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ori21 于 2011-8-5 08:50 编辑
和大家共同探讨、分享教育子女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关于目标—— 尽早确定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目标是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确定一个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越早越好。儿子上了初中时是把8中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当时在他眼里,8中就很难企及,更别说24中了,是遥不可及的!初一时的成绩在全年级中偏上水平;
刚上初三时,在一个周末带他去了24中,学校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告诉他这是大家眼里最好的一所高中,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都是一流的,这是你奋斗的目标!如果你能在这里渡过三年的高中生活将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达到与否先不要去想,但要有为之努力的目标!从此在儿子心里24中就是他的目标,每当有人问起要考哪一所高中,儿子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24中!当然不忘补充一句:但够呛能考上。;P 直到初三下学期的区模和一模结束后,他才觉得24中或许有点希望。
关于沟通—— 一定要和孩子成为朋友!
初中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强,不能一味强制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家长制的方式一定要摒弃;要多沟通,知道孩子的内心;细致观察,注意孩子的动态;吃饭、休息的时间都可以成为和孩子交流的良机;对孩子做的正确的地方要及时表扬,对待不妥言行要耐心疏导;和孩子敞开心扉,诚恳说出彼此的想法,成为孩子可以依赖的朋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孩子的朋友即是父母的朋友,一样要关心他们的朋友,这样他才觉得你值得信赖,把你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
关于成长—— 和孩子共同成长
可以说和孩子共同努力是在初三的时候。儿子属于听话懂事那类,初一时很喜欢电脑,也对他控制不严,基本是在轻松加愉快中渡过的。初二是转折期,密切关注孩子动向,适当调整教育方式和策略,除了第一次的大吵还有几次的争执,基本顺利、正常渡过青春期。初三时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最大所能的关怀,一同付出了努力。无论在网上还是帖子里只要看到有利于提高成绩、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等有利于身心的好文章必拷贝下来,在合适的机会让儿子看,给予指导;生活中关心体谅并理解他,全面做好后勤工作,和孩子培养出浓厚的感情,情感教育不容忽视。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这样才不落伍,与孩子共同成长!当然任何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了风雨、挫折,只要坚持努力,终有收获!
关于补课—— 让弱科变强强科更强
补课是许多家长一直很纠结的问题。到底应不应该补?怎样补?才能既没白花钱又没白费功夫? 我认为补课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使弱科变强,强科更强!
儿子在小学时语文的作文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拿起笔,就不知从何写起,写了也是言之无物,几句话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一篇作文下来,时间花费的不少,但也没写出个像样的文章。于是针对儿子语文相对来说弱的特点,在初一的下学期找到了一位语文老师,跟着她开始了第一次的补习。后来这个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教了,又换了个老师,主要是讲课文分析阅读理解等知识,一直坚持到中考前。因为感觉自从儿子补习了后,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阅读文章古文分析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效果明显,所以没有间断过补习。
数学一直以来是儿子的强项。但是在学校,毕竟老师的授课要考虑大多数孩子,只能讲些基础知识,课本内容,对知识的扩展不能进行的太深。在带儿子去听了一堂课后,儿子就喜欢老师的授课风格,要求去上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的孩子大部分数学都很强,所以老师以知识的拓展为主,每次出的题都挺难,先让孩子自己回家去完成,下次课开始讲授,慢慢地让孩子的解题思路得以扩展。
在儿子小学初中这九年当中,从未让孩子提前上过任何科目。在新开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时,儿子曾一度要求去提前学,说别的孩子都提前学,怕自己落下来。我说,凭你的聪明和基础,况且理科那么强,根本不用提前学。而且提前学有个弊端,就是在本校老师上课时你就会觉得我学过了,反而不再认真听讲,这样不是适得其反吗?儿子的物理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这次中考中化学得了69分!再一次印证了补课未必就好。关键在于课堂40分钟,必须集中精神听讲,并适当做笔记,认真做作业,作业就是每天对新授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如有不明白之处尽快弄懂,不能积攒漏缺,漏缺多了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对这门学科丧失信心,要做到防微杜渐。
有的孩子全科都在外面补,大人孩子一到周末就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反而忽视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况且孩子的精力毕竟有限,忙于课外,课内的基础知识可能就会忽略,该掌握的反而没有掌握好,反而是事倍功半!
暂且想到这些,渴望与家长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