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那点事儿,逆向思维想想,大家都往一个地方去抢资源,能抢得到吗?
比如,长春路医院眼科就一个马教授牛,你去找他能找得着吗?
买个小学区房,再租个房子,就能上好大学了,这不是可笑吗?
了解学区房,首先搞懂的是,大连重点高中的录取规则:统招30%,指标70%(按人数比例分到各学校)。
统招30%是雷打不动的,指标70%到校有的学校全部吃掉,有的学校会剩下一些,这样学区房没抢到指标的,就吃到了,叫统调。
在重点高中里,只有二甲24和育明超强,8中和辽附就很一般了。
学区房里,特是嘉汇、9中、格致很多家长是冲着2甲去的,24中一报到底的太多了。
在上面的规则和现状条件下:录取的几个档次:
1、统招:全大连学生都在抢24、育明的300个统招指标。当然嘉汇、9中和理附抢得最多了。
8中还能吃到一些二流的尖子,但统招分比24和育明的统调分都低。
买学区房的,哪个家长敢说让孩子走24和育明的统招?
2、指标到校
指标到校是学校内的学生去争。80中分的指标最多,但80中的学生也多啊,在外面补课也多啊,抢不了前2甲统招的,都要在校内抢那前2甲的指标。80中的成绩比甘区其它普通初中的成绩高多了,所以学区房内校内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楼主说得很明白,成绩高多数是在抢校内的指标。
3、统调
以前学区房的优势在于抢统调,就是那个35分的差。
2016年以前,抢别的校剩下的指标,学区房都乐些不疲,能抢到一些,这是学区房的优势。
2017年开始,甘区普通校也重视学习了,结果呢,统调指标在6甲以后比统招还高,就是说抢到太难了。
从2015年开始,抢统调是越来越难了。而以后的发展趋势是,统调基本上抢不到了。
所以,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学区房未来的出路,一是抢前2甲统招300个名额;二是学校内抢70%分前几甲的指标。
至于小重点都不用考虑了,连东财都上不了,未来还有出路吗?
买学区是聪明还是傻子,自己去评判!
不懂这个逻辑的,张嘴把自己吹上天的人,吹自己是高大上的人,醒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