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行车道存在的意义
工业时代到来之前,城市功能仅是为农村服务的贸易中心,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极为有限,当时的城市是绿色的,但在短短300年间,工业发展让城市从绿色变成了灰色。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都经历着小汽车交通不断排挤和破坏其他交通方式的过程,当汽车拥有率达到每千人200辆之后,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受到了严重的排挤,最终导致一方面是市民出行难,一方面是大量的汽车拥堵在城市的各种道路上, 耗费能源,污染环境。在日本东京,当地面道路严重阻塞后,不得不在地下建设新通道,但这与血管病人进行搭桥手术差不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在建设的浦东“东西通道”也同样如此。 应对这样城市的弊病,纽约采取的方法是,在过去的3年中,新修了620英里的自行车道,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在2008年达到18.5万人,比上年翻了一倍多。 为了缓解交通、环境压力,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但有关专家指出,一座城市的地铁、公交、汽车等交通再发达完善,都不能解决末端的交通问题,而自行车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关注自行车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来说举足轻重。自行车所能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增进骑车者身体素质等。
二、我区自行车道的状况
曾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其他几家规划部门的专家在为浦东新区作建设规划时设计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然而在规划方案对外公布后,却并未实施。
在浦东不少地区,自行车道逐渐被侵占、挤窄、取消现象比比皆是,如被誉为“东方香榭丽舍大街”的全长约5.5公里、宽100米的世纪大道,虽设有宽畅的非机动车道,却一直禁止自行车行驶;如东方路,浦电路以南路段是允许非机动车通行的,但是道路西侧却没有修筑自行车道,导致人行道上人车混行,交通矛盾不断;再如张杨路沿线的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出入口设置在自行车道上,导致沿线民生路、南洋泾路等地铁站的非机动车道被阻断,自行车不得已绕上人行道或公交专用道。而在不少学校门口,自行车道成了机动车的停车场所。随着新浦东的整体规划,如果不及时恢复、疏通和建设自行车道,将会给未来带来交通捅堵、环境恶化等问题。
三、恢复疏通建设自行车道
当今社会都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自行车道的布局、规划与建设将是城区决策者与设计者所需重点考虑的方面。只有城市交通系统实现了绿色化,城市才能最终实现绿色化。因此我们建议: (一)新区政府与规划部门、主管单位,加强宣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学习杭州经验,充分意识到发展“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性,在浦东城市道路规划中,重视自行车道的设置、保护,道路设施不能取消自行车道,不能人为造成自行车通行不便。 (二)组织专家对城区的现有道路设置进行考察分析,对于有条件的道路,如世纪大道,应该恢复自行车道,另可选择一些较少机动车通行街道,辟为自行车专用专用车道。 (三)注重提供骑车人可能需要的各种服务。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市场。在大型公共场所、商场、景点等外面设置存车场,方便停放自行车。 (四)在规划上,强制要求新建办公楼必须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已建办公楼地下停车库专辟自行车停放处,为骑车上班的人提供更多方便。同时,应在整个陆家嘴地区的所有街道,包括新区办公中心,允许自行车通行。 (五)加强管理,对侵占自行车道的现象加强劝阻与处罚力度,重视保持自行车道的畅通无阻。 (六)新区政府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鼓励干部和公务员以自行车出行,并逐步在整个浦东新区推广环保低碳出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