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概述
孩子的正常体温会随着孩子的年龄、活动量以及一天中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婴儿的体温较年长的孩子会更高,而且每个人的体温在午后及傍晚较高,午夜和清晨较低。一般来说,我们把肛温超过38℃定义为发热,其他的体温测量方式如口温、耳温、额温等都应以38℃或更高作为标准来判断发热,而腋温的标准可能相对较低。对婴儿来说,肛温是判断发热的金标准。
发热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发热并非坏事,这是机体积极对抗感染的征兆,这时可能会有白细胞升高的表现。发热也可能会带来不适,这会增加孩子对液体的需求,心率和呼吸频率也会加快。
任何感染都可以导致发热,包括呼吸道感染如哮吼、肺炎、耳炎、流感、普通感冒和喉炎等。肠道感染、血液感染、尿路感染、颅内感染及多数病毒性疾病都可能有发热的情况发生。
在六月龄到五岁期间,发热可能会诱发热性惊厥,但发生的几率不高。热性惊厥的发作具有家族聚集性,通常会在发热的头几个小时内发生。热性惊厥发作时,孩子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里会看起来“很奇怪”,然后出现全身僵直、抽动和双眼上翻。他们还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意识丧失,皮肤颜色也会比平时略深。发作时间前后不会超过一分钟,一般只有几秒,但是对于惊慌失措的家长而言,这几秒仿佛是一辈子这么长。在某些不常见的情况下,惊厥发作可能会持续15分钟甚至更长。需要注意的是热性惊厥并不会给机体造成损伤,它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瘫痪、智力影响或者死亡,但如果发生了热性惊厥,你应该告知儿科医生。如果孩子发生呼吸困难或惊厥发作超过15分钟,请拨打急救电话。
哪一种温度计最好?
美国儿科学会不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温度计易打破,而泄露的水银若形成水银蒸汽吸入后会造成中毒。电子体温计相对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电子体温计可以测量口温或肛温。电子体温计相对于其他体温计更加准确。测量时,依据说明书操作即可。
耳温枪是另一种选择,其准确度取决于红外线到达鼓膜的能力。因此,在耳道中有较多耵聍时或有弯曲部位时会较不准确。因为这一原因,儿科医生更推介使用电子体温计。
颞浅动脉温度计也是一个选择。它的机制是测量行走在额下的颞浅动脉以测定体温。这种温度计在3月龄及以上的孩子用的最多,此外近期有研究称在3月龄以下的宝宝使用可信度也很高。颞浅动脉温度计使用很方便,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测量。
如果孩子在1岁前发生过热性惊厥,那有50%的可能性会再次发生;而在1岁后发生的孩子,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为30%。一般而言,热性惊厥在24小时内发作不会超过1次。许多家长担心热性惊厥会导致癫痫,请记住:癫痫并不会由发热引起,同时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在7岁以前发生癫痫的可能只比未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孩子略高一点点。
有一种情况常会与发热混淆,那就是中暑。中暑并不是由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暑的病因是因为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当孩子处在一个高温区域,比如盛夏的海滩或密不透风的汽车内,就会发生中暑。每年都会发生数起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绝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上,哪怕是1分钟。如果孩子在炎热且潮湿的天气里穿得太多也会发生中暑。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可能会上升到40.5℃,这是很危险的。此时需要使用湿润的海绵及风扇来为孩子快速降温,同时转移到一个较凉快的地方。在孩子的体温稍稍下降后,立即前往急诊就医。
如果你觉得孩子发热了,就可以使用体温计给孩子测体温。用手测或者使用测温带是不精确的,尤其是孩子打冷战的时候。
何时应该就诊
2月龄或以下的孩子,只要发热,请立即前往就医,以排除严重的感染或疾病。
对3月龄到6月龄的孩子,体温超过38.3℃,对6月龄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39.4℃,就应就诊。高热可能提示有严重感染或脱水,需要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否需要就医也与孩子除发热以外的症状有关,比如咽喉疼痛、耳朵疼痛、咳嗽、无诱因皮疹或反复腹泻呕吐。此外,若孩子精神状态比平时更差,也应该前往就诊。再次重申,发热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对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吃得好睡得好,也有精力玩耍,一般而言不需要就诊。但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即便孩子没有其他不适,也应该就诊。
如果孩子在发热时,突然情绪激动(表现为似乎受到了惊吓、幻视、胡言乱语),特别是曾经未出现过这种情况的时候,请立即就诊。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孩子体温恢复正常而消失,但医生仍旧会考虑为孩子做一系列的检查,以确认是否有颅内感染的情况。
发热的治疗及相关
家庭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没有不适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除非孩子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那么高热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若孩子有热性惊厥史,使用药物进行退热也无法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吃嘛嘛香,睡觉踏实同时活蹦乱跳的,就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当孩子出现发热同时看起来很烦躁或很不适的时候,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
有多种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这些药物被称为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这三种非处方药在发热治疗方面都有着等同的效果。美国儿科学会不推介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有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对3月龄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而6月龄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用布洛芬进行退热。但是如果孩子有肝脏方面的疾病,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前请咨询医生是否安全。同样的,如果孩子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哮喘、溃疡或者其他的慢性疾病,在使用布洛芬前也请咨询医生是否安全。如果孩子出现脱水或呕吐的情况,布洛芬就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带来肾脏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用量应依照体重进行计算而非其年龄(详见剂量表)。一般而言,除非孩子与同龄儿相比无体重过轻或过重的情况,在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瓶上标注的剂量往往是安全有效的。注意,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尽管这非常罕见。当发生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的时候,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等症状。
使用药物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对于所有药品,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仔细阅读说明书可以保证孩子服药时服用的是该药物的安全剂量。此外,非处方感冒药或止咳药可能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2种或以上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就可能会引发危险。因此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孩子不会多次服用同一种药物。同时,另一个基本原则:在没有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不要给2月龄以下的儿童使用任何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
有的家长会尝试使用交替疗法,即在孩子发热时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种做法非常容易造成喂错药的情况——“下一次应该给孩子吃哪种?”——这种情况便会诱发潜在的药物过量风险。因此,如果发热的孩子出现不适,选择一种退热药物并“从一而终”,使用时也应注意,要根据剂量表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并且只在孩子仍然感觉不适的时候才进行再次给药。无论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都很好,它们可以让孩子感觉舒服。如果你要改变用药剂量或者考虑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生。
请谨记,非处方感冒药和止咳药不应给6岁以下儿童及婴儿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有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6岁以下儿童而言,对治疗毫无帮助,反而还会增加风险。
治疗发热的其他建议
保持孩子房间和家中的温度适宜,同时不要穿太多。
鼓励孩子多摄入液体(水、稀释后的果汁、口服补液盐、果冻、冰棒等)。
如果房间又闷又热,放置一电风扇以保证空气流动。
发热时不需要孩子一定要待在家里或者躺在床上,他可以在屋外进行适当的活动,但不要到处乱跑或活动过度。。
如果发热是某种高传染性疾病(如水痘或流感)的症状,将孩子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孩子、老人或免疫功能较弱的人(如癌症患者)接触。
对热性惊厥的治疗
如果孩子发生了热性惊厥,请立即采取下列措施,以保证孩子不受伤害:
把孩子放在地板或床上,并远离硬物或尖锐物
将孩子的头扭向一侧,保证口水和呕吐物可以从口中流出
不要往孩子的嘴里塞任何东西,因为他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
前往儿科就诊
若惊厥持续超过15分钟,拨打急救电话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