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万年坑:关于家庭教育/教学

 楼主| 吴子系 2017-2-14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从《小野人的故事》开始学拼音

本帖最后由 吴子系 于 2017-2-14 12:23 编辑

还是从我的公众号“吴子系”转来了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音,不是个交流媒介工具那么简单,更深的意思随后一篇帖子会讲。《小野人的故事》是原创的,送给愿意在教孩子方面花些心思的家长。



《小野人的故事》

小野人饿了,妈妈不在家,小野人决定自己出去找吃的。

小野人碰到一只乌龟,他对乌龟说,请问我可以吃你么?

乌龟看了小野人一眼把头缩进了壳里。

小野人伸手去掏,被乌龟咬住了手指头。

啊!!!!”小野人看看被咬肿了的手指头,心想还是去找别的东西吃吧。

咦??”路边上那坨东西是什么呢?

伸手捡起一块闻闻。“呃~~

哦。。是块大象便便。”

没有找到吃的还摸了一手便便,小野人哭着说“呜……我要回家找MAMA

小野人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阶段  学习单韵母

小野人的故事讲完,几个单韵母的发音就有啦。爸爸妈妈们讲到“啊”的时候把“a”写下来,讲到“哦”的时候把“o”写下来,“e”“i”“u”几个单韵母也是这样的。
注意,这个故事可不是以搞笑的方式介绍几个韵母那么简单,重点在于“!”“。”“~”“?”“……”讲故事一定要绘声绘色,注意表情和感情!每个韵母(说元音更准确)都是有性格的,它们是不同情感的表达(最初具有强大的力量,现在已经有些面目模糊)
故事里面一共出现"a""o""e""i""u"五个单韵母,拼音里还有第六个单韵母"ü",它比较年轻,是后来人造的。


第二阶段  学习复韵母
单韵母搞定以后,就可以通过拼读的方法学习复韵母啦。
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前面的音拖长,后面的音短促,例如“a—i”,就得到“ai”啦。用这样的方法逐步拼出来各个复韵母,孩子只要掌握六个单韵母和一个规则就能搞定大部分复韵母啦。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只要单韵母的发音是准确的,复韵母的发音就不是问题,“ui”和“iu”这样长得比较像的也绝不会混淆。
“ao”能不能拼出来,主要看o的发音准不准,很多人之前学到“o”的发音是“喔”,实际“o”的发音参照“哦”才准确。
不是所有的单韵母组合都是复韵母,例如“a—e”组合拼的时候会发现这两个音是没法模糊过度的,这样的两个韵母是无法组成复韵母的。这一点最好是让小朋友在拼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如果没有发现呢,退一步的方法就是把韵母表给他/她,都能拼出来就可以啦。
不是所有的复韵母都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还有单韵母和前后鼻音的组合,例如“an”“en”“ing”“ong”。
“n”和“ng”两个鼻音是来到韵母国的异乡人,人缘还不错,可以和不少单韵母交朋友呢。
3

第三阶段  学习声母

介绍声母从mama的“m”开始啦,然后可以用爸爸,爷爷,奶奶等几个称呼引入“b”“y”“n”,利用小朋友的名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名字、她最爱玩具/食物等的名称引入其他声母。一圈找下来,声母也就学的差不多了。
声母的数量比较多,还有几个形状比较接近的,容易弄混,尤其是“d”“b”“q”“p”这四个。学习这四个声母有一个方法,是用两只手和两只脚各写一个,左脚写“d”,右脚写“b”,左手写“q”,右手写“p”,一边念一边写。


嘴和手/脚一起用是一个颇有深意的方法,尤其对于看起来有点闷,反应不那么快的小孩子,父母应该把这个方法深度挖潜,充分利用。例如念诗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念,每一句都从左脚起。或者念英文的时候,每走一步念一个单词。



第四阶段  拼的练习

声母+韵母拼出一个字音的方法和两个单韵母拼出复一个韵母的方法差不多啦,区别是声母和韵母都快快地短促地念,例如“zh-a”,连续快速的念“zh”和“a”两个音,就出来“扎”了。
音调是最后加上的。
会拼以后,就开始拼的练习。
首先选一个小朋友最感兴趣的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面找一本拼音汉字对照的书。
书的要求是字大行稀视觉效果好。
慢慢拼,一天十分钟。



有一个熟悉拼音字母的好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制作拼音扑克。
准备大小合适的空白卡片,例如空白单词卡或者空白名片,由孩子来写,例如制作“b”,中间写一个大大的“b”,左上角和右下角写两个小小的“b”,就是参照扑克牌的样子来啦。


