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集海参成长故事——(八)出路之3
质量的天平 2011年盛极一时的“血燕”神话,突然幻灭。8月16日,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亚硝酸盐具有很强毒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此次抽检中,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广东的“鹰皇”、“正基”,厦门的“燕之屋”、北京“庆和堂”与杭州的“李宝赢堂”等知名品牌,无一幸免。风暴并非止于浙江一地。同一天,国家工商总局开始部署全国工商系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8月22日,包括李宝赢堂和燕之屋在内的多家公司证实,“血燕在全国范围下架,不再销售”。 ——《南方周末》 亚硝酸盐超标350倍,不合格率高达100%,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品牌无一幸免......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仿佛是个荒唐的笑话。从补品到“毒品”,从延年益寿到“致癌物质”,中国高端补品市场的巨大利益已经让黑心商家丧心病狂。食品安全标准缺失,市场监管的漏洞百出,消费者对高端“洋补品”的盲目追捧……共同导演了这出荒唐可悲的闹剧。 其实燕窝鱼翅雪蛤等所谓补品的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这次因为无良商家追求暴利,用致癌的亚硝酸盐制造血燕才会穿帮。从科学成分说,燕窝营养价值不如鸡蛋。而2008年对香港市场的抽查表明,80%的鱼翅中含有高含量水银,最高含量为允许量的4倍。烹饪和浸泡并不能去除燕窝鱼翅中水银或其他重金属的毒性。香港法治严厉监管规范,但也禁止不了有毒的燕窝鱼翅。究其根本,是消费者不明真相,盲目进补,需求旺盛,而对其中的科学道理知之甚少,让黑心商家钻了空子,占尽便宜。 燕窝鱼翅如此,海参呢?作为同样价值不菲的高端补品,海参市场也暗藏猫腻,特别是利润最高的干参产品。长时间以来,消费者一直认为干海参越黑越饱满越好,因为市场上的干参都是这样的,商家也是这么宣传的,事实则不然,半岛晨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披露,为了让干海参看起来好看,并且个体重量增加,不法商贩用糖、墨、锅底灰,甚至其它有害健康的物质加工包装海参,而真正纯粹的淡干海参是灰白色,外型干瘪,看起来并不好看,且成本高出很多。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全国已经明令禁止销售“糖干海参”,这些穿着漂亮糖衣的干参逐步黯然退出市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海参品质仍然良莠不齐,但至少问题得到了社会关注,社会的关注越多,消费者的利益越有保障。 “零添加,纯手工”,在本草集海参品牌的创建之初,这个理念不过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卖点,而当看到补品行业的乱象层出,商家道德不设底线,令人发指……这个理念成为责任,成为坚持,成为使命。这不是自命清高自我吹捧,补品行业本该如此,补品失去最本真的保健价值,如同人丧失良心,存在亦无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更多地了解海参,更直观的鉴别海参,我们选择了最笨拙也是最直接的展示方法。如果您来到本草集海参店,您会看到柜台上摆放着的天平,体积较大的淡干海参反而比体积较小的糖干海参轻,通过“质量”的对比,“质量”的优劣也显而易见;你还会看到墙面上的一串照片,那是海参自然晾晒15天的加工过程实拍,真实地体现本草集海参从半干到淡干,参体在颜色、体积、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对待每一位进店的客人,我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因为,让您知道真相,是对本草集负责,也是对您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