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宋哥的装修随笔----插播:51页,瓷砖开讲!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6-26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6-27 11:00 编辑

      总之,我家的水电,就是在没有先期的橱柜水电图纸,没有预先总体规划设计的水电施工图纸,甚至没有我本可以凭着多年经验在现场墙面临时涂抹比划图纸的情况下,仅凭着我对博士的无限崇敬,几乎完全照搬了博士家的整体水电施工方案。应该说这套方案是非常适合王博士本人的,也大致非常适合我自己的,但抄袭一定是有代价的,是要被惩罚的,最显而易见且知名的两处分别是:
一,        忘记了孙总非常豪爽的送与我的这套橱柜包含一个高大上的高柜,忘得一干二净,致使原本想法非常美好安上看着也很漂亮的的三个插座,在放置了高柜后被无情遮挡两个。(无奈之下,为缓和宋嫂怒气,急请安装师傅在后背板开孔,力保另两个插座功能不失)。
二,        为了防止放在仓库受潮,为了防止多次搬运磕碰划伤,孙总送我的那套奢华的三炉头一电磁烤箱一体的意大利原装燃气灶,是我在交房之后就拉直接到了房子里,一直包装完好的放在那里,走水电的时候我竟把它当成了隐形战斗机,别说为它单独走一路6平方线,甚至连个普通插座都没给它留,只能在橱柜安装时在后背板后面走了个插排。因有后背板遮挡,没有天天在宋嫂面前暴露,战战兢兢再次躲过一劫。当然,瞎胡混迟早是要还的,终于在冬夜里一次烤许多地瓜时,不争气的插排经不起如此大功率的烤箱,熔断了,可气的是插排质量还可以,没有太大塑料糊味儿,让我简单地误以为烤箱坏了,翻了半天原版说明书,不知所以,郁闷至极。
家是自己的,水电是自己以后使用的,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想细致了,否则,后期补救,都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还是为时晚矣?
3,很多有过装修经验的谈及水电时,往往总结为开关插座能 多留就尽量多留,原因是即便现在想不到究竟干什么用,以后入住了也会有用,肯定要比将来需要用的时候没留插座要好。年龄越大,越觉得老祖宗的话有道理,比如:凡事有个度。比如,即使是为了以后不知道会出什么先进的厨房小家电,就要在橱柜台面上留出很多插座。问题是如果一个正常大小的厨房,除去切菜、水槽、炉灶这些必须的空间占用之外,还有多大的空间来摆放这些未来的厨房小家电啊?所以,有的时候,把未来功能想象的过于复杂,并且因空间限制而常常陷入烦恼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坐下来仔细想想,是不是房子买小了。比如我家,即使我抄袭了伟大的王博士经过反复思考反复论证才出具的水电图,即使我在此基础上揉进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实战经验,即使我尽情发挥了藏在心中的所有装修绝学,最终,仍然抵不过宋嫂毫无前兆突如其来的西点烹制爱好,除了已有的烤箱,添置了面包机、打蛋器、电子秤、量杯等等等等各种形状瓶瓶罐罐一大堆,让我惊呼:难怪西方近来现代科学发达,总是包揽诺贝尔各种奖,原来他们做个什么蛋糕、饼干都跟做化学实验似的,完全不像我们做顿饭,就像我们的老中医,虽然食材无限丰富,但只要一个炉子一口锅,就能做出各种美食美味,吃嘛嘛香,包治百饿。所以你看,很多大豪宅里的大厨房、中西厨,有没有必要?有时候真的很有必要,就是咱买不起!所以,当我们总是感慨装修之初插座留少了的时候,有时候,可能,是我们房子买小了。我们不仅仅要埋怨当初插座没留够,还要多多抱怨我们买不起拥有中西厨的大房子。也是,天天再去抱怨房价,不仅仅被当做祥林嫂了,很有可能被认为是痴呆,算了,还是接着抱怨插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6-30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6-30 13:57 编辑

瓷砖开讲
      论坛日记板块两篇非常著名并有极大实战 参考价值的日记作者---低调小飞侠,曾经公然写到:到宋哥那里听瓷砖讲解,您的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耐性,因为他一定会从盘古讲起。好吧,既然如此资深的小飞侠给予了如此高大的评价,那么,就允许哥从盘古讲起,来他个开天辟地吧!

(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风呢?风呢?快点刮啊!你看这漫天雾霾的!再者说了,现在大家都用键盘打字,谁用舌头啊!)

