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田销量连续三个月低迷 新产品导入迟滞固步自封

长的丑还没钱 2014-10-24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9月销量数据出炉,已连续三个月销量低迷的本田,一时间成为媒体集中报道的对象。这个崇尚“工程师文化”,且时刻以“技术本田”形象自居的日系车品牌,好不容易有了“上头条”机会,却是这样一个不利的消息,无论是对本田还是对其技术粉丝们而言,都令人遗憾。

  一向低调行事但却从来不缺自我批评精神的本田中国与在华两家企业,近期也在反思“问题出现在哪里”。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田以极具战略的眼光盘活广州标致“烂摊子”,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广州本田(后更名“广汽本田”)算起,本田品牌汽车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前后也就20个年头。虽然在战略前瞻性上比不过德国大众,但在日系品牌当中还算探路先锋。

  至少从时间上看,本田比丰田和日产这两大实力强劲的“老乡”更早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过去将近15年时间里,“起个大早”的本田确实赶上了“早集”,抢得广汽和东风这两大强有力合资伙伴,进军中国市场的“滩头阵地”,广本和东本都曾引领过日系车辉煌。

  进入中国市场的前15年,无疑是本田在华发展的“黄金(1233.20, 4.10, 0.33%)年代”,雅阁与CR-V此起彼伏的加价声浪,更是让中国消费者对本田品牌的推崇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别忘了,那同样是一个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各路草莽尚未真正崛起的年代,当强大的买方需求与不多的市场供给“对接”时,中国车市的奇迹就这样上演了。

  可以说,本田在中国市场前15年的成功,既要归功于开拓市场的前瞻性和集中释放的优秀产品力,同时亦不能排除中国车市井喷、实力竞争者少的客观有利环境。实际上,快速的成功和崛起,一度让本田迷失在自己的逻辑里,那就是,只要产品足够强,卖得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近几年,本田在中国市场开始遭遇接连不断的“麻烦”。这背后除了不可抗拒的日本地震、抵制日系车风潮等客观环境因素,更关键的原因是本田失去了对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中国市场应保持的最起码的理性观察与判断。

  以外界诟病最多的产品导入战略为例,当南北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日产、神龙和北京现代这些主流的合资企业,都在密集布局A级车市场的时候,本田还是我行我素,从未将极具战略性的A级车市场放到“准星”瞄准的范畴内。于是我们看到,南北本田加起来的A级车销量,还抵不过速腾一款车。


  而在合资公司内部,本田固执的流程管控和对中方合资伙伴的牵制,让所谓的“本土化研发战略”犹如沙滩行舟一样,很难稳固推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率先掀起的广本“理念”和东本“思铭”这样的合资自主大戏,到最后都变成了由中方合资伙伴主导的“换标”独角戏。

  新产品和新技术导入迟滞、本土化研发有名无实、固步自封的零部件采购体系,再加上缺乏清晰战略的品牌推广计划,所有的这些不利因素都将本田在最近几年里“打回了原型”。是的,本田其实没有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牛”,这应该是当下本田中国“老大”仓石诚司最反躬自省的陈述。

  更何况,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争夺,也逐步从阵地战转入更艰苦的巷战阶段。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中国,本田要想做中国的“大众第二”,仅在技术和品牌的传播和推广方面,就需要大力追赶。

  当然,本田最近一系列的举措亦表明,他们已经“迷途知返”并试图积极应对,FUNTEC技术的包装和传播就是例证之一,但愿本田在中国还有时间找回“初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1 关注
  • 5 粉丝
  • 97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