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结晶的原理:
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膏状状,即蜂蜜结晶。
所以大家看到蜂蜜结晶,都是颗粒状态。有大有小,里面的营养物质,以葡萄糖为核心,不停的缠绕在上面,如同滚雪球一样。蜂蜜是否结晶,与放在冰箱关系不大。会结晶的蜂蜜,在常温下也会慢慢结晶,不结晶的蜂蜜,放在冰箱也不会结晶。
蜂蜜不是水,蜂蜜的比重约是水的1.4倍。并不会像水一样,温度低于0度就会结冰。
再来看看蜂蜜结晶的原因: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首先要了解 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
总物质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
蜂蜜中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决定蜂蜜是否结晶,决定蜂蜜结晶的快慢。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槐花蜜中,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其实,蜂蜜是否结晶,取决与蜂蜜里面果糖与葡萄糖比例。只有葡萄糖才会引起结晶,果糖是不会引起结晶的。只有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这种蜂蜜才会爽快的结晶,蜂蜜放入冰箱,只是保存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蜂蜜结晶原因。蜂蜜的结晶范围是0-40度之间。只要具备结晶的蜂蜜,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都会结晶。但是,最佳结晶温度是13-14度。再找个温度条件下, 结晶最快了。放入冰箱,温度就会低于13度,蜂蜜浓度增大,阻碍葡萄结晶核形成,蜂蜜结晶的速度就会变慢;温度高于14度以上,蜂蜜变稀,结晶核形成难度增大,蜂蜜结晶速度也会变慢。
蜂蜜结晶的形态千差万别,结晶颗粒有粗有细、有软有硬。有从上面开始结;也有从下面开始结;也有上下一起结,往中间包抄;也有均匀地结。
一般来说,蜂蜜结晶颗粒是否细腻,取决于蜂蜜结晶的速度。结晶速度快,则结晶细腻呈油脂状;结晶速度较慢,则结晶呈颗粒状;结晶速度很慢,则形成粗粒或块状结晶, 甚至呈固体硬块状。 而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又取决于很多条件:如葡萄糖含量的高低、蜜源种类、蜂蜜中结晶核的数量多少、贮藏条件、贮藏时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