序言
     瓷砖,无疑,属于陶瓷。
     说到陶瓷,真是胸中燃起一把火,这种感觉真不错啊。
     岂一个自豪言说!
     我们缅怀周有光老先生!更要铭记老先生的话: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
     那么,从世界看中国,中国就叫CHINA------陶瓷,瓷器。
     说道陶瓷,追逐上古,下至今日,博大精深,述无不尽。涉及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工艺、政治、人文、民俗。。。。。。无穷无尽。概括成一句话:关于陶瓷的严肃严谨的值钱问题,大家请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马未都马老师!在这里,我只负责扯淡。
......
      不管这些专家大家们说的多么的高深,依然不得不承认,自古以来,陶瓷的构成成分,都是英石、长石、黏土、高岭土等这些来自于大地的自然资源,(在此,提醒请不要去百度360,得到的将是一堆物理化学名称,如果理工男们不觉得这些个名词眩晕,那么可以继续,因为跟陶瓷有关的行业波及传统的机械制造,而且还有精密的集成电路板,还有很多辐射波长之类的科研项目术语,有兴趣有时间您就尽情研究吧)。说的再通俗一点,其实,就是石头和土,区别是先人们帮我们筛选出来了适宜于烧砖的石头和土。用来烧制陶瓷的能源也从原来的煤炭、木炭,变成了后来的煤油气、燃气、电(这个成本特别高),这些来自于地球上的传统能源。真正让人尊敬的,则是上古以来世世代代的烧制陶瓷的匠人们的世代坚守、反复试验,用心钻研与探索,终于在历朝历代,制造出了能够侧面放映社会状况、部分记录社会发展生产、诠释当时社会文化的各种工艺陶瓷,散发着璀璨的文明之光,引领着文化传承的航向。
      忙着学习别人的匠人精神的时候,其实,远不如先关起门来,先向自己的先人磕头拜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朵朵花儿 2017-6-30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写得太好了,MAR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7-7-2 10: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宋哥卖砖屈才了,好好研究下写作,应该会成为第二个莫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3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曾经,最牛的泥土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7-5 11:03 编辑

      一说到陶瓷其实就是石和土,我这民族自豪感就恩奈不住喷薄而出。
      马未都老师说,各类陶瓷都是在历朝历代社会景象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分别达到各自顶峰的,我也来扯一扯大航海时代之前我们做成陶瓷的石和土曾经是多么逼格满满的!
      我们做成陶瓷的石和土,乘坐着商船(其中就有梦游仙境的那位长发飘飘英姿飒爽美丽勇敢的船长爱丽丝的商船),飘过浩瀚的大洋,经历大风大浪之后,来到欧洲,那是被皇室公爵达官贵人们疯抢的,手捧真金白银趋之若鹜的,到手之后奉若至宝的,办个舞会开个 派对一定要拿出来显摆的。相比之下,苹果手机的饥渴营销还真的不算什么创新,想想如果赶上台风巨浪的,加上我们都是纯手工打造,货源本来就不是那么充足,真不是想有就有有钱就一定能买的到的,你饥渴怎么的?饥渴也得饿着渴着。再想想日本的什么一流产品留国内二流产品去欧美三流产品来中国,也真没什么好牛逼的,我们古时的陶瓷最好的啥时候出口了?不也是上好的进皇宫,次等的进王府吗?不入流的才允许上了商船飘扬海外吗?一些品类除了仅供皇室想在市场上流通根本没有可能,根本不允许,也远不是公司制度、合同契约什么的可以约定的,而是一旦违反,可能要斩首示众的,比如黄色。绝对的经典限量珍藏版!
      你看,当年咱们的先人们就是用成船成船的烧制过的泥土,还有从树上撸下来些叶子烘一下炒一下焙一下,就能换回来一船又一船的黄金白银,直到全世界的白银差不多都快跑到咱们这里了,他们的白银不怎么够用了,才远隔重洋不远万里屁颠屁颠跑来请求咱们花点白银,买点他们东西吧,搞点国际间的贸易吧。咱们实在不怎么喜欢他们的破烂洋玩意儿,(远不像现在,好不容易过个节休息几天,还要漂洋过海去背马桶盖),不同意,即便稍有意向,也是限制了十分苛刻的条件,比如规定多少年才可以过来卖一船之类的,他们异常苦逼地在惊涛骇浪的大海里就这么来回运了近百年也没运几船东西之后,才迟钝地发现直接抢更容易,来白银也更快,于是我们课本里的“鸦片战争”发生了,当然,到底是跟我们不一个语系,他们管这叫“贸易战争”。于是后来我们惨遭哄抢。(想到这里难免心中悲怆!遥想几百年前朱棣的神机营若在,岂能眼睁睁看着八旗子弟们骑着白马直接送死?若是郑和的船队载着神机营去了欧洲,还不把整个卢浮宫都搬回来。什么?还是打不过,跑那么老远去抢人家东西也不是咱儒家圣贤教导的,那就不去!再者说了,他们的毕加索不早说过嘛:真正的艺术在中国!不惜的要吧!)抢完了说那是历史问题,现在他们说要文明、民主、自由,很有必要向他们出口成船的草泥马。再看看川普,不知道美国人从哪旮旯里陶腾出来这么个货,居然高喊什么“贸易保护主义”,你家有钱了也学着贸易保护了?相对而言,我们的 以前比现在的你们有钱多了,我们的以前也贸易保护,后来硬生生被你丫的们给哄抢了,你还敢贸易保护?一点历史书都不看,就知道盖房挣钱娶漂亮媳妇,瞧你那点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3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朵朵花儿 发表于 2017-6-30 16:56
写得太好了,MARK

