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返回首页

葛春家的个人空间 https://bbs.runsky.com/?11988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国外法定结婚年龄看中国式教育

已有 698 次阅读2012-2-13 14:16

    基于中国的国情,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法定结婚年龄最高的国家,很多高中、初中学生在上学“早恋”的时候,同龄的外国人已经是老夫老妻了。

    大多数国家的合法结婚年龄大多在18岁或16岁。各国法定最低结婚年龄 中国香港16岁; 中国台湾16岁; 伊朗9岁; 荷兰12岁; 俄罗斯14岁(2002年前为16岁); 菲律宾男16岁,女14岁; 韩国法定结婚年龄:男18岁、女16岁以上。未满20岁者,要申请结婚时必须有父母的同意。英国16岁; 德国18岁; 法国男18岁,女15岁;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认为,合法结婚年龄不应低于15岁。但因宗教、民族、种族、地区、生育政策等因素,尤其在穆斯林国家,法定结婚年龄普遍低。

    在国外结婚早,“早恋”在国外就不能算是问题,那么“早恋”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呢?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上学期间,至少是上大学之前不能处对象,这是最重要的“死命令”之一,也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一旦发现,就会被家长、被老师、被身边一切大人认定为“坏孩子”,使用一切手段拆散。可是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很多恋人都是从高中一路走来,恋爱长跑七年、八年甚至更多,最后“修成正果”了,他们的家长始终“没拦住”,结果到了最后双方家长互看了准女婿、准儿媳还都觉得不错,挺乐呵的。重要的是,修成正果的情侣并没有影响学习,是顺利的考上了大学。

    对比国外,我们中国的家长们是不是把男女谈恋爱弄得太过神秘、太过恐怖了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把朦胧的窗纸捅破呢?

    有些人说,中国传统优秀的东西就应该保留,不能受西方文化影响。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们看看什么是优秀的东西,什么东西应该保留。在中国古代,少女是不能随便出门的,深藏在深闺中,和自己同龄的男子几乎见不到。唯一见到自己丈夫的那天就是洞房花烛夜时,因为婚姻是由父母包办,是作为男女两家利益交换的工具。这种制度能要吗?

    时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七八十年代,这个时期的年轻男女,基本上有一次恋爱经历,那就是和自己的老公。如果男子多谈几次还没结婚,就会有人说“不正经”。女子要是这样就诋毁“不着调”。买个东西不合适还要换一换,谁规定处对象一个就得结婚啊?难道要继承的东西就是这些吗?

    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今天,不必再把男女恋爱的事情遮遮掩掩,越是遮掩人们就越是好奇,对孩子的发展越是不利,让孩子对性、对恋爱有个正确的认识,只要不影响学业,你管他处不处对象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