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老爸•小女•初中系列(再回首)

烧茄子 2011-12-16 07:4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这个证明很精准。

    哈哈,不过谁让你们证明了?  这道题有要求证明吗? ...
水潭 发表于 2011-12-15 22:28



    木有出息;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1-12-16 07: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写得不错呢。
水兄,俺给水姑娘个建议:所有句子只要不是用连词连起来的(and, so, because  等等)都要 ...
hotcoffee 发表于 2011-12-15 22:57



    Good advice. Got i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烧茄子 2011-12-16 07: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一小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

话说一幼儿园迎来一批小朋友,老师开始授课,问:1+2=?   小朋友面面相觑 ...
水潭 发表于 2011-12-15 22:45



    想整歪歪话暗讽不是?小样

咱能教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烧茄子 2011-12-16 08:2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一小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

话说一幼儿园迎来一批小朋友,老师开始授课,问:1+1=?   小朋友面面相觑, ...
水潭 发表于 2011-12-15 22:45



    尝试着续一下这个笑话:lol

丙家长听到孩子这么问,刚想告诉孩子是3,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孩子太聪明,一个3根本应付不了......伸出3根手指?一个味儿......弄个能抵挡半天的吧,就在孩子脑袋上轻拍了三下,然后告诉孩子,你自己想去吧。
半夜12点,家长房间的门被敲开了......
晚上刚给孩子讲完悟空学艺......1+2=3可怎么讲啊,大半夜的,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1-12-16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尝试着续一下这个笑话

丙家长听到孩子这么问,刚想告诉孩子是3,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孩子 ...
烧茄子 发表于 2011-12-16 08:22



    哈。哈。哈。哈。。。。。。。。。: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1-12-16 09: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木有出息
烧茄子 发表于 2011-12-16 07:42



    木有出息?
    这道题你们大部分家长上来题也没看懂,就左右开弓,噼里啪啦一顿狂拽,要是你们是老师估计全班同学都被你们搞趴下了。

    这道题这么多家长没有看明白题,说明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将题为孩子讲懂,而不是画蛇添足讲证明。如果觉得这道题让学生证明有必要,一周以后重新出一道这道题的证明题给孩子做,那个时候做比开始做效果好的多。

    教学讲究张弛有道,不将问题复杂化,每次最好只解一个问题,这样保证焦点集中,可取得最大效果。

    茄子的数学脑袋用于教学,必须收敛蠢蠢欲动的证明冲动,还教学循序渐进的本来面目。此为逆耳良言。
   
    哈哈,我咋这么愿意说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习习谷风 2011-12-16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这样的家长孩子想不出息都难。;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烧茄子 2011-12-16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木有出息?
    这道题你们大部分家长上来题也没看懂,就左右开弓,噼里啪啦一顿狂拽,要是你们是老 ...
水潭 发表于 2011-12-16 09:26



    大家都愿意说教,论坛论坛,不论哪有意思,我啰嗦我嚼情(矫情容易误解)可不是为了争面子,咱们,就论个事儿。:D

我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如果你被孩子问1+2=3,你只简单地告诉他是3?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当然了,孩子小,都不知道什么是所以的时候肯定不会跟孩子玩对牛弹琴。你孩子初中了,我孩子高中了,你我都高中毕业了,探讨探讨,又有何妨?
贴点儿东西,昨天刚拿到手的教师用书里“编者的话”里的一段,很有共鸣,牛哄哄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潭 2011-12-16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水潭 于 2011-12-16 14:54 编辑
大家都愿意说教,论坛论坛,不论哪有意思,我啰嗦我嚼情(矫情容易误解)可不是为了争面子,咱们, ...
烧茄子 发表于 2011-12-16 11:50



    哈哈,茄子,探究探究没问题。 我很多话都是开着玩笑说,否则一个帖子沉闷无比,没写下去的动力了。

    探究探究我很高兴,其实有的帖子我贴上来我就知道会被探究的。 :D
    这个题我也知道会热闹。  
    热闹中把我的观点亮出来。  我更愿意一道题的第二层探究不在第一次谈,等孩子将第一次探究搞得明明白白的,再找时间卖个关子,让孩子进行第二次探究,而且我对第二层探究的期望是孩子通过第一次学习可以自己完成第二层探究,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我把自信心和兴趣放在比学知识更高的层面对待。其实我所有的帖子都会贯穿我这种理念。
   你贴出的编者的话很好,但我也有意见保留,在你的帖子我有回答。现在没显示,等显示出来了,我再把它贴在这里。
--------------------------------------
显示了,贴在这里:
学理科就是学习逻辑思维能力,这句话大赞!
    从我自己的经历看,理科给了我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过最后一段话不敢苟同,书上的知识不需要掌握,不需要掌握你写在那里干什么?教科书的老师需要知道,高考的指挥棒是最高指示,你口头说不需要掌握,学生老师就敢信?学生敢不搞明白?
    另外很多探讨性的东西,只讲半句话,让老师带孩子探讨,这种方法对于优秀的孩子确实没啥,也许还有些好的效果,可是教育讲究公平,那些成绩一般的孩子如果一旦课堂上无法领会明白,课后复习将失去可以参考的东西,因为书上压根就没写。并且,家长想辅导,都缺乏参照物。 再说句极端点的,你要是碰到一个水平差的老师,也许都教不明白孩子。
    高中的课本不知道,初中的课本此种现象很多,可怜那些中等偏下的孩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毁掉的。
    所以我有时看他们的教材,就想这是哪些白痴拍脑袋搞出来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s1997 2011-12-16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看了半天帖子,就这篇最有价值 ,回一下吧:跟姑娘沟通一下,每天5道计算题,看是否可以接受和坚 ...
水潭 发表于 2011-12-10 17:14



    补作业来了,水潭的帖子水平有点高,没点墨水真不敢插言,俺这样的只好潜着,而且还得深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0 关注
  • 14 粉丝
  • 19 帖子
 

天健社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