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会飞的鹰 于 2014-6-17 12:59 编辑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的心情或可理解,但其思维逻辑却值得推敲。 养不养蚕,跟穿不穿罗绮没有逻辑上必然联系。反过来说,如果当真罗绮都穿在养蚕人身上,那么不光是养蚕人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当然了,社会的分配不公是另外一个话题。 儿子养的蚕已经开始结茧了。 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摘自《百度百科》 目睹真实版的“作茧自缚”,一方面体味蚕繁衍后代的不易,另一方面也慨叹造物主的不可思议。 可能是与同学们交流的结果,儿子讲起蚕结茧、破茧、化蝶、产卵等,头头是道,我自叹弗如。 蚕结茧后,儿子稍稍消停了些,不再动辄掀开盒子与蚕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