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Sissi在英国读小学(英国孩子的社交第一课)

green_2009 2013-5-30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lileixibao 发表于 2013-5-30 10:58
一天,走进一家面包店。店主正在向一位先生推荐最后一个草莓派。那位先生看我走进来,就问我要不要这个草莓 ...

挺惹眼啊!{:soso_e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bbmm 2013-6-1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Sissi妈妈比较有魅力喔!^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笑好 2013-6-2 00: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最终,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取决于他的视野、胸怀和能力
追着看完了,一如既往的舒服{:soso_e163:}这句话作为经典收藏了,具有普遍教育意义{:soso_e113:}
最后,祝Sissi节日快乐啊{:soso_e163:}{:soso_e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6: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本帖最后由 lileixibao 于 2013-6-3 06:16 编辑
luciashan 发表于 2013-5-16 10:46
最近有亲戚朋友带孩子出国
好多感触
会继续关注


如果条件允许,出国读书的收获会更多更广,不只限于考试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6:4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红彤彤的春天 发表于 2013-5-26 22:23
SISSi妈妈,那些英文日记都是SISSI自己写的吗?简直太了不起了!
女儿下周也是一周的游泳课,然后就是六月 ...

{:soso_e181:}必须说明,Sissi 自己写的中文日记,然后讲给她的英文老师听,老师再帮她翻译成英文。
我很羡慕你,完全不必为孩子的英文担心,无需多时,你就要跟女儿学习地道的英语了。
我带Sissi参加一个camp,认识一家人。
父母都是最高学历,爸爸在大学做科研,家里3个男孩,老大上小学3年级。
妈妈告诉我,他们辅导不了孩子的英文作文,还要向儿子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
今天一位朋友跟我讲,在国外怎样加强孩子的中文。
她的一个朋友去加拿大读书,儿子出国时9岁,这位妈妈就是坚持让儿子写日记。
如今,妈妈是多伦多大学的教授。儿子已参加工作,精通英语、法语、中文。
把对孩子的担心都化成祝福吧!
相信她们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6: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green_2009 发表于 2013-5-30 11:26
挺惹眼啊!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7:0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cbbmm 发表于 2013-6-1 20:24
Sissi妈妈比较有魅力喔!^_^

当我在深夜敲下这些文字时,我也在想是不是有些跑题了{:soso_e106:}
不过这些无法预期的经历,既是平静生活的点缀,也成为吸引我在路上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7:2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笑笑好 发表于 2013-6-2 00:29
最终,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取决于他的视野、胸怀和能力
追着看完了,一如既往的舒服这句话作 ...

{:soso_e183:}谢谢你的评价和祝福,我很开心{:soso_e100:}
当我在六一那天告诉Sissi,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不过英国不过这个节;
Sissi说,我想过,我想要礼物{:soso_e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6-3 08: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求学无门的英国孩子

都说英国的教育好。中国人把孩子送来了,俄国人把孩子送来了。。。从大学、中学甚至小学。
英国人自己对英国的教育却似乎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只要公立的小学离家不远、学校环境不差、师资力量不弱、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多,就行。

求学无门
可这几个“不”加起来,就是一个让家长打破头想把孩子送进去的好学校。
5月初,英格兰从南到北,今秋入学的60万儿童和他们的家长陆续收到入学通知书。
几家欢乐几家愁。
拿入学儿童人数最多的伦敦来说,政府希望看到的是,80%的孩子都如愿以偿被自己的首选学校录取。
但是,媒体抓住做标题的,却是近五千个伦敦孩子没有得到任何一个所选择的学校。从现在到九月份入学,孩子和家长们要在惶惶中等待调剂分配。

选择有限
英国孩子上小学,家长可以有六个选择,按最想上的学校依次排列。
在99107个今秋入学的伦敦孩子中,4856个孩子没有得到任何一所小学的入学通知书。
这里面,当然有家长玩“战术”的因素。家门口的学校是个烂校,不能报。只选最想上的学校,其他选项都空着,破釜沉舟赌一把。
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学校有限,大家都想上,僧多粥少。
英国公立小学录取新生的最基本原则是“就近录取”。为了确保机会,有的搬家,有的换房,有的临时租房,有的让孩子住在爷爷奶奶家。
一所好的公立小学,成了房产公司最好的卖房广告。学区好,附近的房子会跟着升值一大截。
所选学校一一落空,剩下的选择有限。
第一,咬咬牙送孩子上私校。但私校最便宜的一年下来也得一万多磅,对多数家庭来说,牙咬碎了也掏不起。
第二,就是每天长途跋涉,接送孩子到远离家门甚至跨区的学校上学。
第三,没有第三,法律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就学。孩子不上学,家长就是以身试法。

缺口阴影
负责统筹伦敦入学事务的大伦敦录取委员会负责人简内尔说,“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录取机制多么有效,它无法为已经满额的学校创造名额。”
代表伦敦33个区的伦敦委员会说,到2016年,伦敦的小学需要创造8万个新位置,才能满足就学需求。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报告更显紧迫,到明年秋季入学时,英格兰地区的小学需要新增25万个入学名额。
国家统计局说,入学儿童数量增加,主要是英国出现了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出生率。
海外移民也是一个因素。数据显示,2011年在英国出生的新生儿中,1/4其母亲本人是非英国出生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恶化的经济形势,让本来打算送孩子上私校的家长被迫屈就公校。
政府保证,追加拨款,保证创造出所需要的新位置。
家有儿女要上学的家长们,还需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摘自《英中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笑好 2013-6-3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原来他们也有择校啊{:soso_e114:}有没有中考呢{:soso_e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29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