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队LOGO
悲怅交响歌特金属乐的代名词: Lacrimosa
只要是Gothic Rock/Metal的乐迷,相信没有人会不认识Lacrimosa!一提到Lacrimosa,一股悲愁哀怨的氛维立即便会从脑海中浮现。「Lacrimosa」这个字源自于莫扎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Requiem)当中未完成的安魂弥撒(Lacrimosa),选用这个字做为团名,似乎也注定了Lacrimosa悲愁的音乐风格,同时乐团也以小丑图像做为团徽,藉以引喻在小丑欢乐表面背后的空虚孤独。
Lacrimosa 的闪光点实在太多太多。无论是音乐上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还是一直以来都没有过退步的十余年业绩。抑或是主唱TILO与ANNE扑朔迷离的爱情,甚至是TILO英俊的面庞。当然不能忘记的是每张专辑的封面。TILO是个纯粹的艺术家,Lacrimosa 的每款封面都是他用钢笔手绘完成。但是在欣赏美丽的手绘同时。又有谁会意识到封面故事是TILO用九年的时间讲述的凄美爱情故事呢?从1991到1999,从《ANGST》到《ELODIA》,从TILO的独唱到ANNE的加入。九年的时间,七张经典的专辑,从出道一直讲述到鼎盛。。。。

LACRIMOSA - ANGST, 1991, mixed media
ANGST - 1991
小丑TILO WOLFF在巡回马戏团中表演杂耍,这次他们来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城镇,天空中弥漫这寒冷的气息。同往常一样,不管他怎样努力,都未曾有一个人真正关注过他。一个无足轻重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在众人欢笑之后命里注定被人遗忘。。。。

LACRIMOSA - EINSAMKEIT, 1992, mixed media
EINSAMKEIT - 1992
喧闹的演出过后,人群散去。孤独的小丑TILO来到空无一人的冰原上,静静的坐在那。若有所思,怆然泪下:“我的一生就会这样渡过么??”
天边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小丑身后长长的投影中一些图案浮现,叫人隐隐担忧。。。。

LACRIMOSA - SATURA, 1993, pencil
SATURA - 1993
与此同时,在那遥远的黑暗的充满烛光的哥特式教堂里,黑暗女神ANNE正从神殿的深处托生出来,她那赤裸的身体,充满诱惑和妖异魅力。

LACRIMOSA - INFERNO, 1995, pencil
INFERNO - 1995
黑暗女神ANNE NURMI张开了她的翅膀,将小丑TILO带到了古老神秘的Gothic都市。她那妖异的妆扮和黑暗风采将小丑征服,那充满爱欲火焰的酒……从此他们相伴在一起。。。。。。

LACRIMOSA - STILLE, 1997, pencil
STILLE - 1997
空无一人的歌剧院中,小丑WOLLF在黑暗女神ANNE NURMI的鼓励与引导之下终于抛弃了那叫人调笑的杂耍,拿起提琴,准备实现自己的梦想。。。。。

LACRIMOSA - LIVE, 1998, pencil
LIVE - 1998
小丑WOLLF终于站在了万人瞩目的舞台中央,成为众人的焦点。他的音乐叫人倾倒,他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那些灵魂……小丑成功了!!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但神话没有结束。。。。。

LACRIMOSA - ELODIA, 1999, pencil
ELODIA - 1999
小丑亲手埋葬了这段神话恋情,过度的爱使他不能自控杀死了女神,抱着她的尸体缓缓走向那黑暗宫殿的尽头。。。。。


LACRIMOSA - FASSADE, 2001, oil painting
FASSADE - 2001
突然峰回路转,中世纪古堡式的建筑内却举行着摩登的时装展示,充满诡艳的戏剧性色彩。小丑TILO WOLFF正在后台默默的关注着。。。。


LACRIMOSA - ECHOS, 2003, pencil
ECHOS - 2003
气势宏伟的三桅帆船上,小丑远航寻找往日的爱。。。

LACRIMOSA - LICHTGESTALT, 2005, oil painting
后期的三张专集
引人入胜的当然少不了那些使人沉湎于痛苦中不能自拔的优美旋律,特别是1999年的那张惊世巨著Elodia,伦敦交响乐团的鼎力相助,使Lacrimosa更增添了交响黑金属那份独特的瑰丽,悠扬中蕴含着悲戚,黑暗中还是孤独无援。想起Metallica也在1998年时与三藩市交响乐团携手上演了一场古典与金属交映生辉的巨献,但比起Lacrimosa在英国伦敦的这场被誉为“血与泪的黑色舞台剧”还是稍逊一筹,因为单单从文化背景来看,欧洲所受中世纪时代的影响十分深远,Lacrimosa的祖国――德国更加是中世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在歌曲中不仅有中世纪遗留的烙印,同时也有新复古派的手法。
只要是Gothic Rock/Metal的乐迷,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Lacrimosa!Lacrimosa这个字源自於莫札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Requiem)当中未完成的安魂弥撒(Lacrimosa),选用这个字做为团名,也注定了Lacrimosa悲愁的音乐风格,以及与莫札特的关系。聆听《Elodia》,人们会下意识地把他们的音乐分类。单从表面上,你会把他们归入歌特,但 Am Ende der Stille等歌曲中伦敦交响乐团和其他乐团的介入已经强调了乐队的古典趋向。Lacrimosa的音乐与莫札特的贴近显而易见, Lacrimosa(更确切的说是Tilo Wolff)的音乐可以看作由莫札特派生而来,无论是旋律、音色、还是贯穿歌曲的主音调韵律。An Ende der Stille明确地传递了这样的相似性。明亮的全交响器乐段落开头,庄严的号角和绷紧的双簧管掠过悦耳的情绪;三角铁和混合的韵律纹理也在稳妥的处理中亮相;音乐在这里被精妙的分配至2个线程……整张专辑表现了乐队深厚的古典功力。同时乐团也以小丑图像做为团徽,藉以引喻在小丑欢乐表面背后的空虚孤独.Lacrimosa的成长恰好应证了上帝造人的神话模式,而一个亚当和一个夏娃创造出来的是后来的全部世界。Tilo Wolff作为荒芜时代的亚当,在他20未竟的青春岁月里便推出了Angst这样的哥特经典——它同时预示了一颗暗潮之星在若干年后的璀璨和灿烂。
ich verlasse heut dein herz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