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全全 于 2013-11-22 22:48 编辑
想趁全全还在小学期间,再多看些书,很怕上中学看那些所谓中考必考书成了“到此一游”。因为要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跟他聊起游记。他说不喜欢写景的文章,不像那些写事写人那样有深意。我说我不是这样想的。我偏偏认为写景写游记,作者领你走着他曾走过的地方,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直至境由心生,真的是个极高的境界了。要让儿子领会到这一点,我觉得还要跟儿子从身边的事说起。 他的第一次旅游是三年级时的上海世博自由行,当时的志愿者给他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每晚9.点10点拖着疲惫沉重的步伐从馆里出来,看到门口的志愿者举着“求拥抱,求合照”的大牌子,抱着吉他轻弹浅唱,真的是如沐春风。回来后,跟他讲起上海世博,他会掉眼泪,说舍不得那段美好时光。当时就说12年的韩国丽水世博一定要参加。 韩国丽水世博是在12年端午节前后去的,也是自由行。丽水市一个韩国南部的靠近釜山的一个小城市。非常惬意,非常舒适的世博会,和上海世博的拥挤和排场是全然不同的感受。感触最深的是有好多幼稚园的小朋友,由老师带队参观,没有大声喧哗,没有随意跑跳,休息时一个个全都听话的在墙边或站或席地而坐,很可爱,一般是十几个二十几个一队,不会影响到旁边的游人。世博里中国人很少,三天我们只见过一对说中国话的母子。很多次边上的游人看见儿子是中国小朋友,在给他们自己孩子小食品的时候都友善地给儿子吃。回到首尔非景点的地方会中国话的人不多,可他们都并不以不会中国话就拒绝帮助我们,一个老爷爷听不懂英文,特意把我们带到几百米以外的英文娴熟的大学生眼前,大学生热情的用自己的手机上网为我们搜索地图查找我们定的酒店。。。。。。太多了,这些热情有礼的人们感动着我们。每次想起,儿子也都是感慨连连。我说全全,你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感动的情愫,也非常愿意再去一次呀。他说是啊,我现在就盼着下一届的俄罗斯的世博了。我说对啊,谁说游记写不好?你要把自己的感情放到其中,领着读者跟你一起去感受,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自然会是一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