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老爸•小女•初中系列(再回首)

 楼主| 水潭 2013-1-21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健康林 发表于 2013-1-19 22:10
恭喜水潭,姑娘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的成熟,经历挫折,才能印象深刻,我儿子也 ...

谢谢鼓励,孩子不管是进步还是退步都是我们的孩子,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始终进步,进步时我们给予鼓励,退步时,我们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不是我们善变,是因为需要因地制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3-1-21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晒一晒寒假补习班:

这个寒假孩子延续平时的报班情况,继续保持数学和英语2个班, 一周一次课,这样周一到周五孩子全天解放,不想给孩子加班了。

不加课不意味着孩子完全放羊,数学是姑娘的老大难,寒假还是给孩子规划了自我补习数学的方案,为此不惜放弃物理的补课。希望用一个寒假的时间自我补习数学的缺失点,为初中、高中能打下一个说的过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ain 2013-1-22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最近广告太多,咱把好帖子往上顶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mmadalian 2013-1-22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ain 2013-1-23 08: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一起加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春天芦苇 2013-1-24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最近广告太多,咱把好帖子往上顶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3-1-24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很长时间都是写一些废话在这里,今天贴一小段话,也许有点小价值。

问:你是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的,从哪几方面着手,效果如何,感受如何?


答:如果要谈点不一样的,那就是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清楚目的,将不会迷失于方法的崇拜中。看到太多的方法论了,也见过太多的人迷失于方法中了。方法千千万,但都要为目的服务。每个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找到主要矛盾,集中火力解决。然后再找其他的主要矛盾,继续你的循环。
我的孩子当前三大主要问题:兴趣 努力程度、数学。这三个问题我这样看,兴趣永远是重中之重,但你不能直接解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你只能瞄着,不可直接动手,因为没有灵丹妙药。剩下两个问题、努力程度 + 数学。努力这东西也不好办,榜样可以树立,伟人你可以演绎,但孩子买不买账就是另一件事了,你没法拿鞭子赶着,也是需要盯着,也没法直接下手的。好了,问题就剩数学了。解数学 这个外围, 围魏救赵。
当然其他科同样要为围魏救赵服务,一个孩子有个优势科目对孩子的自信心的价值是巨大的,建议大家要想法打造个优势科目。数学问题的产生,几大原因 基础不稳、兴趣不足、做题量不够、上课精力不集中。上课精力不集中也是无法直接解的,解不了的问题不要管。兴趣你也逼不出来,同样是不可解的问题,放弃之。好了,基础 + 做题量。这两个大家都会解。基础巩固、做题量上来了,会不会带来成绩的提升?成绩提升后,家长的脸好看不,老师的脸好看不?正激励来了,孩子开心不?开心会不会带来兴趣的提升?兴趣的提升会不会带来课堂效率的提高?孩子会不会变的努力?围魏救赵能不能实现?就这些小伎俩没啥更好的办法。你的所有动作,都要暗中为你的瞄着的目的服务,其他都是方法和手段,这些瞄着的才是你的目的。算数错,就要琢磨有啥办法改善。 难题做不出,就要琢磨为啥思维到不了这个高度。 会的题错,就要研究马虎的根源。 问题解一个就会少一个。所以,我从来没有忘记孩子的 兴趣和努力度这两个关键量。 尽管没法直接动刀。另外,做好今天,每个人都只有今天,你没法回到昨天,当然可以梦想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ain 2013-1-24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yu1990 2013-1-24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真的不错啊,支持哈哈: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烧茄子 2013-1-25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水潭 发表于 2013-1-24 11:39
很长时间都是写一些废话在这里,今天贴一小段话,也许有点小价值。

问:你是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的,从哪几 ...