一个字母写四张。做好以后就可以和孩子玩扑克游戏啦。
最好用那些只凭花色不涉及大小的玩法,例如排火车(有的地方叫金钩钓鱼),或者自己制定规则都可以。
这种扑克从接触拼音就可以制作,学过哪个做哪个,一边做一边玩,慢慢就会攒成一套,玩法也会丰富起来。例如,已经有了声母和韵母,就可以把声母和韵母分成左右两堆,每堆各抽一张放在一起,抢答能拼出来什么或者不能拼。

Tips:小朋友学拼音建议从换牙以后开始,具体原因公众号文章第一到三篇有讲,随后也会补充在这个帖子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14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吴子系 发表于 2017-2-14 12:18
还是从我的公众号“吴子系”转来了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音,不是个交流媒介工具那么简单,更深的意思随后 ...

哎呀呀,图片就是加不上,加不上就加不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14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为什么要讲小野人的故事

我为啥要讲小野人的故事?提供一种学拼音的不同方法?不不不,那只是最最细枝末节的一点意义。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受不了现在好多东西的教法

就说学拼音,a和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有什么关系?!t跟雨伞有什么关系?!出版这些拼音挂图/教材的各位大人们是咋想的?

某天我姑娘跟我有这么段对话:

“蝌蚪能当什么标点?”
“逗号”
“泡泡呢?”
“句号”
“哇,妈妈,你这么厉害,你怎么都知道?!”

我能说啥?我啥也没说。

我倒是想了“从幼儿园到学校为什么总要用这么2B的方法教孩子呢?”

看孩子兴奋的表情大概推断,白天在学校学的是这些玩意儿,孩子也挺感兴趣。然而呢?孩子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听什么新鲜的都觉得有意思,实际上,蝌蚪和逗号有什么关系?泡泡和句号有什么关系?它们长得像么?板子往大了打,这教法严重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啊,本来能像逗号和句号的东西多了,上完这课,完蛋了,全成蝌蚪和泡泡了。

不就是举个例子打个比方扯个蛋么,能不能扯得圆乎一点?

就说标点符号,我也扯一个,注意啊,以下内容没有什么考据,纯是随便扯的,本人,非专业人士,你们看看就得了:

句号是啥?圈圈。圈是什么?就是绕回来了,结束了,所以句号表示这句话说完了。

逗号是啥?圈上打一杠。打一杠是没圈完,是半路上呢,所以逗号表示这句话还没完,还有下文。

这两个硬从造字的角度说,算象形吧。

叹号是啥?句号上面一个大橛子。橛子是又锋利又有力的东西,叹号里面有句号,说明结束了,还有橛子,表示犀利有力量,所以叹号的意思是这句话说完了而且语气很强。

问号是啥?句号加一拐弯。拐弯就是换方向,原来的方向不去了,新换的方向也没走到底,不知道到底去哪里,问号里面有句号,说明结束了,然而还有拐弯,说明并不确定,所以问号表示这句话说完了但是有疑。

这两个硬从造字的角度说,算指事吧。

反正都是扯,像我这样扯不好么?为啥非要扯上蝌蚪和泡泡?本来孩子只要知道逗号和句号两样东西就行了,现在得知道逗号、句号、蝌蚪、泡泡四样东西,还得知道逗号=蝌蚪,泡泡=句号,真想问一句what are you弄啥嘞?


2-为啥要用小野人学拼音?

因为音是有灵的

音是有灵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音就是死的。死的东西装在不断生长的孩子里面,就是异物,是结石。活的东西教给孩子像嫁接,它们会随着孩子长,孩子对它们的认识会不断加深。死的东西呢?再花哨,也就像是圣诞树上的装饰,外人看着闪亮亮,其实对树没什么帮助,多了还是累赘。

说到音的灵,就得说咒语。咒语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神秘,它很简单,就是音的组合,恰当的方式组合就能够达到特定的效果,但是简单不等于容易,咒语的难,一方面是如何组合,另一方面是将能量灌注在音上。不用着急问如何灌注,先说足够的能量你有么?反正我没有。上古的巫师应该是有的,现在谁有我也不知道。打个比方好像乐高积木,大牛能用最基本的方块搭出来个真人大小的超级马里奥,一般人的水平也就是搭个巴掌大小的房子还封不了顶。单音就像乐高方块,人家的终极用法肯定不是像我们这样组织废话,然而落到我们手里也就是能用来组织废话了。

我一直怀疑巴别塔的故事另有隐喻,如果只是大家说了不同的语言,很快就会出来翻译啊,还是可以沟通的嘛。实际上帝破坏的,可能是人类使用音的能力,或者,他把音的灵向人类隐藏了,只留下了音的形式,从此以后,音除了用来组织废话,干不成什么大事了。不然你想,以人类的能力,怎么能搞到上帝都害怕呢?音的灵的力量很可能就是强大装备。现在好了,装备被缴了,人类成了羔羊了。

