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搞了个晒书单活动,老师根据活动的要求,结合小伙读书多的特点,要求家长认真写一下亲子阅读中发生的趣事,于是我把这几年来发生关于阅读的事写了一些,和大家分享。
家有书虫
家有书虫
犬子,年10岁,小学五年级。但独立读书从3岁开始,阅读量至今应该亿万字级别了。2岁开始教其识字2百左右,至3岁,已经可以自己读绘书图书,开始以为只是看个美图,装腔作势而已。要求大声朗读一遍,作专注状态,始终不搭理人。然后用激将法:你是不认识吧!于是开口朗读,中间确有几个字不识,但绝大部分已经读的很流利了,他后来怎么认识的这么多字呢?始终不得其解。
至4岁,已经读过《弟子规》。某日,小区内玩耍,他直接从草坪内别人踩出的小路走过。必须坚决杜绝这种恶习,将其叫住,训问:为什么要从这草坪上走过呢?小脸流露生气的样子,眼珠转了一下,稚声稚气的责问:“爸爸,是不是没读过《弟子规》?”我有点蒙圈:《弟子规》里有关这事的言论吗?我实在是不知道呀。只好老实到有点心虚加脸红的回答:“怎么了?爸爸没读过。”““那里不是说过吗?‘不关己,莫闲管。’”我……一时无语,实在想不起来古人有哪一句教育大家必须关心公共财物或设施的语句来,只好摆出老爸的资格来训他:怎么能是不关己呢?公共的草坪,大家都踩了,就不再漂亮了,我们每个人有责任保护它们。但是很明显,在引经据典这方面,我输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兴趣更加有增无减,小学阶段推荐的课外读物读起来朗朗上口,中学阶段推荐的课外读物也一样兴趣浓厚,科普类,探险类,历史类,小说……可以说是书就读。某日曾专心致志的阅读过驾驶员规章制度,直接导致我现在开车时身后坐了一位交规训导员;突然有一天问我,宇宙大爆炸之前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会发生大爆炸呢?尽管我也曾读过《时间简史》,但是书里并没介绍大爆之前的事呀?我又蒙圈了!只好跟他说,牛顿最后研究神学,估计也是很多问题都没有办法给出科学的解释……读过《资治通鉴白话故事》,最崇拜的人是韩信和白起;读过金庸大侠的射雕三部曲之后,我们爷俩讨论:郭靖、杨过、张无忌到底谁的武功更高强,谁对社会更负责;三年级时读过《可怕的科学》数学系列之后,某天在背一个4字母的英语单词时,用笔写了半天,写完之后大喊一句:还真有24个!我好生奇怪:这么简单的一个单词不至于吧?为什么还有24个呢?拿过练习本一看,原来是把4个字母的24种排列组合全写了个遍,也就是验证了一遍4的阶乘;9宫格,自己按书上的算法能算到16宫格;今年一套《明朝那些事儿》读了7遍,大概的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特征也基本如数家珍,最喜欢的政治家张居正,硬是我问我祖先是不是张居正张先生,这个我着实不知道,历史只夸耀值得夸耀的人!小同学,你还得多多努力才行!在他不停的追问明朝历史事件之下,我也被逼着连读3遍。很庆幸,读过几遍《哈利波特》之后,家里并没有扫帚满天飞。晚上洗脚至关灯之前那是他读书的法定时间,关键是只要有空,肯定读书。即便是他最喜欢的玩具,到手第三天基本就不会再碰了,但从小到现在读过的书,却是一本不舍得抛弃,无论是送人或是卖废品,皆不可动他的书。一大一小两个书架全满了,而且这些书,最少的也读过2遍以上了。
五年级之后,检查他的作文本时,突然发现5分比较多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最近的作文经常在课堂上被当成范文的。要知道,之前的作文可是老大难,日记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大都是二等。也许这就是大量阅读的好处吧。当小同学知道学校开展“晒书单”活动时,平淡的把这件事告诉我,我满以为他会兴奋的把自己读过的书全部罗列出来,但是小同学很平淡的只把今年读过的书挑了出来,根据我的意见,把书目一一归类。问他不用把所有书名全部写出来吗?小同学淡定地回答:“没这个必要吧?没写出来,并不代表我没读过,我读过的书还少吗?还是只写今年读过的吧。”尊重你的意见!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不知道仍有不喜欢读书的同学,也许看到这么长的一个书单,会受到鼓舞,从而也喜欢上读书。而广泛的阅读,最终终将会反馈到学习中来,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将来的物理化学,更不用说地理历史了。
小同学喜欢读书的爱好,早被同学所周知,所以得一外号:书虫!书虫就书虫吧,小同学到是不特别反对这个外号,看起来还有些欣然接受的感觉,并以读书中的事写过一篇作文,又是一等范文!作为家长,现在最大的遗憾是可供这个年龄段阅读的原版外文书籍太少,也希望学校的“晒书单”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能在这方面有所收获,从而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家有书虫,逼着老爹也得有事没事多读点书,要不,天天被人家问倒,这老爹的脸还有地方搁吗?家有书虫,甚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