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全新小达人16G点读笔 闲置转让 点进来看的都瘦10斤!

宅呱呱 2016-10-8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本帖最后由 宅呱呱 于 2016-10-9 15:04 编辑


这个新的16G小达人点读笔是朋友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她没有提前和我说就买了寄给我了,实际我原先买了一只8G的一直在用,闲着也没用就把这个16G的转掉吧~   全新正品。很划算。淘宝上358,非偏远地区想要的265包邮。

很多人不知道小达人,这笔除了正常点读,还可以自制点读书,将普通书变成有声书。我家那只8G的两年前买的,孩子一直使用都不错。今年4岁,我带她去外教机构做过测试,她和外教可以流畅交流,外教反馈她发音非常标准,词汇量大约是国外同龄小朋友的水平。我所做的就是买了点读笔和点读书,每天晚上陪她读半小时英语点读书,日积月累,听力得到训练,口语也跟着音频模仿的很标准。如果有想给孩子英语启蒙的可以下手了。比起外边的英语培训机构上万的费用,这支笔就是一顿便饭的钱。想要的可以联系我。
QQ图片20161008143615_副本.jpg

QQ图片20161008143514_副本.jpg

QQ图片20161008143522_副本.jpg
QQ图片2016100814353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楼主| 宅呱呱 2016-10-9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宅呱呱 2016-10-9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看看~

英语启蒙越早越好!!

去年底教育部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这似乎代表着“苦学14年,99%的人一辈子用不上”的英语在应试的比重降低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且慢,看知乎上一位英语老师说的故事:
有钱人自有办法  
“一位亲戚,在一线城市,受名牌大学教育,开豪车,住好楼,高收入,算是社会精英,跟我一起吃饭时候,聊起了高考改革,他说:“这个英文分值降低的好,觉得大部分人这辈子根本也没必要接触英文,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没怎么吱声,然后他很得意的用自己工作举例子,问我对不对。我说:对,大部分人是不用英文。
有天我去他家登门拜访。他跟他大约6岁的儿子介绍说:"叔叔是英文老师,以后你有英文问题就跟他学啊。”我说怎么了? 他说:外教讲的根本不细,有很多问题不懂,我跟他妈妈也都不懂这些。当然我懒得跟他解释,没吭声。
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又聊到英文分值降低,然后我故意讥讽他,就问你儿子呢?怎么送去外教了?他立刻跟我急了,说:“他不一样,他必须接受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物质条件,要留学,要深造,以后要更好的成才啊!我跟他妈还有同龄人用不上,可怎么能说他未来就一定用不上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充沛的地区,学校对英语的投入就更少了。中上层阶级的家长会敏锐的察觉到这种不对等中隐藏的陷阱,在学校教育不能胜任他们心中的英语教学水平的时候,这些家长会立即动用学校外的资源——补习班、家教——有钱人自有办法。”
普通家庭就不一样了  
只需要设想一个情景——在一线、二线大城市的家长们,不论他们是外企员工还是国企员工,不论他们是金融民工还是码农,他们都深谙英语的必须性。这个政策必然导致一个天量的英语补习市场,其费用将远远高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育。有雅思、托福的上千元考试费作为参照,恐怕将来考试的费用不会低。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不管有钱与否,相信其对英语的重视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也能得到,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对孩子的英语教育。只是,对于普通家庭可能会再添上一笔经济负担。
是什么样的人觉得英语不重要呢——大城市的边缘人以及四五线城市从事完全使用不到英语工作的人,这些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分布往往处于下层。他们就算重视教育,眼光也都集中在高考上,英语教育的缺失会使他们的孩子在未来更加被动。——这些孩子的道路,就更窄了。
为什么说更窄了呢?

