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虽然一直坚持补钙,可惜效果并不理想。最新的研究也发现仅仅通过补钙来缓解骨关节类疾病是不可能的,但补钙的同时补充胶原蛋白却会有较好的效果。为什么补钙还要补胶原蛋白呢?
人体内的钙主要存在于骨骼中,少部分在血浆中(血钙),骨钙与血钙动态平衡。当食物中的钙元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里的蛋白质(主要是羟脯氨酸)把钙运送到成骨细胞中矿化成骨。若血钙的浓度过低,骨钙会溶解出来补充到血液里。
对于骨质疏松来说,其发病的关键在于骨转换增加,骨流失量大于骨形成量。补钙虽可以有效的增加血钙的浓度,减少骨钙的溶解,但缺少胶原蛋白时,钙无法有效的运输到骨骼中。所以血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是吸收钙的一个重要指标。
羟脯氨酸不仅仅是将血浆中的钙运送到骨细胞的运载工具,它还是骨组织中的骨胶原羟基磷钙的黏合剂,骨质就是羟基磷酸钙与骨胶原的结合体。骨骼中钙和胶原蛋白的比例大约是2:1。胶原蛋白固钙(主要是羟脯氨酸),就好比是要进行水土保持一定要先植树造林,有了树根才能保证水土不流失。如果缺少胶原蛋白的话,无法起到固钙的作用,钙就会流失。即使你一直在补钙,但补充的钙无法被固定在骨骼中,也就谈不上补钙了。
最科学的方法是先补胶原蛋白再补钙。这样,钙才能在胶原蛋白的黏合下,沉积在骨骼,加强骨的韧性、硬度。摄取足够的胶原蛋白后,人体才会对钙有更好吸收利用,骨质疏松症、关节疼痛的症状自然会得到缓解。
澜海公主胶原蛋白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