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金秋之韵 ——冰峪沟于下屯油画风景写生

山南海北 2006-10-18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此次去冰峪沟于下屯画画,使我想起前年姚导带队去淄博鹅庄写生,及去年暑期在天津蓟县长城边上的写生,特别对姚永老师的话和王克举老师的画记忆深刻。
    东四八条的姚导对个人语言的训练;对写生的目的及画面处理等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虽然写生回来的作品不是十分的理想,但仍获益匪浅。
    过去对抽象构成理解的不够深刻,在画面上的表现更是不能明确,在天津与王克举、王琨一同写生中,感到他们对场景的理解和理性的思维、画面的分析与把握和冷静的处理是那么的游刃有余;而自己对作品的主题、意境的表达等等多方面,还是缺乏清晰明确的理解和真正对画面构成因素的细致推敲。
    谈到中国画的散点构图方式,记得王克举说道,需要细细品慢慢看,从中才会体验到整个画面的跌宕、错落和韵致。就像中国的建筑一样,不能一眼看到它的全部,却能从一廊、一阁、一窗的穿透与曲径中,欣赏到他的情致和用意,又能感受到他整体的气势与变化。中国画在构图中注重势,势是韵的基础,因此对中国绘画的欣赏是时间性的,是空间与时间一体的四维。其实中国绘画中的线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书法被喻为东方的抽象艺术。关于抽象构成,也许还有另外一种西方式科学的抽象原理,是和东方完全不一样的解读。王端廷曾在一篇《中国人为什么看不懂抽象画》中谈到过这种抽象的原理。它应该是一种几何学。这种抽象构成应用到艺术中纯属于科学进步的推广。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合理的即是带有科学性的。不论绝对均衡还是相对均衡,也不论一笔一划的抑扬顿挫到通篇的启承转合,将艺术家的情绪丝丝入扣地融入画面其中,纯粹性、精神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才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必将影响到我的笔下。
    此次写生的成行,得益于大连轻工学院艺术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廖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许多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了!
    更多写生作品请浏览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csb


[ Last edited by 山南海北 on 2006-10-18 at 22:1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7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南海北 2006-10-18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2 粉丝
  • 0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