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都是写一些废话在这里,今天贴一小段话,也许有点小价值。
问:你是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的,从哪几方面着手,效果如何,感受如何?
答:如果要谈点不一样的,那就是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清楚目的,将不会迷失于方法的崇拜中。看到太多的方法论了,也见过太多的人迷失于方法中了。方法千千万,但都要为目的服务。每个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找到主要矛盾,集中火力解决。然后再找其他的主要矛盾,继续你的循环。
我的孩子当前三大主要问题:兴趣 努力程度、数学。这三个问题我这样看,兴趣永远是重中之重,但你不能直接解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你只能瞄着,不可直接动手,因为没有灵丹妙药。剩下两个问题、努力程度 + 数学。努力这东西也不好办,榜样可以树立,伟人你可以演绎,但孩子买不买账就是另一件事了,你没法拿鞭子赶着,也是需要盯着,也没法直接下手的。好了,问题就剩数学了。解数学 这个外围, 围魏救赵。
当然其他科同样要为围魏救赵服务,一个孩子有个优势科目对孩子的自信心的价值是巨大的,建议大家要想法打造个优势科目。数学问题的产生,几大原因 基础不稳、兴趣不足、做题量不够、上课精力不集中。上课精力不集中也是无法直接解的,解不了的问题不要管。兴趣你也逼不出来,同样是不可解的问题,放弃之。好了,基础 + 做题量。这两个大家都会解。基础巩固、做题量上来了,会不会带来成绩的提升?成绩提升后,家长的脸好看不,老师的脸好看不?正激励来了,孩子开心不?开心会不会带来兴趣的提升?兴趣的提升会不会带来课堂效率的提高?孩子会不会变的努力?围魏救赵能不能实现?就这些小伎俩没啥更好的办法。你的所有动作,都要暗中为你的瞄着的目的服务,其他都是方法和手段,这些瞄着的才是你的目的。算数错,就要琢磨有啥办法改善。 难题做不出,就要琢磨为啥思维到不了这个高度。 会的题错,就要研究马虎的根源。 问题解一个就会少一个。所以,我从来没有忘记孩子的 兴趣和努力度这两个关键量。 尽管没法直接动刀。另外,做好今天,每个人都只有今天,你没法回到昨天,当然可以梦想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