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Sissi在英国读小学(英国孩子的社交第一课)

 楼主| lileixibao 2013-11-13 02: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立雪 发表于 2013-11-12 11:11
孩子同学中大部分是在海外读高中的,再就是国内高中读国际部的,象我孩子读国内普通高中的非常少 ...

可以找来自不同高中的同学,做一些采访,
看看高中的经历,对他们的成长、大学的选择,以及大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最后形成一篇报告。
这是一个不错的选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11-13 02:5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本帖最后由 lileixibao 于 2013-11-13 06:36 编辑
立雪 发表于 2013-11-12 11:18
没去过英国,孩子也不在你的城市,但看了你的帖子觉得好像对英国有了些了解,感觉很亲切呢 ...


推荐一本书《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国人写的,剖析起自己来绝不留情,令人捧腹;

"本书的出版引起英国人自己的大辩论,有人认为它泄露了太多英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人行事风格背后的潜规则。不过所有人都一致同意,这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
                                                            

建议有机会来英国,看一看孩子生活、学习的地方,
会更理解他的想法和决定,与他有更多的话题,
而这本书,可能会令你对英国(人),少一些陌生,多一份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11-13 03: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儿童城英语 发表于 2013-11-12 14:14
Sissi妈:一直知道西方人很注重这个Halloween的节日,你给俺们这些粉丝科普一下呗!这个节日到底在庆祝什 ...

又给我出难题了

在万圣节前一天,Sissi的同学Pooja给好朋友带了糖。
Sissi还没进学校,Pooja就在操场门口又蹦又跳,大声招呼Sissi,
然后打开书包,show她带的糖,糖装在精美的万圣节专用袋子里。
然后Pooja又招呼Sissi身后的lily may。
放学Sissi告诉我,Pooja只给4个好朋友带了糖,
有的女同学没有得到糖,都哭了。
不知这算不算是文化的不同,
我们是拧落一群,不落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leixibao 2013-11-13 03: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GOOGLE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关于万圣节,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知道万圣节期 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璜,诸如各式鬼怪 呀、南瓜灯呀、还有黑猫以及巫婆扫帚之类;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 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k”。除此之外,你还想多知道一点吗?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 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

  一、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二、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传说:

  孩子们今天着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摆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它们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就成了孩子们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灯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以驱散鬼魂的;另一种说是鬼魂点上的烛火,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传说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Jack-O-Lantern。

  四、现在的万圣节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目,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目。
  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一直做着正面的引导: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也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架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大人应该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过程的始终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等,都是节日的装点,已全然没有骇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学生还端端在这时候会买一对南瓜或者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过分恐怖了,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制止,媒体也会令其暴光,让公众指责。

  万圣节的服装,也是万人万相,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授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比如说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别忘了扣两个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还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裤,再从背后怎么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当然服装、道具业的商人们,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学校在万圣节是不放假的。有时学校出面组织晚会,有时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每年十月间流行的习俗。如今网际网路的发达使得送万圣卡更为方便经济,有的网站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各种具有声响动画效果的万圣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费让大家使用。

  总之,万圣节已成为西方人一个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有很多人将此看作秋的结束以及冬的到来。万圣节一过,人们就开始期盼感恩节圣诞节乃至新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立雪 2013-11-13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lileixibao 发表于 2013-11-13 02:54
推荐一本书《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国人写的,剖析起自己来绝不留情,令人捧腹;

谢谢你推荐的书,一定找来看看。准备3年后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感受牛津古老、庄重、高贵的仪式和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rrycui 2013-11-13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索爱s 发表于 2013-4-18 11:56
一口气把他读好,真好,贴近我的心

一直在犹豫是在国内读完小学六年再走呢,还是直接去国外上一年级,唉, ...

有和你一样的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rrycui 2013-11-13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harrycui 于 2013-11-20 15:30 编辑

看完之后,我发现,英国的教育成本不高啊,尤其是这些课外课程,比国内便宜多了。
还有校服,国内的钱购买国外10套的。唉,让我不得不想,是不是国内教育以钱为本,国外却以人为本

我说的不对吗?我换算了啊?

有时间我说说英国的物价,真心不贵。
按£2500/月/人收入来算(这基本是本地平均工资,伦敦高),
上学免费、医疗免费;
钢琴£25/半小时;长笛£15/半小时;
舞蹈£3/1小时;足球£3/1小时;
游泳,学生免费,成人£3/次;月卡£13/月,不限次数;
食物,不贵,等拍了图片详说。


你自己算算,和国内比比!舞蹈3英镑不就相当于¥30块钱一节课吗?游泳13英镑一个月,相当于¥130块钱一个月,还不限次数,海蒂还22一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joy 2013-11-13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中国如果有哪一任教育部长把应试教育给改了,就是民族英雄。不知道还要盼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盈彤 2013-11-14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盈彤 于 2013-11-14 14:11 编辑
lileixibao 发表于 2013-11-12 20:35
Sissi的英文书写


请问SISSI妈妈, SISSI 的英文书写看起来和国内的孩子的英文书写有很大不同, 她是怎么形成这种书写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儿童城英语 2013-11-15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lileixibao 发表于 2013-11-13 03:11
GOOGLE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 ...

辛苦你了,Sissi妈!很详尽,了解了,就是感觉还是无法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真谛!云里雾里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29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