谢谢您,无论哪方面,让您有点收获,就最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3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吉 发表于 2017-7-2 10:01
宋哥卖砖屈才了,好好研究下写作,应该会成为第二个莫言

可别让我挨骂了,我的杨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5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7-5 14:33 编辑

      抢完之后,我们倒下了虚弱了贫瘠了,他们富裕了强大了发展了民主了。
      马未都老师的话,不仅适用于我们古时的历朝历代,放之当今世界,也是很准:近百年来,随着西方世界物质空前繁盛文化空前繁荣,他们的陶瓷尤其瓷砖烧制技术也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确立了当今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牢牢掌握着最为先进的瓷砖压制和烧制技术。瓷砖行业,在西方,也是在他们的社会文明发展到现阶段的高峰时,达到了顶峰。
     早几年,随意翻开一本能叫上名字的瓷砖品牌的图册,企业宣传段落里都会突出著名意大利进口萨克米压机,以此为自己的瓷砖品质背书。
     当然,西方的领先烧砖技术,也与他们历来注重室内装饰,和温饱之后大众注重审美艺术情趣有关。
     简言之: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意、西。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砖,携带着浓郁的艺术气息,饱含着复兴的文化,沾染着以人为本的生活,弥漫着爱琴海的风情,最重要的,是凭借着近二百年来的强大工业基础,卓越的生产设备,做出来的优秀产品,在当今世界瓷砖界,独领风骚,引领潮流,傲视天下。
      作为70后的足球爱好者,提起米兰,就不能不激动,当然,那不是因为米兰有个一年一度的时装周。提起博洛尼亚,也不能只为有过散发第二春的巴乔,而是博洛尼亚陶瓷博览会。可与之匹敌 的,别激动,不是佛山陶博会,而是瓦伦西亚,在西班牙,碰巧,那里也有一家球会,很厉害。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努力奋进迎头赶上,国产压机在技术上已接近意大利,凭价格之势,扫荡欧美各压机,仅留传统萨克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14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7-14 10:35 编辑

