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大连银给外地人的感觉是:
优点明显,口碑好:心眼好,对人热情,喜欢帮助人,大多数不磨叽。
不足之处是:爱显摆-尤其是女同志,好面子-男女皆宜。
不同地方人的性格的养成都是有底蕴的啊,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早一夕就能改变的啊。
大连人好面子这也难怪。大多数大连人都是当年从山东飘过来的,这里气候不错,地也可以,旱涝基本保收,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因此早期过来的山东人就在这个小鱼村子里过下来。
至于我们看的电视里演的网东北去的那些山东人的闯关东,那都是因为这边大多数地方被占领了,只好北迁。
大连人在骨子里还是山东人,但在这边过下来了,加上其他因素,所以又行程了自成体系的性格特点。
主要有以下些方面,当然性格的养成往往是诸多因素的综合。
首先吧,每年过年都要回山东老家过年,回去总不能让人家看着卡呼呼的吧,就穿好点,给人看着舒服啊。串亲戚也得要要面子,咋也得带点拿得出手的礼物吧。
所以平时省吃俭用的,回去大包小卷子的,貌似衣锦还乡了啊。
另外过年回去,总不能跟别人诉苦吧,有道是:过年死个驴不好也好,不能影响人家过年啊。所以就要说过的很好之类的话啊。
另外要好面子,不能让人家觉得日子过得紧吧。见到谁都要表现一点面子啊,就说过得很好啊。
另外,出来了,回去时总要显摆显摆见了世面了啊,不能说还是村子啊。
但毕竟还是在村子里长大的,不像人家海城、辽阳等地发达,缺乏商品经济,谁家有什么菜想吃就拔几颗,我家有的你也随便取,最多就是不熟悉的来个以物换物,很淳朴的农村生活,因此大连人的性格热情、爱帮助人,不怎么计较。
所以逐渐地优越感越来强烈,总不愿意听不好听的,总愿意吹胡自己如何好如何好的,这就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啊。
等等。
日积月累,经过多少年就养成了一个“苞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的性格啊。
一孔之见。另外矛盾的普遍性并不能掩盖矛盾的特殊性。
地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