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美吉姆父母学堂】孩子为何总说谎?我来给你答案!

美吉姆早教中心 2014-12-18 16: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文转载自《父母世界Parents》

孩子为了得到一块糖或者你的拥抱,常常会动用他的小智慧,说一个小谎。他们的小把戏在你看来可气、可爱又可笑。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说谎成了他的行为习惯,恐怕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孩子们为什么常常说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当我的儿子皮皮快到6岁的时候,他原来那种无伤大雅的编个小谎话的毛病,演变成了说谎的习惯。他几乎在每件事情上说谎:春游的时候有没有吃午餐,换下来的脏运动衣是不是扔进洗衣机了,上床之前有没有刷牙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很容易检查的事情:面包和火腿肠冷冰冰地躺在饭盒里,脏运动衣就在地板上扔着,到洗手间摸一下,牙刷是干的。

让我困扰的不是他到底有没有做那件事,而是他习惯性地说谎。对于他没有完成但是我又希望他完成的事情,他似乎总想通过说谎来避免惩罚。但是我可以向老天保证,自己从来没有因为他不能完成某件事情而苛责过他。

更加令我担忧的是,他变得特别不喜欢幼儿园,每天回家以后再也不会讲述今天因为什么事情得到了老师的夸奖。下面的对话场面,经常在我们之间发生:

“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我问。“没事儿。”他说。“没事儿?今天过得好吗?”“很好。”他说。虽然他这样说,但是不相信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一反应。

我不想让皮皮看到我和他的老师会晤,所以就通过电话和幼儿园联系。电话里,老师告诉我皮皮总是把她的话不当回事,老师让做的事情,他没有一件放在心上,没有一次认真完成。

老师的话很打击我,但是随即我的头脑中闪出一个想法:这不是我的皮皮。于是我突然想到,如果说他总是演戏去避免责罚的话,责罚者恐怕就是他的老师。于是当天晚上,我故作轻松地和皮皮聊起他的老师。

“倪老师看起来水平一般。”皮皮听到我的话马上睁圆了眼睛,好奇地问我:“什么叫‘一般’?”“就是没有什么水平。”我尝试靠近他的思路。“她只知道批评我们,老是大喊大叫的。”良好地开场以后,我们聊了很长时间,皮皮给我讲了很多故事。

几天以后,我惊讶地发现说谎的问题迅速消失了。比如当他顺嘴说出他已经收拾好了玩具之后,马上就会自己纠正说:“收拾了一部分。”大概过了一周的时间,我就完全可以相信他的脏衣服确实已经扔进洗衣机,用过的篮球已经冲洗掉干净。



我总是在反思,对于说谎的儿子,我最终做对了什么事情呢?

“学习说谎是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说谎本身不是最大问题,关键在于要发现孩子为什么说谎。

其实,说谎是孩子很早就学会的东西。美国儿童临床医学家霍夫曼说:“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学习去读懂别人,说谎在他们学会说话之前就开始了。比如婴儿学习微笑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妈妈的微笑。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高兴,而是他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学习说谎是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客座教授、欺骗学专家德保罗博士说,“为了成功的传达信息,人们必须掌握如何在表达观点的同时掩饰情绪。所以从儿童时期开始,孩子们就在学习哪些是他感觉到的,哪些是他要表现出来的,这之间的关系需要怎样处理。”

因此,说谎的本身并不是最大问题,我们应该发现孩子为什么说谎。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带给孩子的无形压力,压制住了孩子说出真相的能力。“如果你安排孩子做一件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他很可能就会说谎。”霍夫曼教授说,“这样的事情经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发生。孩子们完不成任务所以就瞎编一个结果或者索性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后面一点可能看上去很少被大家发现,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因为孩子们承担的不光是失败的耻辱,还有面对内心失败感时所承受的忧伤。

谎言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和以他人为导向的,后者被称为善意的谎言,而孩子首先学到的就是这种善意的谎言。

谎言可以简单地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和以他人为导向的两种,自我导向的谎言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因为路上堵车,所以我迟到了。”当然换成了儿童版本,可能是“我没有完成作业,因为狗狗把我的图画本咬破了。”而以他人为导向的谎言就类似于成年人之间经常说的“你戴这个帽子很好看。”或者孩子拿着他并不感兴趣的小汽车,嘴里却甜甜地说“奶奶,我太喜欢你送我的礼物了!”

