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中考后,另辟蹊径

一艘帆船 2011-9-6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女儿初中同班同学有5个走了这个路径。另一个班有649分的也直接去了风叶铁锚 发表于 2011-9-6 15:11


你说的那个649的女孩最终并没有去枫叶,她妈妈在纠结一番后还是选择去了24.但不是国际班。
出国的路有很多,枫叶、国际班都是一种选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包括那个女孩)选择在普高一边接受高中教育一边考托福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铁锚 2011-9-6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你说的那个649的女孩最终并没有去枫叶,她妈妈在纠结一番后还是选择去了24.但不是国际班。
出国的路有很 ...
一艘帆船 发表于 2011-9-6 16:04

偶,看来是的的信息不准了:P,见笑。这又引出了我的另一个话题:24中等公立高中是同样可以达到出国读本科的,只是道路相对曲折些,毕竟那个平台上的大多数的同学在冲击着国内大学。

语言能力也会有差距。
从国内公立学校出去的很多托福、雅思高分的学生出去的第一年并不能适应国外的大学授课,甚至听不懂,要用录音笔辅助听课,很辛苦。课堂的模式也需要适应。
我女儿未来的高中三年将是提前适应国外教学模式、教材、适应老师讲课的三年,开学以来,除了语文课和中国历史课以外(三年后同期发国内、外籍两个高中文凭),全是外籍教师上课,包括体育课。。。
我曾经在大连的教室里听过10年级下学期的社会课,外籍老师正常语速授课,当时在讲殖民地方面的东西,学生讨论热烈,回答问题英文流畅。。。。相信公立高中在这方面是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我坚定送女儿到国际学校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lzhixing 2011-9-6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现在的枫叶如何我没亲身经历,但是部分在校学生的反馈却是很不好的,如果只想出国又义无反顾,可至少也是一条出路。但是要和24、育明比还是要差很远的,硬件、软件、学苗、学风等资源差的不是一般,英语的差距微乎其微,出国后加把劲很快就补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lzhixing 2011-9-6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别忘了,至少近10年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身边有太多的人虽然获得了那边的身份,又回到国内生活工作的。你能保证孩子就能只在那边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梅子爱生活 2011-9-7 08: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我老公一朋友的儿子也是今年的中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报考大一中没考上,最终也选择了去枫叶。
看来对枫叶的选择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选择,而有的人却是不得已而求之。
不管是枫叶也好,国内的高中也好,要看孩子的定位是什么?对于18岁的孩子来说,对自己未来的把握不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家长的选择一定是慎之又慎。不管选择了国内高中还是“国外”高中,都是得失并存的。
这时候都巴不得自己有穿越的本领吧!: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黑小黑 2011-9-7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楼上穿越看多了吧,呵呵:D: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梅子爱生活 2011-9-7 09: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楼上穿越看多了吧,呵呵
大黑小黑 发表于 2011-9-7 08:59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铁锚 2011-9-7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现在的枫叶如何我没亲身经历,但是部分在校学生的反馈却是很不好的,如果只想出国又义无反顾,可至少也是一 ...
dlzhixing 发表于 2011-9-6 22:56

客观地说,而24门槛高,聚集全市的尖子生,三年后高考齐刷刷地成功那是毋庸置疑的。国际学校目前仍具备部分家境良好的“差生的收容站“的功能,而这部分差生导致了学校的负面口碑,也有翻墙出去上网的,抽烟的,被劝退的;参差不齐是客观的。但学校恪尽职守地进行着管理。

我女儿暑期的语言强化班20天后进行了考试,学校根据成绩分ABC三个等级的班别,将配比不同的课程分布,完全是根据个人的成绩来分,不用”找人儿”(找了也没用,C级水平如果进了A级班也听不懂后面的课,自己遭罪)。女儿很自然地进了所谓的“小班儿”,班上都是好学生,自习课时一点动静都没有,同学的素质也都整齐了,和分班前的班有明显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lworld2010 2011-9-7 10: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铁锚 2011-9-7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别忘了,至少近10年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身边有太多的人虽然获得了那边的身份,又回到国内生活工作的。 ...
dlzhixing 发表于 2011-9-6 23:01


我们都在中国这部高速运行的高铁上,的确很高速。。。。短斤少两地吃着各种各样的化工食品,住着高价房,交着几乎没回报的各种税,养着世界上阵容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参与同时也忍受各种潜规则,从学校到医院,从商业到官场,从军队到地方,从明处到暗处。。。。不得不天天喊着河蟹。

我只是给女儿多一条选择的路,多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1 粉丝
  • 9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