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关村在线 树道
自中国电子配件产业诞生之日起,光磁设备便以多媒体计算机的象征,成为配件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和不断更新,光磁厂商也随着产品的变化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淘汰与竞争的循环。而在2004年,被预测为传统光磁产品终结者---DVD刻录的争夺,更是各光磁厂商,为投身下一时代所必须做出的最后努力。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爆发性的战争,这也同样是一场事关生死的最后一搏,同样,这也将成为一场没有硝烟,但铭刻着光磁从业者血与泪的终极之战!
竞争到了最后时刻
回顾以往,光磁产品已经历了几代的变革,而在每次变革中,厂商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来到2004年,在DVD刻录机上的这一战,我们也同样看到了新的战术与策略。
作为一个IT媒体的从业者,对厂商减少对媒体的投入是颇为敏感的。从进入2004年开始,光磁厂商纷纷减小了在媒体上的广告投放,有的甚至将这部分资金全部收回。这与DVD刻录机即将到来的火拼极不相符,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光磁设备一直以来都属于配件中的低价产品,而作为配件产业中一个重要枝干,它的竞争方式走着一条与其它产品毫不相同的道路。在光磁市场建全之后,各厂商第一轮采取了铺货战的策略。通过延长回款期,提高产品利润率,提供优惠的价保政策,各厂商在中关村的市场中可谓寸土必争,尽全力将自己的产品铺到各柜台进行销售,从而使产品得到更高的曝光率。
在第一轮竞争之后,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用户知识开始不断丰富,这种市场表象所产生的作用开始下降。另外,由于资金压力过大,开始实行的这些政策已不再符合新的市场要求。于是第二轮广告战全面打响。
在广告战盛行的2000年至2003年间,各厂商不断的推出新概念、新技术加以炒作,不断提高产品在某方面的市场优势,主要拉动电脑爱好者的购买需求,在竞争中,不少厂商的确得到了极高的市场回报。然而同时厂商所负担的高额广告费,也大大缩小了利润率,叫好不赚钱的状况,使各光磁厂商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新一轮的竞争我们想叫它实力战,这是一场真正刺刀见红的战斗。从2003年底光磁市场的价格大战中,这场新的战役便已经登场了。
价格战是实力战的一部分,说白了它拼的就是各厂商的资金实力。在面对超低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现状时,能够通过自身的资金实力闯过这一关,才能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占有率。而在这一部分当中,赔不起的厂商理所当然的消失了。
技术战也是实力战的一部分,这回可不是媒体上被吹的天花乱缀的新概念,而是在降低成本上需要用到的技术,整合芯片,优化结构,最大化规模效应所来的利益,这一切可以说是被逼的,但也是各厂商奋勇向前的动力。
广告战是不能再打了,也不如说是不用再打了。现在的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鱼龙混杂的小河沟,存在的厂商已经屈指可数,价格已经成为抢压市场占有率最好的武器。而广告费用所造成的高成本,已经是光磁品牌成功的羁绊,剔除它无可厚非。
这种战场的转变是一种成熟,它是市场、用户、厂商等多方面趋于成熟的综合表现。而它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当厂商意识到要以实力竞争作为根本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新的价格战,新的渠道战,以及新的媒体战便有了坚实的依托。虽然这种改变是艰难的,是需要一些品牌倒下的,但这种竞争最终得到的将是大浪淘沙般的结局,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所愿意看到的。
DVD刻录机之争刚刚开始
美达是DVD刻录机产品上市后,动作最为频繁的一个品牌,其中699元6x(可升级8x)的DVD+RW,使很多人认为DVD刻录机的竞争高潮已经到来,其实不然!
我们首先承认,在DVD刻录机诞生之后,美达等品牌的大幅调价,是DVD刻录机以极快的速度走向市场普及的重要因素,但对于这一轮竞争而言,这只是拉开了一个序幕而已,只不过由于这场“戏”会空前盛大,所以仅序幕就已经让人兴奋不已罢了。
从光磁产品竞争的规律上看,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厂商在上市时间和良品率上的竞争,这个竞争除了上市时间的早晚外,其它均是对厂商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的考验。谁能更快、更好的解决新一代产品所存在的缺陷,谁就将获得胜利。而这更多的是企业形象上的一次升华。
第二个阶段是在量产阶段。在这时,有能力的厂商已经可以稳定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规模效应开始体现,成本开始下滑。这也是一次时间的比拼,谁能提前进入这个阶段,谁就能最先挑起价格攻势。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调整一下利润率,来一次惊人的降价动作完全可能。现在的DVD刻录机就处在这一阶段上,而美达便是这个阶段中的领先者。
第三阶段也是最为激烈的阶段,随着各厂商在生产工艺,制造流程等方面的成熟,产量开始稳定。同时,由于市场售价的一步步下调,市场占有比例越来越高,厂商间的竞争在此时将进入白热化!
DVD刻录机属于一种多功能集成的光磁产品,在设计初期存在着很大的整合空间,由于在之前的阶段,各厂商忙于在性能的稳定,和生产工艺的提高上下功夫,因此DVD刻录机结构上的优化只能在此时开始。
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成本必须进一步下调,光磁厂商也必然会要求原材料厂商(如芯片厂),在降低原料价格的同时,实现整合,从而进一步控制价格。而这也仅仅是在成本上的。在这个阶段,厂商为了能使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疯狂打压价格的动作便会频频出台,而DVD刻录机的价格底线,也必然会在这时出现。(详情请看《2004DVD刻录机能降多少钱?》)
第四个阶段将是稳定期,没有了惊涛骇浪,价格也趋于稳定,生存下来的厂商也将会形成相应的垄断格局。
存在这样的竞争规律,我们不禁要问,DVD刻录机的第二阶段要经历多久?一个厂商的朋友给笔者一个肯定的答复:今年上半年肯定会结束。
战争的结局
其实这不用多说,这样一场大仗下来,肯定只有有限的几个厂商最终获得生存的砝码,而市场也将就此更加纯净。这里想预测的是:一番洗牌之后,那些厂商会以一个怎样的形式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软驱的现状。软驱现在的市场销量少的可怜,而生产软驱的厂商也是少之又少,虽然利润微薄,但现在每个厂商间所匀到的销量已经可以令各自满意,总体利润自然不在话下。
光磁厂商在这一轮竞争之后当然不会很快进入软驱现在的状况,尽管蓝光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仅以现有的光磁产品线来说,光磁产品的种类仍很丰富。当DVD刻录机的竞争高潮退去后,几个有实力的光磁厂商很可能把工作的重点,放到自身产品以及品牌的定位上。高、中、低端各自划出一片领地,若大的光磁市场足以喂饱寥寥几个厂商。而那时再谈竞争时,我们可能会说:在高端的这两三家厂商谁更强?
写在最后:
竞争不可能消失,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无论是惨烈也好,悲壮也罢,竞争给了所有人前进的动力,也给了市场勃勃的生机。DVD刻录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中国的配件市场也还很年轻,血与泪、生与死也只是业界众生必须经历的一段磨练罢了。
2004的这场光磁大战,我们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