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华晨--------中国永远的骄傲

精品云烟 2008-12-17 19:2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华晨,这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妖精,远非单纯的德国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让宝马无所适从的情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宝马真正意识到:“和我在一起,就要拿出诚意来”。
  华晨在德国的前途是明朗的,论心计,德国人远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对华晨的爱恋,缘于它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自主企业,它与宝马合资,让三大集团汗颜;它远离知识产权争端,在合作中独立;甚至它出口德国,都是胜利在望的。唯一的遗憾是,它遭遇了凡是自主品牌都要遭遇的“碰撞门”,不过,它的虚心态度很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而它品质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对华晨向来都抱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企业曾诞生过两个大碗。第一个是亦正亦邪的仰融,一个把国有资产变成私人钱包的贵族,它是操作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第一人,也是国内汽车行业垄断经营的破局者,更是中国自主产业的开山元老。华晨与宝马的合资有他的功劳,如果他还在,MG罗孚也根本轮不到上汽和南汽去争夺。
  仰融的离开是中国自主产业的损失,曾几何时,笔者一度对华晨产生距离感。仰融留下的所谓“华晨四大金刚”,都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和他们说话我觉得气短。这也让我对华晨的自主品牌甚至宝马项目产生深深的忧虑,直到祁玉民的出现。
  祁玉民是华晨历史上的第二个大碗,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魄力,还因为它对政府利益的考量,这也注定了华晨日后的不败地位。暂不说华晨的自主品牌在他手中如何起死回生,光是华晨出口德国这件事,就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很多人会纳闷,华晨为什么和其他自主企业没有一点儿相同点?它从来不会遭遇自主产权诉讼,连汽车出口都是直接往发达国家去,甚至不先在发展中国家试一下水。要解释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仰融说起。
  几年前,华晨和宝马的合资曾被人们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看奔驰、凯迪拉克、沃尔沃的合作者是谁?哪一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大国企。可以说,宝马是在对中国国情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甚至是对中国国有大企业不信任的情况下,与华晨结为连理的。德国人错把世界汽车业私有化的形势当成了中国的形势,特别是在参观了中华生产线后,发现四大工艺均为德国制造,与他们在慕尼黑的设备相差无几,更是坚定了合资的信心。
  只可惜,对于一个不在国家支持下的产权不明晰的企业来说,这些高级设备买来容易,进行持续投资却难上加难。在一个资本玩家手里,华晨像是一个富豪,其实却是个金光闪闪的空壳。宝马上了套之后,华晨也遭受了大变故,瞬间变成国有企业,让德国人傻了眼。
  如今,我们从世界汽车业的走势来观察,会发现不管是美国还是德国,这些私有汽车企业完全不懂得玩政治,如果他们能有哪怕一点儿中国人的脑筋,也不会输的这么惨。再回头来看宝马,在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确世故了不少。这也是宝马能够容忍“小宝马”骏捷的诞生,甚至让中华车出口德国的原因。
  与宝马七分相似、九分神似的骏捷,能够在宝马眼皮底下大卖,要归功于宝马的大度。更何况,华晨在宣传骏捷时,用尽了一切能够扯上宝马的宣传元素,最猛的就要属“共线生产”和“宝马品质”了。我周围的朋友,对骏捷和宝马的“技术共享”深信不疑,对骏捷的品质更是没有异议。以至于后来的新尊弛等车也跟着大卖,让华晨迅速恢复了元气,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先锋。
  想一想,尊弛出口到宝马的老家德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宝马一点儿异议都没有吗?其实,宝马一直视华晨为扩展中国市场的利用品,它对华晨的鄙夷情绪,是华晨的一系列变故造成的。你以为宝马对华晨的私有变国有,没有愤怒过吗?当宝马真正认识到了,在中国造车,什么才起决定作用的时候,它对华晨的无奈,一定多过信任。但是,宝马也很清楚,要在中国市场混,它要对华晨不离不弃,即使貌合神离。
  当华晨宝马任命柯汉担任主管生产的高级副总裁时,华晨宝马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中方管理层了。加上总裁吴佩德,以及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戴雷,华晨宝马的销售、生产和财务已经全部交给大鼻子的德国人,合资公司销售权也划归到宝马大中华区。这是宝马信任华晨的体现吗?
  对于华晨来说,宝马的收权行动是无法回避的。聪明的祁玉民并没有在合资公司的权力上与宝马对抗,更何况,宝马在生产和销售上的决断力,让祁玉民觉得放心。当下之际,最重要的是把华晨的自主品牌搞好。既然宝马在合资公司中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那么,他们就要支持华晨的自主事业。这对宝马来说,并不难办到,只要他们不在华晨的营销和出口事业上指手画脚就行了。
  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都做了必要的让步。华晨向宝马的老家开去了,凭借宝马在德国的关系,华晨轻易找到了落脚点。但令华晨措手不及的是,宝马对华晨在德国的事业一点都不感兴趣。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给了华晨一星的碰撞成绩,而宝马竟然无动于衷。
  可能有人会说,这关宝马什么事。别忘了,负责华晨出口事宜的德国HSO公司,是在考察了华晨及华晨宝马之后,才定下了出口事宜的。在HSO看来,能与宝马合资的公司,产品质量不会差到哪去,更何况价格是如此便宜。这可是一个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啊。
  事实告诉我们,华晨在德国的发展,与宝马息息相关,即便是华晨的碰撞成绩,也是与宝马脱不了干系的。宝马是德国政府的香饽饽,它不能容忍宝马的声誉受损,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与宝马共线生产的华晨,也代表了7分的宝马品质,也许宝马可以用“在中国生产的宝马国产化率不到1%”来搪塞,但是人们会相信吗?
  面对“碰撞门”,华晨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是一个自主品牌应有的态度。随着华晨在德国的发展越来越快,它作为“宝马在中国的合资工厂”的事实也会被德国人所皆知。当华晨在宣传册上用德语印制“与宝马共线”、“宝马品质”的时候,我不相信ADAC还敢给华晨一星。不管ADAC多么宣扬它的独立性,想想它会株连到谁,它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华晨,这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妖精,远非单纯的德国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让宝马无所适从的情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宝马真正意识到:“和我在一起,就要拿出诚意来”。她要得到的,就是宝马的质量监控和管理方法,甚至是安全技术。“你可以对我实行技术封锁,但吃亏的,一定是你。”
  与宝马合资,是华晨最难得的学习机会。与那些大企业集团不同,华晨为自主而生。而宝马,要想真正获得中国市场,就要换一种思路,否则,你再怎么强调宝马的全球品质,也是没用的。
  

[ 本帖最后由 精品云烟 于 2008-12-17 19: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⒈米阳光 2008-12-18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华晨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壮大将给国际著名汽车厂商很大的打击...要知道 中国每年的进口汽车销售量是非常大的 就德国大众一车来说 除德国本土外 中国是最大的销售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yg1997 2008-12-19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爱中华开中华支持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鼻涕老祖 2011-2-1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本来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看完帖子,我怎么没感到骄傲呢?有点脸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6 粉丝
  • 14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