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我的儿子今年初三,学习努力,性格开朗幽默。除了文化课成绩优秀之外,钢琴弹得也不错,已经通过了业余组八级考试;还会打网球、乒乓球,溜冰也是行家里手。应该说,孩子的发展比较全面。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高兴,也愿就孩子培养方面的话题与大家交流。
现在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孩子的交流对象只有家长,生活的天地比较狭小。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地沟通?这是一门艺术,很值得我们家长去研究。我们的做法是:
一、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我们做家长的都会问一句: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这样一句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也是我们相互交流的一个“引擎”,使孩子打开“话匣子”。孩子平时学习比较紧张,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与他交流。就餐时间是我们交流的机会。餐桌上,我们边吃边聊,孩子会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一一道来,我们家长认真倾听。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家长能帮助解决的及时解决。如果家长不能解决,就鼓励孩子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在谈话中,我们也发现孩子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有时爱钻牛角尖。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与他交换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帮助他走出认识误区。如果孩子哪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我们不去埋怨他,而是问他:这次考试哪儿没有考好?是马虎了还是没有弄懂?帮他分析考试失误的原因。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他的朋友,有什么事都愿与家长沟通。我们在餐桌上交流的内容也很广泛,除了学校的学习、活动外,时事、历史、地理也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今年3月份学校组织了一次国学知识测验,孩子回到家中高兴地告诉我们他和班里的另一位同学的了最高分,还说他所知道的好多都是平时姥爷讲的。他将平时的点点滴滴知识积累起来,汇成了知识的河流。从中看出,孩子是一个有心人。他就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知识。
二、注重学习,创造学习型家庭氛围。
我们家中,书占据了不小的空间。在孩子读小学时,我们为他买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小科学家丛书》等等,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在他稍大一些的时候,我又为他买了刘墉作品集,鼓励他“创造自己,超越自己”。当孩子上中学以后,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难题,我买了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如《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习与孩子相处的艺术。这种心理丛书原准备买给我们家长看的,结果孩子自己拿过去看。我们也没有阻拦。我想这样也好,有利于孩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
三、注意家长会后与孩子的交流,注意赏识教育
我在开家长会时,首先会准备一个专门记录家长会内容的本,所记内容要尽量包括每一位老师的话和所有信息。开完会回到家,先向孩子介绍家长会上都有哪些人发言了,概括一下发言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家长会的全过程,说说班主任表扬了哪些同学。如果自己孩子受到了表扬,一定要重点加以肯定。
通过参加家长会,我感觉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并通过家长会,将赏识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记得三年前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往往点名指出某某学生考试成绩差,使家长感到难堪。也会听孩子回家说某某老师在课堂上批评某某同学做得如何不好,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而现在,老师将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单单独发给学生家长而不再公开。家长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既指出孩子不足,也指出孩子在某个方面的长处。现在学校的家长会也比以前开得及时,家长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老师的要求。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为此付出了更多的辛苦。班主任老师每周都给家长一份交流单,将各科的学习要求、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课需要背诵和默写的内容写在上面,便于家长监督、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将孩子在本周的学习、考试和纪律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四、与孩子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活动
我们希望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同时要全面发展。我们鼓励他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文化节活动以及春节联欢会等等。通过活动,可以使孩子得到锻炼,善于展示自己,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作为家长,也尽量和孩子一起参与这样的活动。比如去年的班级春节联欢会上,孩子与另外几名同学演出了小型话剧“威尼斯商人”。该节目获好评并入选参加学校的联欢会。我的儿子在其中扮演“法官”这一重头戏。为了演好这一角色,孩子回到家里反复练习,熟悉台词,并让我给他当陪练,扮演其他的角色。我们一起切磋、练习到晚上十一时多。练习结束后,孩子夸我说:“妈妈,你还挺有表演才能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我们母子的沟通与了解,增进了我们的感情。
以上所说的都是一些成功之处,但是我们也有一些担忧、挺伤脑筋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如果学校作业留得多,他就抓紧时间写作业。如果作业留得少,只要一有时间,就在家玩电脑、玩游戏。对于电脑,我不想把他限制太死,允许他适当玩一玩。但问题是,他一玩到兴头上,就流连忘返。比如有一次周末在网上下棋下到很晚,影响休息。假期从同学那儿借来游戏光盘,坐在电脑前,一玩就是2个小时,得反复劝说:“休息一会儿吧,别把眼睛累坏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电脑。我们还为此发生矛盾。这个问题我至今也不知怎么解决,想向各位老师和家长请教良策。
[ 本帖最后由 金卢 于 2009-12-21 20: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