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Sissi在英国读小学(英国孩子的社交第一课)

儿童城英语 2013-9-11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lileixibao 发表于 2013-9-9 11:04
新学校在介绍里说,3年级每天会有30分钟的作业。
开学3天,放学书包里会带回几张通知,
有关于体育课的,每 ...

Sissi妈:一直让孩子在英国读下去吗?与国内教育脱离太久,孩子将无法适应中国的教育,孩子会完全洋化,成了“香蕉人”!孩子的英文进步神速了,中文怎么办?我知道大家都很羡慕Sissi,可以学到那么好的英文!那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其实中文比英文更重要,对于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肺腑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笑好 2013-9-11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Sissi要能一直待下去该多好啊!我们看的是羡慕羡慕再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激凌720127 2013-9-12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冰激凌720127 于 2013-9-12 14:08 编辑

我觉着这么小就出国挺好,早点接受国外的教育模式挺好的,在中国有啥好,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害了多少人,没办法,你只要在中国就得按照中国的方式学。我儿子今年14了。我想送他去他舅舅那儿上学(舅舅在爱尔兰10多年了),但经过打听,有个老外朋友说,14岁(念初二)这个年龄不大也不小,语言和自我独立能力不行,人家建议要不就在小学阶段出国(外国小学就是玩,学语言快,再读中学),要不就高中毕业去(有自理能力和思想),我现在都后悔呀,至于中文我觉着这不是问题,多买些中文的碟片(各方面的)在家看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9-12 20: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本帖最后由 lileixibao 于 2013-9-12 20:57 编辑

讲Sissi的几个小趣事。
1)新学校9月4日开学,9月3日SISSI睡的很早,可是晚上11点她的房间就有响动,她迷迷糊糊地起来和爸爸说,睡不着。孩子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新的学校要求要严格些,而且很多人、事物都是未知的,紧张是正常的,可以以往她还真没有紧张过。不过,经历一周的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朋友,适应很快,很开心。
2)上周三,SISSI学完长笛课程回来,路上爸爸看到一群人站在酒吧门口喝酒,就说:这些人又喝酒了。SISSI问爸爸:你以前见过他们吗。爸爸回答,没有见过,只是看到这些人周三就出来喝酒了。SISSI纠正爸爸,如果你说“又”的话,就表示你见过他们。小学里除了英语和数学外,还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Verbal reasoning,让孩子懂得逻辑、推理等技能。上初中和高中的面试和笔试就考这些。这也是和国内不同的地方。
3)一天,爸爸和SISSI用英语聊天,爸爸想表示一个事情还没有完成,用了“Not yet”,但是SISSI纠正爸爸,yet更多是指时间上的“还”,而不是针对事物的“还”。看来这种适应性学习英语和成人的机械理性地学英语有很大不同。
4)在国外不能轻易“答应”(许诺)礼物。SISSI非常有契约精神,只要家长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实现,但是同时又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常乐于谈判,同时学会了“妥协”的艺术,学会倾听、理解和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9-12 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儿童城英语 发表于 2013-9-11 21:09
Sissi妈:一直让孩子在英国读下去吗?与国内教育脱离太久,孩子将无法适应中国的教育,孩子会完全洋化,成 ...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中国文化的根不能断的。SISSI每天一页汉字书写,一周左右一篇中文作文。每天妈妈要给他念中文故事、美文和报纸。每周和华人聚会一次。经常讨论中国和英国的很多差异,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差异,了解并理解这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氛围和国内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只是尽可能地让她保持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传统教育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9-12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冰激凌720127 发表于 2013-9-12 11:25
我觉着这么小就出国挺好,早点接受国外的教育模式挺好的,在中国有啥好,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害了多少人,没 ...

谢谢回复。其实英国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对于考试也是非常重视的。每年这些学校招收宣传上都列出学校的GCSE成绩排名,A-level排名,取得A*和A等比例,A-E比例等等。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教育要求的内容实际上和英国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教育实践上差异很大,中国完全围绕考试转,而英国除了预科(Sixth form/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三和大一)外,体育、艺术、科学(主要是探究能力)和个人能力(personal skills, social skills, ICT, verbal reasoning)都是不可或缺的,学校都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这些都是在学生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的。只要略加关注,在国内也是可以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9-12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冰激凌720127 发表于 2013-9-12 11:25
我觉着这么小就出国挺好,早点接受国外的教育模式挺好的,在中国有啥好,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害了多少人,没 ...

是的,初中出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一般来说,或者小学、或者高中,或者研究生阶段出国开始国外的生活是比较适当的时间窗口。初中涉及大量的新的科目,而且面临青春期,如果再面临语言问题的,就需要家长和学校投入大量精力。实际上从知识点而言,中国要求和国外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差异,差异就在于对个人技能和社会技能的要求的差异。国内对于知识类技能非常关注,比如课程类的、或者琴棋书画类的,非常重视,但是团队、沟通、妥协、压力、时间管理等就比较忽视,或者说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思考和时间。但是总体来说,如果在国内留意这些个人和社会技能的话,中国学生会比英国学生表现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een_2009 2013-9-13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人家的教育是在造就人才,反观中国都是眼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ussyinboots 2013-9-15 07:0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请问博主,假期游学的学生接触过没有,有什么建议,这种游学是否有意义?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9-18 04: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本帖最后由 lileixibao 于 2013-9-23 05:18 编辑
pussyinboots 发表于 2013-9-15 07:05
请问博主,假期游学的学生接触过没有,有什么建议,这种游学是否有意义?谢谢谢。 ...

建议你Google“文学城”,里面有一些妈妈,讲自己家接待游学学生的故事,真实有趣,可能你会有思考+收获。
暑假里,我陪Sissi姥姥旅游,旅行团里,有一对从河北来的母女,女儿小6,她们来参加曼城一所女校的夏令营。
感兴趣的家长,也可以上网搜信息,然后带孩子来共同体验一下。听那位妈妈说,学校也给陪同的家长安排一些活动。
就当全家旅游了。
趁年轻,看世界。
团里还有几位妈妈,送孩子来英国读高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29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