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茄子 发表于 2013-7-29 16:51 
分析完卷面又如何?
所谓马虎其实通常都是平时没有练到位造成的。
如果要说卷面分析,似乎还很乐观呢。但 ...
分析完卷面就是归纳和总结。
马虎的题,一般做第二遍多半都能做对,所以这个问题不在题本身,而在做题的过程,一可能是情绪紧张导致的精力不能集中和思维不紧密连贯,二可能是做题速度太慢导致的慌张和没有时间检查,三可能是习惯套固定模式而没用解题的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常做很多题练到位的话,只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二,题熟来的能快些,但一旦题里有小变化就会带来问题三,问题三是比较难控制的。
解决马虎的问题,一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规范,解任何题,不管难和易都是一样的开局思路,一样严谨的过程控制,那么后面就不容易出现套错。心理问题不太好解决,但是注意到了也能解决,不慌马虎率就会大大降低。而规范解题过程的控制,这是个思维习惯问题,解决起来有难度。规范了吧,孩子刚练,慢,难跟上学校的节奏,日常和考试都会遇到些问题,会有压力,接着会有抵触。但不这么熬过来,还有别的解决办法么?
====》观点一致,但解之不易。
扣9分还夸张,我女儿期末填空选择题就扣30多分,又怎么讲?她现在可能耐了,大题全对,小题错一大堆。捉过来拷问,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小题一看很熟悉就兴奋,提笔就哗哗做,题里面的细节不重视,还是一个套;大题一眼看不出个啥来,就仔细地按规范正儿八经地分析着来,结果就那样了。思维还给整出一国两制来了,还好没分裂。具体的题,有一处关于数学期望的,被我给问死了,书上的东西就没弄明白,还在那里整天瞎练。这学期她做了很多很多题,练得肯定TMD到位,就是,竟然把书本又扔了。
====》问题所以成为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在她的身上难于解决。
总结这两年陪孩子的心得,孩子需要的最直接的技能就两项,1、孩子会复习教科书,会从书上找到自己不甚明确的东西,读出明摆着讲出的道理,2、掌握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套路。这两个是硬项,这个过不去肯定是不行,啥时候都需要,属于基础中的基础。复习书带孩子做,打样教,不难,让孩子体会到好处就成了。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套路,其实是小学里养成的,就是需要列方程解的应用题能用算术方法列出复杂的算式的那个套路,现在教也不是特别复杂,家长讲出孩子当前学习中具体问题的题解每一步是怎样想出来的,孩子演几次应该就能会,你做的应该就是这个。做这个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孩子的成绩,过去靠套,现在靠分析,中间的转换多半会有混乱期,我孩子弄这个的时候呼哧一下滑落到班级最后一名,但下次考试就好了,看结果肯定是值得的。
你孩子只剩一年,如果现在这样按部就班下去一样能有个不错的结果,不妨把这问题放到高中解决,的确有风险。
====》我寒假搞了一个寒假小学知识,现在不可能再搞了。
辅助的技能,一是心理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最核心的技能,是认识和思维习惯。打个比方,认为一道题就是一道题而已,那么孩子就永远都不会去归纳总结这道题背后蕴含的东西,题外即高墙,孩子只会在墙内活动,即使帮助孩子破掉了那个墙,对孩子来说墙还在,照样不会出来。这个认识就是信念,信念能树墙也能破墙,但在孩子脑袋里建立一个信念和打破一个信念那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儿。牛顿看着苹果落地上就去琢磨背后的道理(尽管多半是虚构的),爱因斯坦学勾股定理的时候非要独立地去证明它,这是一种信念下养成的思维习惯,可以说学习泛泛的孩子都没这样的思维习惯,一道题也就是一道题而已,做完就扔掉,那些学习顶尖的孩子的脑袋里肯定能找到这样的习惯,他会看到一道理里蕴含的本质的东西。即使帮助孩子建立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孩子把这个思维模式变成一个思维习惯照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完不成这个,教孩子多少,孩子顶天也就得多少,拖一下走一步,还很难保持,更谈不上彻底脱手。孩子一直很努力,过去没学得非常好,我发现这个是主要原因;使出浑身解数去辅导孩子,或者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孩子也非常非常努力地去做了,但成绩没有飞跃,现在看这也是主要原因。
破掉孩子思维中的高墙,谈何容易,成为习惯那就更难了,达成这个家长得是精神导师一级的,真难。
====》你说的辅助技能才是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你想想我们是咋学习的?我们是别人用了A方法解出来一道题,我们非要换个方法搞定才会觉得像个样子,最好是用跟老师不一样的方法解出来才过瘾。要达成这个目标没信念没独立思考能行? 有了这个还可能学不好吗? 我们赋给孩子这个信念才叫大功告成,但征途漫漫,在数学上也许永无可能达成了。这些信念不是靠讲道理做到的,需要一次次的成功来激励。我们无法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后面的其实都是奢求。希望我会慢慢积累小成功。但需要一点小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