。我觉得还是宽松自然更好,那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实际上无心插柳的感觉才是最好的。”

“嗯,有道理,”我说,“在我看来,现在的家长一个是心急,另一个是太刻意,这两点经常弄得孩子适得其反。你认为呢?”

“我认为啊,家长管孩子应该是金子塔型的,开始的时候宽松,尽可能给他大的空间,打好基础,越大了,越是应该管理严格。而给孩子的空间呢,应该是沙漏型的,两头大,中间小。我说的中间是初中高中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心理、价值观和很多东西确定的阶段,非常重要,家长应该严格看护和管理的。
“我高中的很多东西都来源于初中,而初中好像一下子产生了很多东西,很多是新的重要的东西,这跟小学不太一样。所以我说这几年很重要。高中对于以后来说,也是这样。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总是太多的要求,实际上孩子太小了,他做不到,不是他以后做不到,而是现在他可能根本做不到。爸,你四十岁,要求我十八岁的人考虑问题跟你一样周全,这可能吗,当然我会努力提升,但如果你一直这样要求的话,我就很难跟你对话了。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打好基础。”

“哦,那你认为打这个基础,家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陪在孩子身边,了解孩子,跟孩子有很好的沟通。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父母没有做到的。”
“哦,你还希望父母陪在身边吗,你不觉得很烦吗,总有人唠叨你。而且我发现很多孩子是不希望父母在旁边的。”

“说我妈唠叨那是开玩笑。我当然希望父母陪在身边的。至于现在很多孩子不希望父母陪在身边,那是父母陪的方式不对,经常不是训斥就是打听隐私,你想谁会希望一个管教加间谍陪在身边啊。陪、了解和交流,这真的是很多家长做的不好的,主要问题在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16 关注
  • 47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