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好初中生活的第一步
伴着秋风徐徐,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对于那些刚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一新生来说,自己也将面临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只有认真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为了迈好这初中生活的第一步,建议新生们入学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 适应环境学会交往
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要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同学们就应该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可以通过参观校园,了解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激发对学习环境的热爱;还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等形式,尽早消除师生间,同学间的隔膜;而即将开始的军训生活也会成为同学间相互熟悉,增进情谊的平台。
二.课程增加改变学法
小学阶段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而到了中学将增加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随着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同学们将会感到应接不暇,不知从何下手。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因此,初一新生在学习上要主动适应,制订计划,改变学法。
第一,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重点听,这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有问题就大胆问,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把听不懂的知识留到明天,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否则学习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到了高年级就难以弥补了。
第二,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要解决科目多、学习量大的问题,最好方法就是制订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如新学期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可以找个竞争对手来激励自己;此外还有短期计划,也就是周计划、天计划。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地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第三,要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灵活性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同学们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做到事半功倍。
三.欣然接受新的制度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重要一环是欣然接受学校的管理制度。初中学校的管理相对小学来说更严格,不仅有《中学生守则》的要求,还有校规、班规的要求。这些制度是保障学生顺利进行学业的前提条件,如果初一新生能够在心理上解除抵触情绪,欣然接受新制度,就会为顺利渡过“小升初”的衔接关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往往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常常把自己置于和别人比较的地位。这样虽然有利于激发上进心,但也很容易因其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对于初一新生而言,还应注意到新集体后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进入初中后,不少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对于这些同学而言,最重要的是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初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学们有3年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正确评价,并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不仅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学生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以昂扬的心态迈好初中生活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