通识教育  
教育不是培训,至少大学二年级以前的教育就应该是通识教育,是为之后的全面综合素质打基础的: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未来会用到什么!就像开篇那位老师那个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的亲戚说的:“怎么能说他未来就一定用不上呢?”
不说除了娃的人生、视野、阅历、眼界开阔这些虚的,说实在的:互联网上每天产生的英文信息量可能比其他所有语言相加还多,所有国际组织、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都使用英文,英文是科学、国际贸易、外交、航运、航空等领域的通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默认语言。在科学领域,一本书还没等翻译完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信息时代,能够及时获取一手信息和必须等待二手信息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文科我不知道,但理工科学生要是不会英语,读不了英语文档,那跟废柴没什么两样?你问问华为、中兴肯不肯招不会英语的工程师?
未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已经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互联网革命还在深入进行,机会很多。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但我的意思不是说让家长撇开体制去让孩子学卖菜算账(当然也要学)。体制内教育初衷中的基础素养我们是必须提供的——不然孩子长大后会无法在信息世界中火眼金睛,掌握未来世界的真实轮廓!英语就是基础素养其中一点。
在可预见的未来,英语就是方向,英语就是世界。也许高中英语的确对于一些人来说根本用不上,但高中数理化也是同理。它们都是基础学科,是为了将来打下基础,不是为了有直接兑现的实用功能。
这就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
英语神烦之处  
英语也的确是体制教育各科中最“神烦”的一科,这和语言学习本身的特殊性有关。
一些学科,比如政史地,甚至数理化生等,只要有了一定基础,那么学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密集学习,相对好地掌握学科下某个细分领域。英语不一样。和语文做对比,语文在进小学识字前,孩子已经进行了6年的母语语感启蒙。但英语,(至少我们那代人)一进入学校,就直接进入对应于语文的“识字”阶段了,严重缺乏语感基础。
再加上人脑学习语言的天赋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逆地迅速下滑,如果不在学前,小学中学打好基础,寄希望于大学、工作时再弥补再按需学习,是一件非常低效和痛苦的事。
从娃小时就开始赌他这辈子用不到英语,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心理暗示自我安慰?
英语第二“神烦”的地方在于:目前而言,课外英语被大众默认的首要手段是:课外培训。然而语言是需要大量输入和有效输入才能保证有效性的,最好是被迫理解被迫沟通,而不是老师教,解释,背诵,所以外教肯定优于中教。正统培训方式的有效性排序依次是(针对普通孩子,语感超好除外):
1.国际学校(黄金土豪级)——
2.频繁的一对一外教上门(普通土豪级)——
3.频繁的外教课(低端土豪级)
以上3类叫,“傻瓜都逼会了”类,这个频次投入,没哪个娃还学不好。
4.频繁的中教课(中产级)
5.不频繁的(一周一两次)外教课(中产级)
6.不频繁的中教课(小康级)
以上三类叫,”要看孩子造化“类,禀赋和兴趣对成功率影响更大。这个梯队培训出来,喜忧参半,效果有好有不好。家长继续烧钱心疼,不烧又不是——心情比较复杂。
所以啊,随着资金投入的减少,效果是梯量级递减的。语言这玩意在有”环境“的情况下,是”傻瓜都会“的玩意儿,所以有钱人自有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幸好还有家长在家自己DIY语感启蒙的方法是可以大力支撑后期学习,减少后期投入成本的,但前提是在6岁前开始。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意识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黄金时期;又或是生活都已经奔波劳累,短期看不到效果就立刻放弃,非常符合“人穷视短”的特点。
总结  
就是说:为了获得和原来一样的英语教学质量,家庭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每增加一点,都会梯量级拉大孩子最后综合教育素质的差距。
“英语淡出高考”这个政策深层的影响是:无疑会加剧阶层固化。这意味着只有中上层阶级出身的孩子才拥有获取这种权力的机会,决定因素是家长的眼界和金钱。英语技能的掌握需要付出代价,只要付出代价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自然被排除在门槛之外。
既得利益层拥护的说明是良心真坏,底层阶层仍然拥护的,说明是智商真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宅呱呱 2016-10-20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有没有想要的 加我v 18653983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7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