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大盘股的第一次大行情:1994年8月,在三大策刺激下,在20 多天的时间里,沪市大盘上涨近2倍,而大盘股则上涨3、4倍之多,如上海石化从7月29日的 1.25元涨至9月9日的最高3.49元,马钢从1.23元涨至最高3.65元,金杯从1.59元涨至最高4.60元,华药从1.59元涨至最高5.98元,走势远远强于大市平均水平,久被压抑的国企大盘股的价值第一次被市场认识,“大盘股革命”之说由此发端。但在冲高之后,大盘股的回调速度也快于整个大盘的下跌速度。
低价大盘股的第二次大行情:1995年7月到10月, 以往倍受冷落的低价大盘股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明星板块,尤其H股板块涨幅惊人,其平均涨幅是浦东板块的5 倍多。上海石化从6月30日的1.98元涨至9月22日最高3.42元,马钢从1.78元涨至10 月27日最高2.78元,华药从2.54元涨至10月底最高4.25元,均有一倍以上的涨幅,而此间沪市大盘仅有20%多的涨幅。
低价大盘股的第三次大行情:1996年初到1997年5月份的大牛市中,石化从 95 年12月29日的2.31元涨至96年12中旬最高8.73元,华药从2.98元涨至97年4 月下旬最高9.85元,马钢从1.94元涨至96年12月初最高5.60元,其涨幅均超过两市大盘的涨幅。
低价大盘股的第四次大行情:1997年7 月中旬仪征化纤率先拉开大盘国企股重组的序幕,股价从3.80元上涨到9月初的7.46元, 同时也带动其他大盘国企股的上扬,石化、华药等也有70%左右的涨幅,一批大盘股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上扬走势。
低价大盘股的第五次大行情:在2000年的大牛市中,低价国企大盘股更有不俗表现,从2000年3月到2000年8月,国企大盘股光芒四射,成为行情的主流,马钢股份充当了急先锋。该股从3月15日的2.83元启动,到4月26日最高涨至6.36元,实现了股价的翻番。马钢一马当先,上海石化、华药、东风汽车、扬子石化、鞍钢新轧、首钢股份等低价国企大盘股紧紧跟进,钢铁、化工、纺织、汽车板块轮番走高,股价交替上扬,成为3月——8月主流热点。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行情之波澜壮阔、此起彼伏,令人难忘。其特点一是行情的启动主要源于大牛市的大背景,同时与钢铁、化工、能源、纺织等传统行业景气度的回升有密切关系。二是大牛市,大行情,表现为涨幅大、时间长、范围广,2000年十大牛股中,低价国企大盘股竟占有多席,这是前所未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