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说说建材的采购
抽油烟机(脱排)和燃气灶
我第一个买的是油烟机和燃气灶。我想对于大多数装修的同学来说,对于此项的选择最为省心,因为很多参数你想弄也弄不明白,商家宣传的各种概念,你几乎也没办法搞懂,听了就信了,之后还是根据外形选了一款(很多同学不知道脱排是什么,脱排就是吸油烟机的另外一个说法:D :D )。
油烟机-侧吸还是顶吸?
首先选择油烟机时你要确定的是自己想选择侧吸还是传统的顶吸。
侧吸的油烟机也有年头了,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市场的新人,有很多新的概念和所谓的专利。侧吸的宣传主要在油烟洗净度方面。
我对于商家的宣传,首先会持有不信任的态度,不能商家宣传什么就信什么。不过通过小小的研究,发现对于油烟净化的处理,确实在国内外都是有专门研究的(大学化工专业),当然不可能是为了咱小小一个油烟机,但是起码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不是学化工的,但是可以认定商家起码没有100%的胡说,具体科技含量多高无法确认。
我并没有选择侧吸,理由很简单:对于我一个上班族来说,工作日在家只有晚餐一餐,而晚餐这一餐也可以说不会是煎炒烹炸吃顿大餐,无非炒两个青菜,偶尔一周可能有1,2天做点复杂的菜。仅此而已。 其实对于大部分上班族年轻人来说,这是共通的情况,但是当你人站在商场,面对琳琅满目 造型时尚到怪异的吸油烟机时,似乎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大厨,对吸力 吸净率有了苛刻的要求。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吸油烟机的利用率到底能多高?
如果我为父母选择一套吸油烟机,我一定会仔细斟酌,因为厨房对他们来说利用率太高了。可是对我自己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很高要求的电器。

好,没有选择侧吸,传统顶吸别以为就简单了。首先现在选择中式的人少了,因为难看,选择欧式的多一些。可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吸油烟机,不同的商家有各种不同的概念。
方太的商家会告诉你,油烟机没有用坏的,都是常年洗,洗坏的。对于方太来说,号称每一款涡轮风扇都经过调试,因为要保证它旋转起来不会偏。虽然我认为有点夸张,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而由于现在商家都在宣传的油烟分离,方太的商家会告诉你,他们的油烟机根本不需要以前那种整机拆洗。
老板的商家会告诉你,他们的产品是后免拆洗,也就是说自己就能动手随便拆洗。
关于现在的所有商家都会炒作的:油烟分离。
商家想说的无非是把油更大程度的留下,而不会挂在涡轮风扇上,油被留下了,空气被带走了,油烟分离。用一些经过设计的滤油网一定会将一部分油留下。你就是自己挂个铁丝网在上面也会沾上很多油。这个网,在油烟被吸入管道的过程中,与过滤网接触(碰撞)的次数越多,几率越高,油就会更大程度的被留在网上。只是,过滤网对吸力一定是有影响的,原理也很简单,在你洗东西时有一个网子挡在前面必然不如没有这个障碍。
我逛完这两个市场上最有名的商家以后,基于他们完全几乎完全相反的产品理念,我得出自己的结论:本来吸油烟机就不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里面更多的东西是宣传和广告。而一个小小铁皮裹着一个涡轮风扇的东西,竟然可以达到一台个人组装PC的价格。两者的科技含量无法相提并论而价格却相差无几。小家电利润高,似乎是一个共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厨卫电器的产品如此众多。这是一个行业准入门槛低(像冰箱 彩电,不是你随便组装就能组装出来的)而利润高的领域。
关于西门子
我感觉买西门子除非你对这个德国品牌情有独钟,否则,不如买国产的。因为中西烹饪方法不同,一个主食是香肠和猪肉的国家的产品怎么想也不如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好。西门子涡轮风扇进口,整机国内组装。褒贬不一,我有个用西门子的邻居就说:千万别买西门子的。也有人对西门子生产的任何产品都大加赞赏。
说说吸油烟机的按钮:
这是个小东西,但是很重要。个人推荐大家用机械的按钮。虽然电子的看起来更美观,感觉也更高级,但是只要是有电路板在里面的东西一定要比机械的容易坏,电热水器 洗衣机都一样。只是后两者由于功能的需求只能要电路板的,可是油烟机,无非调个风挡而已,功能过多的电子板是给自己造成出故障隐患罢了。
说说我的实地考察:
我一个朋友,某品牌套餐,5000元左右,不是顶级但是也绝对不能说便宜了。什么超强吸力 油烟分离,一样也不少。结果,我去他家做饭吃,炒个鸡蛋,弄了满屋子油烟。虽然因为用电磁炉,对油烟机不是对的很准。但是之后再去,当对准以后,厨房也从来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清新的情况。所以,在商场里你看到演示的什么吸力演示需要打个折扣。
