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俊童求学记

萨凡纳 2015-12-9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俊,材千人也。――《说文》。
今有三位初二少年,求学物理于某老师。因个个特禀异质,笔者以“俊童”称之,喻其天资至少千人之上。
三位少年,一男二女。男孩思维开阔反应极快,学名小敏;两个女孩,举止庄重思维缜密,学名大庄、小庄。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天资高的人,一向孤独,因为他们的世界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塑造就是一个孤独的气氛所以,俊童的求学,首先求理解,求一个能“理解他们思想深度”的人与之交流,其次,才是求知识。
非常之人,非常之法。俊童学习,亦不应循常人之模式,否则,会扼杀他们open mind的特性。笔者今日开帖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意在与己为鉴,与人为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8

静静的纳木错 2015-12-10 08: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留印,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几维空间 2015-12-10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希望能坚持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曾经的如果 2015-12-10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物理帖不多,开篇新颖,持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萨凡纳 2015-12-10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第一课
首课,向来都是师生相互熟悉了解的过程。俊童,到底才到什么程度,老师也不知道;老师,高到什么程度,学生也不知道。
初二物理课,正讲授透镜,于是,老师第一课就从透镜讲起。
因为是俊童,当然内容要深。于是乎,老师从折射的原理讲起,延伸至透镜的特点及成像公式,又额外教授了透镜成像的副光轴画图法。
大凡孩子,对老师的形象、表情、语速这些外在情感的东西比较在意。俊童对学校的课程,已烂熟于胸,对第二遍学习,不再有兴趣。课后反馈:老师语速慢,内容不够紧凑。其实还有一句潜台词:老师的水平平庸。
自古至今,少年才俊都高傲。《论衡•讲瑞》记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
老师也曾少年有“才”名,当然清楚俊童心理,于是出了两道透镜难题,杀杀俊童的傲气。第一题,三位学生经老师批“错”两次后做对,第二题则都没做对。
【花絮】老师问:早晨树叶上有露珠,可以看到放大的叶子脉络。露珠到底算不算凸透镜?
小敏说出标准答案:没有经过两次折射,不算透镜。
老师答:如果把凸透镜直接按在树叶上,也会看到放大的叶子脉络,那这个凸透镜还是不是凸透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UST4Carolyn 2015-12-10 22:10 手机浏览器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哈哈 杀威棒 继续啊 后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carty 2015-12-11 08:2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长篇连载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静静的纳木错 2015-12-11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非常想知道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萨凡纳 2015-12-14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第二课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其母见识超凡,三迁择邻。老师是家长多方比较后选定的,自然认可老师的水平,继续上课。
俊童,永远对翘脚够得着的东西感兴趣!第二课,老师语速加快,知识量增大,深度至高一。
先从力的认识开始讲起。
长短相形,高低相倾。没有左也就没有右,没有前也就没有后。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出现的,性质相同的。
一个女人,对其父母而言是女儿,对其子女而言是母亲。一个物体,对地心而言受引力,对地表而言受重力,所以,重力加速度才随着纬度变化。
物理一如既往地发挥它的个性:听起来从来很简单,做起来从来很困难。首次的四道受力分析练习题,全军覆没。
但是,俊童就是俊童!老师讲解了第一道题后,学生们幡然领悟,后边的练习题就几乎势如破竹。
【花絮】由于地球的自转,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据说,瑞典人曾经打鱼到赤道附近去卖,发现鱼平白无故地少了很多。船在大海中鱼不可能被偷走,瑞典人百思不得其解。原来,都是重力加速度惹得祸。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瑞典人一定用的是弹簧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静静的纳木错 2015-12-15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9 粉丝
  • 1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