无论是以自我还是以他人为导向的谎言,说谎者都是出于缓解忧虑,躲避冲突,掩饰自己,避免伤害别人的心态。通常来讲,以他人为导向的谎言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孩子们最初学到的就是善意的谎言。

最近一项针对3-7岁的孩子的实验显示,大多数孩子都具备说谎的“本领”。实验的内容是让孩子给一个成年人拍照。孩子们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是控制组,他们得到的指令是“被拍照的成年人脸上不能有污迹”,而另一组则没有任何规定。在拍照之前,成年人的鼻子上被故意弄上一个明显的污迹,并且问孩子:“我看上去可以照相了吗?”实验结果是,每一个孩子都断言那个成年人看上去很好,毫不知情的人单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来看,根本分不出来哪些是说真话的孩子,哪些是说谎的。

☆ 父母的“说谎示范”--成年人的很多行为在孩子看来就是说谎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从同伴那里学到的说谎,其实成年人才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行为样板。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那就是:家长们说了太多的谎言。

且慢,先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也不要马上为此而内疚,我们这里所说的谎言都是那些看上去无害,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告诉孩子如果晚上剩饭的话,小老鼠就会在夜里咬他的脚心;我们煞有介事地讲喝太多可乐的话,下巴上就会长出胡子;我们甚至一次次告诉孩子,把所有的生日蜡烛吹灭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们哪里想到孩子的愿望是第二天就长出一对翅膀。此外,我们还会为了掩盖一些他们所承受不了的事情,比如死亡和暴力,去编造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我们大人当然不会把这些东西算作谎言,但是孩子的思维相对来说就会简单一些。试想一下,当爸爸出于或是鼓励或是敷衍的态度,真诚地对妈妈说“你看上去一点儿都不胖”的时候,那个早就发现了妈妈腰间“三层游泳圈”的孩子会以什么样的目光审视爸爸呢?

“零谎言”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找到一个中间的领域,并用爱伴随他们的成长过程。

通常的育儿观念总是告诉我们: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但是生活经验却告诉我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父母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在准则和非理想化的现实中间,划一条合适的界限。

☆ 在“不许说谎”的原则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注定要失败。

很多家庭有着严格的家规:“在我们家里不许说谎”,对此,德保罗博士的看法是:“那些父母非常希望孩子成为完美的人。但是当他们对于说谎抱有着不合实际的、难以操作的严格态度时,他们将会制造一个孩子注定失败的成长环境或者逼迫孩子寻找变相的方式,因为没有人可以遵守这样的规矩。”

“父母们今天强调‘我们是一个好家庭,我们不说谎’的次数越多,孩子们今后面对非理想的现实就变得越难。”德保罗博士补充说,“家长们与其制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倒不如给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个有自己特色和限度的规矩更有意义。”

实际上,我们仅仅在必须社会化的那一部分环境里面才需要教给孩子“说谎”,比如告诉他不能够对小朋友说“你长得真难看”,反而应该说“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话,即使他心里并不是这样想。从某些角度来讲,成年人可能在教给孩子虚伪,但是这毕竟是他有教养的一种表现,也是他走向社会的必需。

☆ 给孩子信任和安全感,让他知道你们希望他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尽管并不完美的人。

怎样来帮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呢?通过对诚实的肯定和奖励;通过警惕你的孩子说谎的动机;通过不断地告诉他你们看重的不仅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谎,更在于说谎这件事的本身;通过你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理解。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首先,我们希望你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正确的事情。但是,我们明白人无完人,所以如果你犯了错误,完全可以直接告诉我们并且不会受到惩罚。不过最后,我们希望你能在将来做得更好。

多数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坚信,好的品质源于童年的健康教育。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那些在婴儿期与父母在一起有强烈的安全感,5岁之前体验过亲密、友爱和信任关系的孩子,在今后的10年、20年当中,可以建立很好的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同时他们认为正直和真诚是正确的。所以,如果你打算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最理想化的是永远为你的孩子提供友爱、支持、尊重和沟通。当然,这个目标对于即使是非常用心的父母都是一个相当难的过程。但是,正是父母这种朝着好家庭的努力过程,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活教材--因为你自己正在努力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尽管并不完美的成年人。

现在,我的儿子皮皮已经10岁了,当他回忆起自己6岁时候的心情时说:“说谎并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有时候我想控制自己,但是嘴却不听脑子的使唤。我觉得自己真的陷在一个大麻烦里面,越来越紧张,甚至害怕自己做的每一件事。”

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以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是的,它取决于父母的反应。无论你的具体办法是什么,但是请告诉自己: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它应该成为整个家庭的问题,“我们的”问题。

TIPS:如何让孩子应对那些你不想接的电话--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对着电话说“我妈妈说‘她不在’”。

虽然没有绝对正确的办法,但是比较柔和的方式是: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可以把电话铃声调到最低。孩子到2、3岁的时候,你就可以跟他讲“我现在没有时间和别人说话,所以先不要接电话了。”而当他再长大一些,你就可以试图讲述,有些时候你是不希望被电话打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2 关注
  • 10 粉丝
  • 542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