巴别塔,或称巴贝塔、巴比伦塔、通天塔。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现在你问我,音的灵到底是啥?我也不知道啊,已经失传了呀。

只知道音是有深刻涵义的,然而并不知道具体涵义是啥,有用么?有用啊。

就像一个人,看起来很普通,但你知道他是高人,高人之高深不可测,意思是你未必了解人家那些高明具体是咋回事,但是对这个人你会有恭敬心,有这个心,办事情就会不一样。



编小野人的故事学拼音,就是为了以上两点。




即使不考虑音的深意,用这个故事一步一步的学拼音对孩子来说也好过背什么“t像雨伞,ttt”的顺口溜。

况且小野人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很扯,但并不是什么随便编的无厘头故事,元音最初就是用来表达情感的,我们拼音里的韵母借鉴的就是元音。

随便说几个,“a”是极度强烈的感情,世界各地的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称呼母亲都带有a的音不是巧合;“e”是厌恶,闻到臭味“e,臭死了”的e和听到噪音“e,吵死了”的e意义是不同的,因为鼻子本身就是个道德判断器官,耳朵不是,所以臭死了的e是鼻子说的,吵死了的e是心说的,说这个又扯远了。

总而言之,大家把小野人的故事用起来吧,不吃亏,也顺便转给需要的朋友吧,不麻烦。

当然,在和孩子一起使用小野人的故事的时候,不需要跟孩子讲这么多背景知识,用就是了,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知不耽误用。
学拼音一般在孩子发展的第二阶段,当孩子到了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从发育到身体成熟阶段的时候,再回头看小野人的故事,发掘其中隐含的意义,那样孩子的过去会被激活贯通到现在,孩子会在这样的贯通中获得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18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教孩子花钱还是攒钱

也没人回复,继续发我的文章,还是之前发在公众号“吴子系”上的

—————————— 寂寞的分割线 ——————————————

一般人的观念里觉得花钱是极容易的事,有钱还能花不出去么?所以涉及到金钱教育的时候,往往是从储蓄的观念开始。
其实呢,储蓄是最最简单的事情,不花就是了,储蓄没有会不会,只有愿不愿,而花钱恰恰是没有愿不愿,只有会不会的。
你说哪个更需要学习呢?

让孩子花钱的好处

吴习习通过花钱get到了这些(吴习习,故事人物,按照从前有个孩子叫吴习习理解就好了)

对数的掌握:

比较大小(爆米花要15块,我还有18块,够不够买呀);
数的分解(手链19块,我有一个十块,还得有九个一块)(一个五元和四个一元也可以的呦亲);
发现奇偶性质(十块钱可以花掉一半,十一块就不能了耶)(因为没赶上过五角的东西)
知道需求不会无限度的被满足:
现在还有54块,再贵的东西就买不了了

安全感
用我的钱买,就可以由我来决定。

孩子有钱会不会学坏?

这问题感觉和“男人有钱就变坏”是亲兄弟啊。“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个论断迎合了怨妇们的受害者心态,也让吃不着葡萄的吃瓜群众获得莫大的心理安慰。然而钱是坏的种子么?当然不是。钱只是肥沃的土地,给了坏种子发芽的机会。如果是找男人,看到地里没有杂草,别高兴得太早,先搞清是因为没有坏种子还是地贫到杂草都不长,根据我了解的人性,一般都是后者。那些担心孩子有钱会学坏的亲,你们想让孩子不要学坏,方法难道是让他当一辈子穷人?

孩子早晚会面临自己掌握一定数目的钱,就像早晚要下水似的。花钱能力的培养像游泳,小的时候不从浅水池开始,大了直接进深水多半凶多吉少。感觉小朋友需要开始花钱或者能够hold花钱这件事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零花钱了,给多少看孩子的需求和能力。

再拿游泳打比方,孩子学花钱的时候,父母应该是救生员,而不是教练员。先讲好多深的地方可以下(哪些东西可以买),最远可以游到哪儿(最多可以花多少)。定下来以后,不越界不出事就让孩子自己扑腾。

吴习习同学的零花钱规则:每个月6号领用,每月金额是年龄的平方,六岁每月36元,七岁每月49元,以此类推,节余的自己保管,不允许借款/预支提前消费,食品类需要事先请示,其他类别买完以后让妈妈看看买了什么东西就可以。

能不能让孩子随便买买买?