燃气灶
市场上燃气灶的材质主要是不锈钢和钢化玻璃。衡量燃气灶,主要是看燃气灶对燃气的利用效率和产生的热量(热流量)多少,再有就是是否灶头好清洁。
关于热流量引用老妈的考察:
市场上热流量大的是帅康的,能达到4.2KW,一般的灶是是3.8KW~4.0KW,不过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都在逐步改变,猛火爆炒已不符合日常的健康饮食要求,所以燃气灶的热流量基本能满足家庭烹饪的标准,没有必要盲目追求燃气灶的大热流量。
关于热效率
至于热效率(燃气利用率)几乎没有商家明确标出来,但是国家标准是大于55%。我有个朋友对此十分有疑问,同样的燃气量同样的燃烧,难道还有产生热量不同的结果?能量不守恒了? 我感觉无非就是这个燃烧是否充分吧,由于灶头内部结构的设计,可能燃烧的充分程度不同。但是这确实无从考察,而且,在我看来,应该不会有过大差别,灶头的管道能怎样设计?大同小异吧。
最后说说我的选择
由于我对小家电利润的结论,我最后选择了不擅长做厨房家电的家电行业老大:海尔。我信任海尔的售后,并且因为自己对厨房这两兄弟需求并不高,我也非开放式厨房,加上他们没什么环保性之类的要求。 当我提到海尔的售后时,有的竞争商家说:售后好的说明质量不好,我家质量好,不怎么用售后。 多么可笑的言论!任何行业的龙头企业一定是有完善的售后质保服务的。质量好不是没售后的理由,难道市面上质量差的小牌子,售后让你满意得不得了啦?
关于海尔,本来我想选的一个一款套餐由于是钢化玻璃灶面,我组后放弃了。因为钢化玻璃灶面允许有千分之2到千分之3的自爆率。虽然商家告诉我,保险公司承包了,但是这无非是说把你炸了有人赔钱而已,并不是说它不不炸了。所以,选择个不锈钢台面的吧。



关于预算:
仅此一项,就会比选择老板和方太省出3000~5000元不等。我是根据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的,对于那些对厨房要求很高的同学,经常做菜的同学,当然可以买最好的。
最后,附带一个几年前的老帖子,里面的数字有变化,但是情况没变化:
燃气灶的利润底线究竟是多少,市场上的说法不一。据一位专业人士透露,一款中高档嵌入式电子脉冲燃气灶产品的主要部件成本包括:钢化玻璃灶面板60元、底筐(灶底壳)15元、脉冲点火器12.5元、两只铜炉盖20元、两只燃气开关16元、两只炉头13元、两只溢流水盘7元、三只炉架10元,其成本价在175元左右,即使加上包装、组装费等,成本价也不超过200元。而其一般市场零售价却在500元-900元。即使带熄火保护装置并且使用仿进口燃烧器的嵌入式燃气灶,最低档成本也只有300元-350元左右,而其一般市场零售价高达800元-1200元。如被某些燃气灶厂家大吹特吹的"仿意大利上进风燃烧器"每只成本仅30元,"熄火保护装置"价格也不过才四五十元,带有"熄火保护装置"和采用"仿意大利燃烧器"的嵌入式燃气灶整机成本一般不超过300元,而采用此燃烧器的产品零售价却高达1100元-1300元。
如此高的利润,自然吸引了众多企业的进入。目前国内生产燃气灶的企业约有5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100多家,这么多生产企业角逐同一产业领域市场,这在家电业中还是非常罕见的。燃气灶每年的市场需求量为1500多万台,并且每年销售量增长20%以上,也就是每年市场需求量最少增长300多万台,而目前国内燃气灶的年生产量为2000万台左右,虽然市场供与求之间存在着缺口,但丝毫没有阻止众多企业的介入。随着家装市场的高档化,燃气灶产品也由"铸铁灶"、"台式压电打火灶"发展到"嵌入式电子脉冲灶 ,从一般售价二三百元迅速上升到七八百元,可谓赚足了其中的利润。
当然,对燃气灶市场来说,有一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燃气灶具有的相当高额利润被众多的品牌瓜分条割,而不是像微波炉产业那样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牌之手。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燃气灶品牌多达170余个,但大多数品牌规模很小,一些杂牌也混在其中,从而使整个市场的品牌有些杂乱。虽然像华帝、万家乐、海尔、美的、帅康、林内、方太、樱花等品牌已在市场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品牌利润的相对集中化。造成燃气灶目前这种市场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燃气灶产品的构造简单化及其携带着的高利润。产品结构的简单,技术水平的低下,使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相当低廉。再加上燃气灶所有的零配件都有大量专业厂生产,一次定货量只要有几百台就可以依据客户要求印制产品商标,所以有人曾预算过,只有投入三四十万元,那么就可以生产高档的电子脉冲式燃气灶了。
[ 本帖最后由 blueoxygen 于 2010-4-1 23:1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