闲大了,正好和你聊聊。。。

数学问题的产生,几大原因
基础不稳、兴趣不足、做题量不够、上课精力不集中。
A、基础不稳:这个属于高度概括,属于历史问题,里面包括一系列的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在里面。解决这个问题不妨放在解决当前问题里面顺带解决,谁都没办法为一个初中生专门补习小学知识,所以,又回到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这个老路上。
B、兴趣不足:都说兴趣是培养的,但貌似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兴趣都是伴随心理上的高回报与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念而产生的,信念要事实支撑,往往比别人做得更好才是那个支撑,,,又回到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了。
C、做题量不够:说量不够,那么就必然有个潜台词:有个基准做题量,谁能说出基准做题量是多少?如果不是孩子做题非常少,这个结论轻易下不了。个人浅见,与其说做题量不够,不如说做题质量不够高。做题好比榨油,在豆子(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关注的应该是出油率。
D、上课精力不集中:其他因素导致孩子上课分神,这个家长可以自己教育孩子,也可以找老师协助解决。但是孩子主观想集中缺集中不起来,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一节课收获有限,这或许是更关键的问题。

上课精力不集中也是无法直接解的,解不了的问题不要管。这个,如果是你辅导孩子,还是要管一管的好。孩子跟不上老师,那没办法;孩子跟不上你,你可以去找问题在哪里(多半都是基础老问题),适当放慢节奏,补补基础,让孩子能跟上。跟一跟,孩子跟的速度逐渐也就上来了。
兴趣你也逼不出来,同样是不可解的问题,放弃之。这个的确是应该放弃。
好了,基础
+ 做题量。这两个大家都会解。基础巩固、做题量上来了,会不会带来成绩的提升?基础,家长能做的,多半就是强调了再强调,有实质的?做题量,压一堆题在孩子身上,今天压和昨天压,又有什么不同?这个“大家都会解”,说成“大家都会做”或许更准确,解决问题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间,不是等价的。
成绩提升后,家长的脸好看不,老师的脸好看不?正激励来了,孩子开心不?开心会不会带来兴趣的提升?兴趣的提升会不会带来课堂效率的提高?孩子会不会变的努力?围魏救赵能不能实现?就这些小伎俩没啥更好的办法。这一系列的传递,缺起点,起点到不了,进不了那个良性循环,就到不了终点。
你的所有动作,都要暗中为你的瞄着的目的服务,其他都是方法和手段,这些瞄着的才是你的目的。起点,起点,起点。

算数错,就要琢磨有啥办法改善。弄错了,首先是分析原因。偶然没来由的错,神都解决不了。一点小经验:我孩子在做题的时候,把分析过程与写题解过程搅在一起,边算数边想怎样把题解出来,一心二用,难免有错。分析归分析,分析过程的计算尽量简化到知道那个量可以有、可以不十分复杂地计算出来就行了,落到答卷上时,再心无旁骛地去计算。如果不分神,中学的孩子算对结果肯定是相当容易的事儿。
难题做不出,就要琢磨为啥思维到不了这个高度。哈哈,难题的思维,用高度来形容的确是比较贴切,与其琢磨为啥,不如琢磨那个高度到底是什么,怎样从题海中抽出那个独立于知识外的高度。有些孩子能到那个“高度”,有些孩子不能。让能达到那个高度的孩子讲那高度是怎么一回事,多半也得不到可以直接借鉴的东西。
这个高度,很多成年人有,但是你让他们讲,往往也和孩子一样的结果,让他们把这个高度传授给孩子,那就难上加难了。
这个“高度”到底是什么?泛泛地讲,就是:如何解决一个通用问题。到了孩子学习上,就成了如何解一道数学题,进一步深化到如何解一道平面几何题,还可以继续细化。这个“高度”的最高层次就在“如何解决一个通用问题”,只有这个层次才能真正抽象表达出解题的本质。落实到具体问题上,仅仅是和具体知识结合了而已。
能把握最高的层次,才有思想,才有指导,才能更好地运用方法。当然了,孩子是不能直接接受这类说教的,好老师,是把这些东西揉到具体问题里讲给孩子,,,,,,

会的题错,就要研究马虎的根源。这个就归结到基础了,顺便解决一部分基础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4 粉丝
  • 19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