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两本数学练习册《5.3》和《典中点》,真的是费好大劲买的,因为书城太大,而教辅书的品种多到我眼发花、头发晕,用了好长时间才买下的,问过孩子数学老师做这两种好不好,老师说《典》这本,可以用于单元题来做,这就简单了,我想就让儿子跟着学校进度做就行,也算复习得有点章法。
周末的作业是很少的,用不多少时间就搞定,我就提醒儿子,可以做做题,儿子回答得真是痛快,可是一直拖到昨天傍晚才做了《5》的一个单元里的一个小节,《典》一点儿都没做,我问儿子学到哪了,儿子说学完一个单元了,我一想他做得也太少了呀,下周又学,这不就没办法按照进度做题了?建议他再做点,他拒绝了。我有点不高兴,坐在沙发上郁闷,又想到前两天跟“乾乾妈咪”说的话:做了总比不做好。心情也变了:是呀,如果我不买,那儿子不是一道题也不能做了吗,这才刚开始,这么多年儿子都没做过作业以外的练习册,怎么会 那么快转变呀,我也给儿子时间!
经常看果糖的帖子,她女儿的好多做法,我都恨不得一下就复制到我儿子身上,基本上都失败了,我现在安慰自己:这么大的孩子了,性格习惯想改一点点那都是要很长时间的,还是实际点,根据自己孩子特点,我督促着点,就象现在虽然没有象果糖女儿那样主动找题做,好歹也算是做了嘛。
另外,我们也都上过学,我有种感觉,数学题做多了,真是能够开拓思维,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学几何的时候,有段时间集中做题、做卷,做了很大量,突然就觉得开了窍,那些图形都变得简单起来,真是至今都能回忆起当年的感受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阶段,所以我是不排斥数学多做题的,应该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