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豆包出疹记

大力猫水手 2014-5-7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2014、4、29中午,豆爸打电话说,豆包发烧38.3度,中午饭也不爱吃、奶也不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豆包要出传说中的幼儿急疹了,因为这是他从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发烧。于是,我便很镇定地告诉豆爸,先物理降温,贴退热贴、多喝温水、给豆包洗温水澡。洗温水澡这一条直接被pass了,因为怕孩子的体温再升高。好吧,只能这样!不一会儿,豆爸又来电话说要带孩子去医院,爷爷奶奶都不放心!在不是很情愿的情况下,我带豆包去了医院,从脚踝处取的血,验血的结果是病毒性感染,开了中成口服药,还有嗓子喷雾,让带回家继续观察。
回家之后,给豆包吃了药(基本上也没吃到多少,都让他给吐出来了),就继续测量体温,基本上在38度5左右。半夜,豆包的体温到39度2、3。所以,每半个小时给他进行一次物理降温,每半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但是,体温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4月30日,因为妈妈要做手术,我和豆爸一早便赶到医院。豆包这一天的体温并没有进行测量,爷爷、奶奶给豆包吃了一天的药。在下午5点15分左右,因为豆包开始闹腾,奶奶又给吃了一次布洛芬,使豆包的体温一度降到37度5。豆包从5点来钟一直玩到晚上9点左右。这其间,豆包吃了点小米粥,喝了大概100ml的奶。
后半夜开始,豆包的体温一路飙升到40度2,豆爸不断地给豆包物理降温,但是效果不明显,他的体温基本上都在40度左右。
5月1日,一大早上,爷爷奶奶得知豆包烧到40度,强烈要求我们去医院给孩子扎吊瓶。拗不过老人,我们只能抱着豆包开车到市内,其实已经到儿童医院的门口了,我给朋友打电话询问,她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一样,都是幼儿急疹,不建议去医院。于是,我和豆爸带着豆包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家后,就是给豆包幼物理降温,不断地喝水、喝水,再喝水,并用温水给豆包泡脚。按正理,豆包的疹子应该在傍晚时出来,但是等了一天的结果是疹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而豆包的体温丝毫也没有降低的迹象。相反,豆包一天叽叽歪歪的,总是找人抱,尤其是找我抱,这一天都挂在我身上。偶尔有的时候,他也会用小手指着方向让我带他去这儿去那儿,也能玩上一会儿。
半夜,豆包的体会还持续在39度左右,明显的是高烧不退让豆包的嘴唇都起了一层白白的、薄薄的皮儿。
5月2日,第四天,豆包的身上一个疹子都没有,我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判断真的错了。而豆爸明显是受不了,不断地催促我带孩子去医院,实在不行就打吊瓶。我一直抗到下午2点,看着豆包依然是高烧不退,我也选择了去医院。来到儿童医院之后,半个小时之内,给豆包又验了一次血,灌了一次肠,给豆包折腾得不轻。验血结果出来,医生一看,告诉我们孩子白细胞过低,要立刻扎吊瓶。此时,我受不了了。但是医生的话也让我半信半疑,我和豆爸分别给朋友打电话咨询。同时,我们俩带着豆包去了三楼的输液大厅,看到一个个不大的孩子从头上进行输液,我就更无法淡定了。询问三楼大夫无果后,我和豆爸带着豆包去诊所给他进行了肌肉注射——喜炎平,是成人用量的三分之二。扎针的小护士不够专业,豆包在疼痛乱动后,她迅速地给豆包注射完。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豆包又累又难受,他睡了大概半个小时。
回到家之后,豆包的体温已经降下来了,在36度5左右。只是不知道他是难受还是怎么的,不断地嗷嗷哭。我抱着豆包也忍不住了,他哭、我也跟着哭。也不知道豆包闹了多久,我现在能依稀回忆起的是豆包九点来钟和豆爸在床上玩了一阵子。而我已经累的睡过去了。大约晚上十点来钟,豆包又开始大哭起来,是那种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哭了能有十五六分钟,在十一左右豆包睡了。此时,体温一切正常,就是疹子还没有发出来。
5月3日清早,我就掀开豆包的衣服,希望能看到疹子。但是再次让我失望了。在中午前后,最先出疹子的地方是豆包的背部,紧接着头上、前胸、大腿根部。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猩红的疹子,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地儿。
直到5月6日,豆包的疹子才完全退去,吃饭、喝奶、游戏恢复正常。
炒鸡啰嗦几句:
1、关于工具:家庭必备耳温枪,快、准。
2、关于症状:宝宝第一次高热基本上是幼儿急疹,没有感冒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等。能吃点饭、但是不爱喝奶,需要喂几次后才能喝平时奶量的一半。但是偶尔还能自己玩会儿,精神状态不错。
3、关于物理降温:贴退热贴、用温水泡脚、不停地喝水。喝水最重要,尤其是半夜,尽量每半个小时给宝宝喂一次水,一定是温水。
4、关于吃药、打针、扎吊瓶:崔玉涛的观点是体温超过38度5以上必须吃退烧药,美林、泰诺林交替吃。但是幼儿急疹和感冒发烧还是不同的,所以父母要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来决定是否给吃药。幼儿急疹其实是没有必要给打针、扎吊瓶的。疹子出来,烧就退了。
5、关于长辈:宝宝生病时,如果有条件,就爸爸、妈妈自己照顾孩子,这样会避免很多家庭矛盾。我们不能否认老一辈的育儿观念,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传统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所以,为了家庭的和谐,爸爸妈妈此时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7 粉丝
  • 7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