当年吴习习她娘在买文具的档次上很纠结呢,买的太简陋孩子可能会失落,买豪华版又可能会造成物质攀比的不良的诱导,这个程度到底怎么拿捏呢?
她娘决定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解决:妈妈提供基本版的,如果想要更花哨一点呢就动用零花钱补上差额。这样妈妈再有不用操心尺度拿捏得对不对了,吴习习会凭周围的同学都用什么、对新奇文具的渴望程度和手里的钱掂量要不要升级文具。

虽然给吴习习零花钱的初衷是这样的,然而吴习习到现在都还没花过一毛钱在文具上。她买过的东西包括一个在她妈看来简直丑到无法直视的橡胶兔子(5元)、一串戴了几天就掉色的串珠手链(19元)、一块不到她的巴掌大的圣诞树造型的姜饼(18元)、两桶爆米花(15元/桶)、两盘喂海豹的小鱼(10元/盘),其他那些想不起来的基本全是吃的,包括她娘明确指出属于垃圾食品不建议购买然而伦家表示我的地盘我能不能让我做主的的各类小零食。
多少次她娘简直要被憋死,硬生生把堵在嗓子里的“不能买/这个不行/那个好”咽回去,容易嘛。

“以后不买小玩具了,就在卖的地方玩一下好了。”(说的是兔子)
“有些东西看起来挺好吃的,其实一般。”(说的是姜饼)
“喂过两次就可以了,以后不给海豹买吃的了。”(心疼自己的钱呀,这要是花妈妈的钱,必须得每次都是”我想喂“)
这些就是吴习习从妈妈眼里”失败的购物”中获得的人生经验,算算账,43块学这些,值!


最后的两点提醒:

1-零花钱的领用需要有一个可长期执行的规则

规则的意义在于降低沟通成本,规则是客观的,不用在度量上再起争执。规则需要具备长期的可行性,已经达成,轻易不作大的变动,如果每次都制订不同的规则,那就等于没有规则。所以在规则指定之初就尽量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和增长的需要。


2-零花钱里总要有一部分是无条件的

人的安全感建立在无条件的被接纳上,无条件的接纳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能靠嘴说,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应该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我知道很多父母根据孩子的表现给零花钱,例如考试名次将决定孩子能得到多少零花钱,或者把零花钱的数量和做了多少家务挂钩。本来孩子学习取得进步或者独立完成了一些家务自然的就会产生心理满足感,这样的满足感会促进他更进一步,而把这些和金钱挂钩以后,因成就而来的满足感就被获得金钱的满足感取代了,一旦金钱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或者对金钱的刺激感到疲倦就会视这些条件为障碍而产生厌恶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ain 2017-2-20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我想的是当年你妈妈也没像你现在这么钻研教育理论,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而你最终的成果还不一定就能超越你妈妈,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21 10:46 手机浏览器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hearain 发表于 2017-2-20 16:09
我想的是当年你妈妈也没像你现在这么钻研教育理论,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而你最终的成果还不一 ...

这问题我想过,环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小的时候环境很单调,爱看书不是因为希望学知识,而是因为当时再没有比看书更有意思的娱乐了。现在我姑娘也爱看书,但是同时爱pad,爱互动游戏。环境已经变了,不能机械延续老路了。
再就是我妈妈周围的同龄人,孩子成材率不高,父母那一辈可能很多通过念书从农村进入城市改变了命运,我上大学的时候农村来的同学已经不多了,现在可能更少。说明从前苦读可能是一种有效策略,用来应对现在的环境作用越来越有限了。其他的方法也一样。
最后说说我,如果我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引导孩子上,焉知她的孩子不会成为一个比现在心理更强大思维更开阔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rain 2017-2-21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吴子系 发表于 2017-2-21 10:46
这问题我想过,环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小的时候环境很单调,爱看书不是因为希望学知识,而是因为当时再 ...

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22 11:09 手机浏览器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吴子系 发表于 2017-2-21 10:46
这问题我想过,环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小的时候环境很单调,爱看书不是因为希望学知识,而是因为当时再 ...

谢谢。您送姑娘去国际学校的那个帖子我从头到尾看了,非常赞同您的思路,也祝贺您收获了美好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hyingpost 2017-2-22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吴子系 发表于 2017-2-22 11:09
谢谢。您送姑娘去国际学校的那个帖子我从头到尾看了,非常赞同您的思路,也祝贺您收获了美好的结果。 ...

原来楼主是活的,我以为来宣传公众号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子系 2017-2-22 15:52 手机浏览器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whyingpost 发表于 2017-2-22 12:40
原来楼主是活的,我以为来宣传公众号滴。

公众号交流不方便,开个帖子寻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呢,目前看也没什么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5 粉丝
  • 14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