国内瓷砖发展近况
     木心先生说的深刻: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问题是在各类物资相对匮乏的昨日,没有太多相应的可供审视的对象,如何判断有没有审美?而随着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可供审视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时间的逐渐增长,各类知识不断的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审美情趣的逐渐培养,最终能不能有审美力?终其一生的情趣培养能不能提高审美力?哪怕一代不行两代,会不会终于具有了审美力?
     国内瓷砖的发生发展,正是这样的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粗陋到精致,从庸俗到雅致,从空洞无物到内涵文化的渐进之路。
     刚加入WTO时,功臣龙部长永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拿自己举例子:来自贵州农村的龙部长大学毕业刚到外交部,第一个周末单位组织去北海公园参观,天不亮就起床,不远数公里,步行来到公园门口,惊疑地发现,同事们都早已到达。正惊异于同事们路途更加遥远(因为外交部宿舍离北海公园算是近了),却更早到达,是不是起得更早?熟料众人却惊异于他为什么来晚了?回答是:起的不晚,走着来到。为什么不坐车?怕花钱。为什么不用单位发的月票?龙部长一脸蒙圈,感情月票这东西这么神奇,不是仅仅只能乘坐从宿舍到单位的那一路车,原来是几乎所有公交车都能坐!这么简单的事情,龙部长当初不知道,因为大家以为这是常识,压根就没人告诉过他,而月票上也没有如何使用的说明。龙部长举这个例子,只想告诉大家,很多人不会做的事情,不见得是智商不够,很可能主要是没见过,不知道。
     (初三那年,流行歌曲也还是那些年代感极强的铁窗悔恨型曲目。元旦,学校联谊会上,有一位小年纪的少年,用清亮的嗓音唱着:星期天的早晨我多么快活,带着月票上了汽车。。。。。。当时坐在下面的我心里顿时一团迷雾:月票是个什么鬼?)
      自古以来,我们不乏关于建筑、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审美,室内装饰方面则极为匮乏。我们参观古往今来的许多著名古迹,名人故居,发现除了桌椅板凳床与铺盖,偶见字画,真就是徒见四壁了。即便是故宫博物院,皇室寝宫里除了书画钟表瓷器摆设,就是摸都不让摸的珍贵名贵贵的无价的家具了,所以你看,《我在故宫修文物》很火,而《我在故宫搞装修》一旦出品肯定被抽。到了近代社会文化落后生活物质贫瘠的时代,无论城市乡村,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屋舍居住就不错了,谁可曾梦想过室内装饰。所以自97年房改以后,先是经历了初期的刚性刚的近乎饥渴式住房需求被满足以后,人们开始了对美的追求,发掘着内心对美的渴求,逐渐提高着自身的审美。从粗略的简单的实用的美上升到精致的繁复的艺术的美,以模仿欧式美式地中海风格为显著的年代标签,广为采用,各领时尚。近年来,随着对极简主义与中式风格的追求,则应该是反应了我们自身文化审美的发掘与提升与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嵩阳书院 2017-7-19 13: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嵩阳书院 于 2017-7-21 14:50 编辑

           农村砖瓦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大致是这样的,人工将各种土料混合,加水和泥,至软硬适中(类似制作面食),双手摁入木质磨具,成型,脱膜,置于宽敞平场,脱水晾干,然后装上小推车,送入土窑,依规律摆放后,和泥封门,点火热窑,加火烧窑,待烧成后撤火,余温散尽,破门,取砖,取瓦。
      如果实际生产真的就像我简单描述这般简单的话,那么孙少安就不会被第一个半吊子河南烧砖师傅坑的一家人差点上吊,等到另一个朴实有道的河南烧砖师傅给孙少安烧出来了优质红砖,助孙少安一举扭亏为盈发家致富。不仅让我们牢牢记住了要脚踏实地行行出状元,也让我们知道了烧制陶瓷远比向我们想象的要难的多。比如,在砖坯置于空气中晾干,如何保证不出裂纹?这就关乎土料的配比,和泥的水土比例,砖坯出磨儿时的干湿程度,都有关系。而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用现代管理方法能够写出工艺操作流程,传统老艺人,凭的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对行业的专注悟道。
      当然,这还仅仅是表面没有釉料的最简单最朴素工艺要求最低的陶制品的生产,砖坯的制作都是纯手工,人力压坯无法与现代大型高吨位压机相提并论,小推车搬来运去,更是远远比不上现在的长长流水线这般复杂快捷,窑炉是烧砖大师傅用土坯垒砌的,与现代大型自动化链条窑相差数个平台。
     虽然从生产工艺复杂程度上,表面上看传统的青砖灰瓦烧制工艺无法比拟现代瓷砖的生产烧制工艺,然而,我们万万不可因此而抑古烁金,低估了传统手工艺。因为有无数典型的例子,毅然矗立在我们的历史世界里,文化世界里,和精神世界里,比如,历经千年风雪的汉代砖塔,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宫殿、陵墓、寺院,建于经济繁荣却历经战火的两宋遗留建筑,更无需说那横亘在我们民族精神世界里的万里长城,无一不是由古时传统手工陶瓷艺人烧制出的陶质砖瓦建造而成,历经千年风吹日晒雨雪侵蚀,时至今日岿然屹立,抚摸那些明、元、清时期的陶砖古建筑,我们都似乎感觉不够久远,而反观我们的现代自动化先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新型瓷砖,即便用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室内,却常常被顾客们疑虑使用时间能不能超过十年,有很多劣质瓷砖甚至仅仅使用一两年后即开裂脱落,如此真真让我常常精神恍惚,弄不清究竟是现在复杂工艺下生产出来的瓷砖好,还是古时纯手工制作烧出来的土砖好?是现代化自动化流程化的 工艺好还是古时工匠们 的手艺好?现代管理好还是古时传统好?难怪了,近几年来,这么多人迷恋穿越、深陷穿越、热播穿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7 粉丝
  • 2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