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听证会上,市交通局提出了两套推行时距并计的听证方案。同时,为解决超出城市运营区域返程空载问题,拟对营运里程超过20公里以上部分,加收公里租价(2元/公里)50%的空载返程费;为缓解油价调整对出租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油运价格联动机制的建议。
听证内容
(1)时距并计
方案1 车辆时速低于12公里时,累计计时,前5分钟免收等时费,5分钟以后,每分钟收取0.30元等时费。
(2)增加空载返程费营运里程超过20公里以上的部分加收公里租价50%的空载返程费。
(3)燃油价格联动机制建议以2011年2月20日调整的90#汽油价格(6.54元/升)为基数,当90#汽油零售价每增加1元/升时,经批准可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1)实行时距并计计价方式
听到要调整价格,开了听证会,一阵心喜。看过了报道,知道了会议的情况之后,一阵心寒。
只是想提几个问题,谁知道的,告诉我一下下:
1、听证会参加人,是如何产生的?
消费者:王希兰、朱卫东、刘金娥、刘慧娟、任清辉、李俭波、陈丽清、张新政、葛志芳、墨丛山。
这些消费者是怎么定的?每个人的收入情况如何,是否是不差钱一伙的?平均一天打几回车?通常都走什么路线?堵车不堵车?
有关其他利益相关方:刘长胜、张玉福。
很是不了解,相关利益方是谁?是什么相关利益?
专家、学者:赵宁、尹晓琴。
神呐,原谅我吧,这两个专家是什么的专家?我不知道,他们的主研方向是什么?研究成果是什么?关注多少民生问题?有知情的给我介绍一下吧?
2、方案是谁提出来的,帮我回答几个问题,好不??
疑点一:政府对交通管理不利,由市民埋单?天经地义还是强J民意?
疑点二:政府对出租行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应该反思了。目前,出租行业最辛苦的是司机,最无奈的是打车的,最幸福的是出租车公司或是出租车主,最应该反思自己的是政府。政府卖出租牌照,几多钱?出租车主或是出租公司靠牌照赚了多少钱?如果政府把出租牌照改为不限量、无偿发放,政府按合理收益核算出租车收费价格,通过市场来调整出租行业,或是一个惠民利民的好主意。如果没有了政府的收费、车主的收租,大连的出租车价格应该在1.2至1.5元之间。出租车价降了,很多问题都解决了:私家车少了,交通拥堵解决了,市容环境改善了,无论是投资环境、旅游市场,都可以跟着红火起来,社会收益巨大,远远超过政府和车主的那些收入。
疑点三:超过20公里以上再加收返程空驶费。以前大连的出租车有“往返”一项,那时往返比单程要便宜近1/3。后来,取消了往返,也就意味着涨价了,那时政府也好,出租行业也好,都不承认是涨价了,那时给出的理由也是“空驶”、“油价”等原因;这次有创意地提出了超过20公里以上的要加钱了,以后我打车只打到19.9公里,立马下车;如果该车不掉头走掉,我再上了车重新打票,继续我的行程。
疑点四:对听证的意见,官方好象没有什么回应。我们可以预测一下,听证会的内容,就会成为政府决定的内容,三毛或是三毛四不是原则问题,除了些条可能有个选择外,其他的听证项目,就如我们经历的煤气涨价听证一样的,在政府的决定里不会变的,在大家的一致拥护和理解下,顺利地涨价成功。
欢迎光临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https://bbs.runsk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