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连天健网--天健社区 返回首页

降心独吟的个人空间 https://bbs.runsky.com/?3354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公共租赁房让更多人力挺

已有 199 次阅读2010-3-1 12:07

        今年大连市两会期间,致公党大连市委提交提案指出,“蜗居”不仅是都市白领现象,同时也是目前一些“夹心层”的尴尬,这部分群体不仅有大学生,还包括部分产业工人、商贸企业服务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政府应通过多建公共廉租房来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这一提案若被采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制度突破。

        房价高企,许多人根本无力购房,租房就成为无奈而理性的选择。城市里,租房者除本地户籍低收入者、无力购买住房的“夹心层”外,还有更多外来人员,如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务工群体。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虽然作为住房消费的潜在群体存在着,但当房价远远超过其购买力,“变得和普通人无关”时,解决这些人群的住房,就成为政府的责任。

        事实上,公共租赁房在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内地依然是新生事物。中国内地的公共租赁房制度,首倡于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温总理的报告里,提出要建设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以保障低收入阶层和“夹心层”的居住权。就此而言,致公党大连市委关于公共廉租房的提案也是对温总理报告的积极回应。

       公共租赁房概念的提出,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夹心层”解决住房难,其更广泛的意义,则在于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这样的转变,其出发点是政府认可那些非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群体也需要政府的帮助,今天通过公共租赁房帮助“夹心层”解决住房难,明天或许将有更多帮助非低收入群体减负的政策出台,比如减税、就业帮扶等等。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工作难找、收入减少,这种保障理念的转变,其纾缓民困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有公共租赁房的保障,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低收入者将不必急于购房,所谓的“刚性需求”将因租赁市场的活跃不攻而破,房价自会回落,而房价的回落又可让享受政策的人减少。这样,房地产市场不仅形成了保障房与商品房合理的布局,也会形成自有住房和租赁房的比例搭配,从而降低房屋的自有率,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