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返回首页

贼拉会过的个人空间 https://bbs.runsky.com/?7498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水泥锥”驱逐流浪汉反映城市管理人文关怀缺少

已有 722 次阅读2012-9-6 17:51

为防止流浪汉睡高架桥下影响市容,广州多处天桥和高架桥下浇筑大量水泥锥。对此,广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些水泥锥建于10多年前,建设的初衷确实是为了防止流浪汉留宿桥底影响市容。而广州很多年已经没有在桥下建水泥锥,未来也不会再建。

  就事论事的话,这仅仅算是广州城市管理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问题——如何解决和消化10多年前弄起来的水泥锥。既然当初建水泥锥是为了防止流浪汉影响市容市貌,那干脆就将其用到最初要用的地方。引起热议的原因,无非是水泥锥看上去似狼牙棒上的锥子太具攻击性,种植上植物形成绿化带,也就不会引起热议。

  但换成种植植物又如何?同样是防止流浪汉影响市容市貌,只是少了些公众的热议和关注,做得不然人看着太刺眼而已。但也无法真正解决流浪群体的寄宿问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地方即可,流浪汉们依旧存在于城市的某个角落。

  虽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但对于每个城市里的流浪乞讨群体在管理上,进步和变化并不大。各种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的评比,驱使着城市管理机构做出异化的城市管理行为,对于当下的城市管理者而言,他们最希望的便是影响评价指标的一切不利因素都消失。

  如此看来,浇筑水泥锥防止流浪汉露宿,其实和全国各地的城管驱逐流动摊贩一样,反映出急功近利的城市管理思维。广州水泥锥事件从根本上来看,这凸显的依旧是城管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完善与否的问题,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才会有各种口号式的评比,逼迫着各级城市管理者想尽办法驱赶影响市容市貌的流浪乞讨人员。 

  就目前来看,尽管很多城市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地方,但从数量上来看依旧不够,质量上更不可能有多好。政府在救助管理方面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此类公共服务产品,对流浪人员进行统计分类并规范化管理。愿意接受救助的提供救助,不愿意的是否可以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寒冬季节提供衣服和食宿。是否可以提供定期体检、心理治疗辅导等服务。是否可以让更多的民间团体和公益组织参与管理和救助。

  当然,对于有人为操纵的职业乞讨人员,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职业乞讨背后的黑手和产业链。

  同时,应该对来自上层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比内容和指标进行改变,从根本上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城市管理和救助考核,对参评城市存在驱逐流浪乞讨人员的实行一票否决。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扼制城市管理者只想驱逐而不想提升管理、救助服务水平和投入,也有助于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方式进行研究。

  而多一些人文关怀,城市管理和各种评比才不会让城市容不下流浪乞讨人员,容不下流动摊贩。基于人文关怀而构建的城市管理体系和决策,也才能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这样也才能让身居其中的城市人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