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子系 于 2017-2-14 12:23 编辑
还是从我的公众号“吴子系”转来了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音,不是个交流媒介工具那么简单,更深的意思随后一篇帖子会讲。《小野人的故事》是原创的,送给愿意在教孩子方面花些心思的家长。
《小野人的故事》
小野人饿了,妈妈不在家,小野人决定自己出去找吃的。 小野人碰到一只乌龟,他对乌龟说,请问我可以吃你么? 乌龟看了小野人一眼把头缩进了壳里。 小野人伸手去掏,被乌龟咬住了手指头。 “啊!!!!”小野人看看被咬肿了的手指头,心想还是去找别的东西吃吧。 “咦??”路边上那坨东西是什么呢? 伸手捡起一块闻闻。“呃~~” “哦。。是块大象便便。” 没有找到吃的还摸了一手便便,小野人哭着说“呜……我要回家找MAMA” 小野人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阶段 学习单韵母
小野人的故事讲完,几个单韵母的发音就有啦。爸爸妈妈们讲到“啊”的时候把“a”写下来,讲到“哦”的时候把“o”写下来,“e”“i”“u”几个单韵母也是这样的。
注意,这个故事可不是以搞笑的方式介绍几个韵母那么简单,重点在于“!”“。”“~”“?”“……”讲故事一定要绘声绘色,注意表情和感情!每个韵母(说元音更准确)都是有性格的,它们是不同情感的表达(最初具有强大的力量,现在已经有些面目模糊) 故事里面一共出现"a""o""e""i""u"五个单韵母,拼音里还有第六个单韵母"ü",它比较年轻,是后来人造的。
第二阶段 学习复韵母
单韵母搞定以后,就可以通过拼读的方法学习复韵母啦。 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前面的音拖长,后面的音短促,例如“a—i”,就得到“ai”啦。用这样的方法逐步拼出来各个复韵母,孩子只要掌握六个单韵母和一个规则就能搞定大部分复韵母啦。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只要单韵母的发音是准确的,复韵母的发音就不是问题,“ui”和“iu”这样长得比较像的也绝不会混淆。 “ao”能不能拼出来,主要看o的发音准不准,很多人之前学到“o”的发音是“喔”,实际“o”的发音参照“哦”才准确。 不是所有的单韵母组合都是复韵母,例如“a—e”组合拼的时候会发现这两个音是没法模糊过度的,这样的两个韵母是无法组成复韵母的。这一点最好是让小朋友在拼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如果没有发现呢,退一步的方法就是把韵母表给他/她,都能拼出来就可以啦。 不是所有的复韵母都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还有单韵母和前后鼻音的组合,例如“an”“en”“ing”“ong”。 “n”和“ng”两个鼻音是来到韵母国的异乡人,人缘还不错,可以和不少单韵母交朋友呢。 3
第三阶段 学习声母
介绍声母从mama的“m”开始啦,然后可以用爸爸,爷爷,奶奶等几个称呼引入“b”“y”“n”,利用小朋友的名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名字、她最爱玩具/食物等的名称引入其他声母。一圈找下来,声母也就学的差不多了。
声母的数量比较多,还有几个形状比较接近的,容易弄混,尤其是“d”“b”“q”“p”这四个。学习这四个声母有一个方法,是用两只手和两只脚各写一个,左脚写“d”,右脚写“b”,左手写“q”,右手写“p”,一边念一边写。
嘴和手/脚一起用是一个颇有深意的方法,尤其对于看起来有点闷,反应不那么快的小孩子,父母应该把这个方法深度挖潜,充分利用。例如念诗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念,每一句都从左脚起。或者念英文的时候,每走一步念一个单词。
第四阶段 拼的练习
声母+韵母拼出一个字音的方法和两个单韵母拼出复一个韵母的方法差不多啦,区别是声母和韵母都快快地短促地念,例如“zh-a”,连续快速的念“zh”和“a”两个音,就出来“扎”了。
音调是最后加上的。 会拼以后,就开始拼的练习。 首先选一个小朋友最感兴趣的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面找一本拼音汉字对照的书。 书的要求是字大行稀视觉效果好。 慢慢拼,一天十分钟。
有一个熟悉拼音字母的好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制作拼音扑克。
准备大小合适的空白卡片,例如空白单词卡或者空白名片,由孩子来写,例如制作“b”,中间写一个大大的“b”,左上角和右下角写两个小小的“b”,就是参照扑克牌的样子来啦。
一个字母写四张。做好以后就可以和孩子玩扑克游戏啦。
最好用那些只凭花色不涉及大小的玩法,例如排火车(有的地方叫金钩钓鱼),或者自己制定规则都可以。 这种扑克从接触拼音就可以制作,学过哪个做哪个,一边做一边玩,慢慢就会攒成一套,玩法也会丰富起来。例如,已经有了声母和韵母,就可以把声母和韵母分成左右两堆,每堆各抽一张放在一起,抢答能拼出来什么或者不能拼。
Tips:小朋友学拼音建议从换牙以后开始,具体原因公众号文章第一到三篇有讲,随后也会补充在这个帖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