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830514 发表于 2013-2-19 09:11 
下面是我在别的帖子里写的东西,粘贴过来,大家一起看
------------------------------------------------- ...
年轻人,有见地,很喜欢!我也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儿歌三百首,它就是儿歌三百首,它不会突然变成大日如来经。它的目的是师父让玄奘一直保持纯善的心,至善则无畏,无畏才可以历尽艰难险阻,才会证悟。差一点,差的是玄奘,对善恶情仇看的太重,拿捏起来,放不下。当尾声被悟空拔头发,杀爱人,大骂佛祖,质疑佛祖的时候,才彻底放下一切。成就金身罗汉,是心变了,才会把儿歌三百首看成 大日如来经。
2.真善美不是 李X的专利,或者发明的。他是佛教传承的一种特质。就好像你见歹徒拿“刀”行凶,但你不能让所有天下的人都不用“刀”。广电对这点问题的态度应该比较明了
3.星爷用魔幻,恐怖做披风(3D制作的特效),用无厘头的喜剧做血肉(那些晃瞎人眼的配角),用佛陀的大爱,纯善作为骨架(主人公的求佛,解脱之路)这个电影的丰富感就会吸引那么多各层次眼球 。其实星爷就是想让妖怪就更有妖性一些
4.黄渤的演技,很公认。他最近参演的电视,电影口碑反应都很棒。他也是懂得思考的艺人。文章出演的角色是 玄奘,本就不该 喜怒起伏那么大。否则何以入定,得三昧
5.从整体逻辑上来理解,玄奘追求布满荆棘的解脱之道,直到顿悟的瞬间,那是见证伟大的一刻,没有一个震撼的佛教象征性的场景匹配,在情节宣讲上是不合理的。没有人可以强调佛教的力量。星爷虽然在讲一个美丽的故事,但他肯定不信佛。另外,宇宙不是任何人任何宗教主宰的,佛教只是在宣说宇宙的道理,契合了理就和宇宙契合。不是主宰谁,控制谁,当第一。
6.孙悟空的形象,见下面的摘录:
“八十八佛忏里有斗战胜佛,但不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悟空是小说里的人物。佛陀授记其他人何时成佛,但并不是封赏,小说里把佛教描写得过于狭隘与宗教化了。所以,好多大德高僧反对看《西游记》。这也是我虽然爱看西游,但不主张以此来推断佛教的理由之一。玄奘法师确有其人,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但是,至于行者悟空是否真的存在,还有很大的争议。孙悟空可能有其人,但是有可能与印度的猴神相融合才创造出了小说中的主人公。猴神在印度教里地位很高。但这不等同于就是斗战胜佛。再说,斗战胜佛并不是在娑婆世界成佛,与孙悟空就更扯不上一点关系了”孙悟空那么能打,是有渊源的,原著作者可能是把修成正果的猴子-----斗战胜佛的影子揉进去了。唐僧----陈玄奘,被誉为佛教里的十二世“金蝉子”转世,这也是为什么妖怪都想吃他的原因------不用自己修行,长生不老啊,貌似是修行的“捷径”。现代年轻人不理解这么一个看似“窝囊废”的执着二B青年,怎么可能用一颗“真心”去实现看似不靠谱的神话?佛教古老大智慧,不理解不要紧,抱一颗尊重包容的心,有明白的一天。西方的“阿甘正传”,我们怎么就不觉得他的故事不靠谱?还很振奋人心?我们听到越悬越复杂的道理,越觉得难接受,越难信服;简单的,好理解的,就相信了。
佛陀教化人的时候,都是根据不同根性的生灵教化,不会让所有的生灵用一样的方式开悟,不会让所有的生灵都去学救助众生,不会让所有的生灵去学降服妖怪,也不会让所有的人学登坛讲法的
http://user.qzone.qq.com/8226927/blog/1361054880#!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1054880
http://user.qzone.qq.com/8226927/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1149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