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谢
办主任精华鼓励! :D
“顺风车”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 :o
美国也有类似规定,车中有两三个人就可在专用车道行驶。
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名曰“合乘制”。 :)
德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顺风车作为一种行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大的顺风车公司都设有分支机构。在欧盟内部,甚至有从德黑兰拼车到伦敦的业务。
在国外,顺风车被称为汽车共享(CarSharing)。目前全欧洲有近200个汽车共享服务组织,会员达到12.5万人。加拿大和美国的50个城市拥有了汽车共享服务组织,会员在过去两年中都翻了一番,年增长速度达到50%。
有研究资料显示,发达的大城市的私家车使用效率非常低,每辆车平均每天只使用73分钟。如果社区之间采取汽车共享,一部小汽车一般可以满足10~15个人的正常需求。 :P
在中国,“顺风车”被执法部门认定为非法营运?!— 在现有法规制度框架下,“顺风车”视乎没有生存空间。但是今天“合理不合法”的事,未必就只能永远“合理不合法”。管理科学中有个名词叫管理进步,就是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应该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lol:
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向深入,过去的某些规章制度是否应该适度地做出调整?就有需求有市场的“顺风车”而言,既然屡禁难止,何不设规引导?如此既可规范搭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又可用规定来趋利避害。为“顺风车”开一盏绿灯,或许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 :cool:
往大处说,也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
至少是交通资源和燃料资源,
俺自己个的理解的说。 :c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