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返回首页

简单说两句的个人空间 https://bbs.runsky.com/?185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冬至”成了老外眼中中国的重要节目

已有 303 次阅读2010-12-28 06:16

        印象中自己身为中国人似乎没有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目,虽听说过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我们所居住的学校Village的学生中心的墙上贴出了一张美国学生的剪报,一张用剪子剪出的世界地图上标示着世界各地的重要节目,而这些节目均为美国学生眼中的The Feast of the World(世界盛宴),标示在中国版图上的节目既不是春节、也不是中秋节、更不是端午节或元宵节,而是“冬至节”(Dongzhi Festival)。

        美国学生对这一节目给出的英文说明是:这一节目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通常是在12月22日,这一天白天最短,但过了冬至,白天将逐渐变长,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冬日尽头”。为了庆祝这一节目,中国人最常吃的食物就是汤圆(Tang Yuan),家里的每个人都会至少吃一个大汤圆也若干个小汤圆,这些汤圆一定会在一个大锅里煮,并且煮汤圆的水一般都是甜的,许多人还会喝米酒,总之冬至在中国意味着团圆。

        我无从考证这些美国孩子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信息,虽然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春节、中秋、端午、元宵等节目似乎比冬至更为重要,更能代表团圆,但从这份剪报来看,起码说明我们对冬至的节目意义和习俗还缺乏认同。然而,冬至当日新华网的一组关于老北京人吃饺子过冬至的报道打消了我的疑惑,看看新华网记者对这一节日的考证,才知道是我们这些人缺乏了对民俗的尊崇和传承了,恰恰是美国的孩子们在百科全书或者是互联网里找到了冬至,给我们补了一课。

        民俗专家介绍说,据史料记载,冬至吃饺子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其本人被后人称为“医圣”。当年,张仲景在寒冬时节返乡,发现许多乡亲耳朵被冻烂,心系百姓的他便在冬至那天做起了“祛寒娇耳汤”为百姓医治冻疮。他用驱寒药材熬制“祛寒汤”,用面和肉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给百姓吃。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就好了,于是后人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取名“饺子”,我们今天所吃的饺子就来源于此。

  冬至这一天,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这和春节的习俗是一致的。据民俗专家解释,北方人冬至吃饺子,是后人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所形成的习俗,小小的饺子,蕴含着一代神医心系百姓体恤民众的深情,彰显着中华民族治病助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为了感谢美国学生的提示,我特意到洛杉矶超市里买来了肉馅和饺子皮,在美国包了一顿美味可口的饺子。



图为美国学生制作的“世界盛宴”剪报。

图为“冬至节”成为中国盛宴节目的代表。

图为笔者在美国包的饺子。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