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吧(65)__德充符(德充物自合)//
1.孔子说:处于无假借等待而不随外物迁移,能顺着万物的变化而执守万物的枢纽
2.孔子说:不关心耳目所喜欢黏着的声色,而让心逍遥于仁善之调和.看万物相同的一面而不看有丧失的一面(非分裂的而是整体)
3.知无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4.期待奇异诡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以此为限制桎梏
5.仲尼曰: 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交付国政),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多才而天性纯然)而德不形(不显露)者也
6.事变命行,二仪万象繁杂众多,虽至智犹不能测度.
7.不可以让事变命行来扰乱吾人中和天和的本性,不可以侵犯到内心.
8.虽遇变故,要让内心能和柔安逸而喜乐自在
9.日夜无中断,随临万物而能保持春和仁和之生气,是接物而心能与四时推移.
10.内外一切不扰吾人天真自然仁和之生气,亦即以天和中和之性接物而能与时推移,随遇任化,时中调和,怡然自得.这即是才全.(才智全具能推运万物)
11.孔子说:平是水停止最平衡静止的状态, 可以为我们所效法. 内心保持而不受外在所摇荡. 德是完成圆满纯和的内涵. 德不形者纯和涵养自然而不着痕迹,万物自然合一不离.
12.形残,更可把生命用在切要点上
13.郭象:无情至平,故天下取正焉
14.能平才能正心,行之才能智慧平和,自然不显.
15.真正之忘,是忘记了不该忘记的__天真德行
16.天养__大自然之养,在群于人而无情,在天真德行,无知无约无惠无技.
17.无情者,言人不以好恶(能正心)而伤其身,常依自然而不益生(人为增益)
18.道(调和仁和...)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