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陈洋是很多现实问题都没必要去想。陈洋家境普通,也不算困难。而在专业队打球的运动员,不能大富大贵,但也总算三餐无忧,“基本上不会有生活负担,爸妈当时让我出来打球,也是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实现抱负。”陈洋说。 一份够糊口的薪水 年薪普遍不超过10万元 在专业队的生活谈不上清苦,但也相当简朴。每年,男排队员们参加联赛两个多月,全国锦标赛一周,再加上一些邀请赛和对抗赛,总共要打约30场比赛。没有比赛的时候,广东男排都集体在广州二沙岛体育训练基地训练,基地包吃包住,也管理严格,这也是不少家长愿意送孩子练体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锻炼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小孩当运动员,这跟送去当兵是一样的,小孩子都需要磨练。当运动员经历会比别人多,走上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也比别人更强。”目前担任广东男排领队的曾纪系是现身说法,身为一名父亲,他也让儿子去练体育,不过,儿子并没有追寻爸爸的脚步投身男排事业,他练的是前景更好的篮球,如今,他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 相似的案例还发生在国青队的亚洲最佳二传手毛天一身上。毛天一是目前广东男排的当家小生,读初中的时候,就被广东队教练杨立群相中,从吉林带到了广东。“我更喜欢打篮球吧!”憋了很久,毛天一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句真心话。与陈洋一样,毛天一刚开始打的是篮球,只是出于升学的考虑,他15岁才改练排球,并且背井离乡来到了广东。 中国男排主力副攻边洪敏[微博]与中国男篮替补队员丁锦辉曾是体校的同学,后来,边洪敏被排球队发现,多方做工作后放弃了篮球,投身排球项目。如今,边洪敏一年总收入不超过10万元,而丁锦辉一年下来,收入200万元起步。 男排队伍使用招聘制度,国家排管中心每年会给全国各俱乐部拨付一定的比赛经费约40万元,队内教练和队员的收入则主要来自排管中心每月统一发放的工资。据介绍,队员的工资根据运动年龄和成绩确定,广东男排普通队员目前每月工资收入约2300元,加上一些赞助补贴约1500元,总计月收入约4000元,部分国手或球队绝对主力,每月收入也不过5000多元,男排队员一年的总收入普遍不超过10万元。 所以联赛就是队员忙创收的时期,普通如广东男排这样的队伍,赢一场会有2000-3000元的奖金收入,阔气如北京汽车那样的企业,每赢一场创收能达到6位数。 由于老场馆翻新,广东男排本赛季将主场从台山搬到了从化。从化的场馆是2010年亚运会新建的比赛场馆,从化市体育局也为联赛努力推广,每场比赛都通过赠票组织到过千名观众观看。不过同样是出于联赛推广考虑,大多球队都将主场设在交通不便的二、三线城市,球队不断在主客场间来回折腾。两个多月的联赛,两个多月的折腾,即便把所有比赛赢下来,大多数俱乐部的奖金创收都不超过25万元。 能发出6位数奖金的北汽男排已相当于中国男排界的广州恒大[微博],但一年投入球队的经费不过600万元,这只约等于恒大男足两场中超[微博]比赛的赢球奖金。除了北京、山东这类请外援的球队,目前男排大部分的球队一年仅需150万- 200万元的运营经费。哪怕如此,广东男排本赛季的联赛赞助费也至今未完全到位。 一颗安住的心 满不满意,看跟谁比 “满不满意,那要看跟谁比。”谈到收入和生活水平,毛天一的说法代表了大部分男排队员的意见。“我们跟足球、篮球是比不了的,三大球中确实最差,但要对比重竞技类的项目,我们就算不错了,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三四千元一个月的收入,在目前的物价标准上固然难以让队员满意,“每个人都会有想法,尤其是年纪大了,有的队员会开始想很现实的问题,比如退役以后怎么办,想谈对象、想买房子,但这样的收入显然是买不起房子的。”曾纪系说。 但曾纪系也认为,运动员性格上有优势,“大部分运动员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思想开拓,退役以后转行都不是太难。尤其是排球运动员,起码在身材条件上有优势,出路相对很多项目来说更多一些。”许多排球运动员在退役后都被公安系统收编,正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身材条件和体格,“一般人去考公务员很难的,但公安系统会比较好进。” 基层贫瘠、学校不重视,缺乏政策倾斜,场地、身材、技术各方面要求高,全国仅余几千人的项目群体……种种条件制约,让中国男排一直给外界低迷破败的印象。不过,这是一座微妙的围城,外界不看好,城内的人却朴素地保持着乐观,“我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在慢慢往上走的,没有在衰落。”毛天一说。 满不满意,还真要看比较的对象。毛天一说,他小时候并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只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如今,在排球圈中走一遭,这样的目标愿望也没有变得更远。他们从未跟另一个平行时空的足篮项目比较过,职业化,不敢想,也没法想。 因为种种条件制约,让中国男排一直给外界低迷破败的印象。不过,这是一座微妙的围城,外界不看好,城内的人却朴素地保持着乐观。 南都记者 丁淑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