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家的小墨紫 于 2017-7-28 14:49 编辑
我的爷爷叫赵作新,其实他是我妈妈的爸爸应该是我的姥爷,但我小时候说话笨,不会说翘舌音“姥”,就一直喊“爷爷”“爷爷”,等长大会喊“姥爷”了,爷爷听习惯了,也不让我改口了。所以我从小就“爷爷”“姥姥”的称呼我妈妈的爸爸妈妈,记得小时候还有邻居问“你家爷爷姥姥住一块儿啊?”我说“嗯,爷爷姥姥为什么不能住一块儿?”邻居都以为是我妈的亲家搭伙过日子。
我的爷爷今年89岁了,他每天的生活固定而平淡,我们四世同堂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但是爷爷在每天早上孙辈出门的问候中和每天晚上曾孙回家的请安中还是有着说不出的落寞。
孩子们都是早出晚归各奔前程,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中不得停歇的忙忙碌碌。我们的家一到晚上也是热闹,小曾孙五岁了,会调皮的做各种怪样逗太爷爷笑,但爷爷在中风后有些偏瘫,他每日只能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老人眼窝子浅电视里哭他就跟着哭,亦或者在电视嘤嘤喃喃的剧情中睡一小觉,时光就这样的慢慢消磨掉。
我的爷爷出生于1927年2月9日(正月初八),当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次建立合作,团结抗战,再这样的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我的爷爷降生于黑龙江一个小小的农村,现在也无从考证这个村庄地址了,一定是一个随着国家大环境动荡而飘摇的家庭。
我爷爷的父亲在爷爷六岁的时候从家走了,说是去念大学,但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信、交通都不发达。总是会给很多家庭留下遗憾,爷爷的爸爸音信全无就再也没有回来。
爷爷的母亲在丈夫走的第二年得了重病,或许在现在也就是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亦或许严重点就是肺结核,但在当时却是无力回天,爷爷的妈妈也得了重疾,撒手人寰,家里就留下了爷爷和他的亲弟弟,一个八岁一个三岁。爷爷现在说起来也满是凄凉“我在家里就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了。”
在祖辈的大家庭中,没有了父母就没有了遮风避雨的依靠,爷爷的伯父们也只是想着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就只有家里的奶奶还总是照顾着爷爷和他的弟弟。没有父母的孩子没人爱,可以想到爷爷在家里受尽了气。
爷爷自述“家人都说我傻,当时念书也不上进,(没有正规教书环境)念得不好就更加让人看不起,人家说我只能在垄沟里找豆包,我家里面也骂我屎馕饭袋,压马墩台,是个无用的人,所以说家里认为我不聪明,傻,以后长大了,我16.17岁那年,我看也没路可走哇,我就种地,我在家种了二年地,正赶上1947年,解放军招兵,我想我只好去当兵,我要是和家里人说,家里人肯定不同意,因为家里面就只有我一个人能劳动,我走了之后家里就垮了,但是我要去当兵,我没有和家里任何人说。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或许只有当兵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当兵才能让人看的起,但是造化就是弄人,这一去当兵,跟随部队四处征战,先后几次战役,爷爷出生入死,今天能有幸四世同堂开枝散叶绵延福泽就已经是上天对爷爷的眷顾,从此爷爷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再也没有见到过一直精心呵护孙辈的奶奶,再也没有见过世上唯一的手足弟弟。1947年爷爷刚上部队,弟弟就得了脑膜炎,家里也没有钱看病也没有钱买药,这样生命就慢慢凋零了。去世时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也还是个孩子。爷爷的奶奶在1950年底也去世了,这样爷爷最亲的两个人都不在了,爷爷在家里面就没有亲人了。当时爷爷家有叔伯堂弟等20多口人,按成份算是中农,因为土地改革扩大化,中农成份也还是被分了,家也就没了。
当兵成为了爷爷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但也是因为这个变化,多年之后天人永隔,物是人非。在爷爷心中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爷爷开始在部队当炮兵,参加了解放锦州的战役,还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役,还有很多大大小小叫不出名字的游击战,大概年代久远,爷爷也想不起来有哪些危险或者本身参与的仅是整个战役的一小支分战场,或许本身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总之爷爷全身而退,在各种战争中都幸运的保全了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要建立空军,我爷爷因为读过书略有文化,就被选为了第一批飞行员,因此,49年年底我爷爷就调到了长春,50年就参加了空军,爷爷学习了半年文化课程,学到高中课程也很吃力,但是爷爷决心要学好,所以在文化课学习中始终是佼佼者,名列前茅。文化课之后就是飞行课,那时候飞行的教员都是苏联人,学了三个月的本科课程到50年年底就上飞机飞行,那时候飞行教练机叫雅克18,学校因为飞行好,还给爷爷立了二等功,爷爷是当时班级里第一个放单飞的(一共52个人)。
53年10月1日我们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检阅,那时爷爷在北京受阅飞行,我当了中队长,以后受阅回来我又了团部的射击主任,是大队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