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返回首页

何以笙箫默 https://bbs.runsky.com/?2285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可奈何。

日志

"中国式过马路"何时才能止步?

已有 278 次阅读2013-5-6 15:43

         从6日开始,北京正式开始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作出处罚。在此之前,全国许多城市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手段向“中国式过马路”宣战。本应是公民的自觉行动,如今却要依靠硬性处罚,这应该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反思。 “中国式过马路”的确不是一个好现象,它不仅映照出规则意识淡薄的尴尬,而且隐藏着交通事故的危险。红灯停、绿灯行,文明出行不仅是对交通法规的维护和敬重,更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要求。
 

        任何处罚都不是目的,培养文明有礼,遵章守序的出行习惯和自觉意识才是最终目的。其实,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不管是社会机构的民意调查,还是媒体记者的街头随访,许多受访者都对整治表示支持,这说明公众内心存在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的自觉自律原动力。

 

        让“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我们不仅需要严格处罚这些外因的刺激和引导,还需要用自觉、自律的内心原动力来实现自我约束,而内因才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应该大力营造社会氛围,让文明出行理念内化为公众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通过公众的自觉自律来提升文明意识、规则意识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其核心还是社会整体规则意识的淡薄。所以社会氛围的营造,一方面是指对文明出行的宣传和引导,既包括法律法规的普及,也包括正面引导和反面刺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而应该着眼于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素质教育提升,如此才是治本之策。如此多管齐下,才能扭转“中国式过马路”的负面形象。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